原标题:富源中安:多元创收有办法 服务民生有能力
近年来,富源县中安街道海坪社区紧跟乡村振兴步伐,立足本地资源,广辟集体增收门路,多元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增强服务民生的能力,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一体推进。
“海坪社区是我们街道离县城最远的社区,地处山区,没有矿产资源,这在以前是短板,放到现在却成了优势,因为我们土地宽,而且无污染,还有好的气候、有劳动力,交通便利,只要用好这些优势,壮大集体经济是有条件的。”说起集体增收,海坪社区党总支书记信心十足。
海坪社区党总支依托本地优势,积极探索集体增收路子,当好家底明白人:对集体所属的房屋、荒山、空闲地等全面盘点清查,列出清单,堵住集体资产流失的口子。当好增收发展人:瞄准多年来社区所在地逢周六赶集的习俗商机,拆除危房,利用村内集体空闲地,建起集市和乡村大食堂,为本地群众和流动人员提供餐饮、民宿服务,对外出租集市内的商铺,形成稳定的集体收入渠道;利用外地商人收购包谷、魔芋、松子、辣椒、树皮等需要转运场地和西风风电项目堆放设施的需求,出租集体空闲地,每年又有可观的集体收入。社区党总支的精打细算和干部实打实的付出,盘活了资产,让“沉睡资源”变为“发展资本”,实现了闲置资产从被动管护到主动增值的转变。发挥土地、气候优势,积极引入金银花种植、辣椒种植、肉牛养殖等产业,为产业落地、正常发展提供用地、用工、设施等服务,村集体每年可有14万元的收入,实现了产业健康发展、农户打工增收、集体经济不断壮大的“三赢”。社区多措并举的创收,每年集体可有近100万元的收入。
海坪社区集体经济“荷包满满”,乡村振兴有了较充裕的资本,服务群众的能力也不断增强。发展成果群众享,社区有钱群众花,社区把集体收入用于办好民生实事,硬化道路连村入户,亮化工程点亮山村,遍植绿树扮靓家园,塘坝清淤营造景观。节庆文化活动适时,宣传教育引领参与,文明乡风蔚然成风,乡村变成了宜居宜业的“香村”。(黄孝林 曾红英)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