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锂渣”找到出路

发布时间:2025-08-07 09:11:46

原标题:当“锂渣”找到出路

作为全国最大的碳酸锂生产基地,宜春市依托其独特的含锂瓷土矿资源,通过长期科技攻关,成功突破低品位锂云母提锂技术并实现大规模产业化。

伴随产业规模扩大,锂冶炼剩余物的处置问题日益凸显,成为锂电新能源产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宜春市前瞻布局,按照“产业界出题、科技界答题”的改革思路,在锂冶炼剩余物无害化、减量化、产品化、标准化领域取得显著进展。

经技术攻关与严格监管,宜春市锂冶炼剩余物的无害化处理问题已有效改进。全市碳酸锂生产企业均按照生态环境部规定完成属性鉴别,结果显示全部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Ⅱ类。九岭锂业等企业通过技术提升,其锂冶炼剩余物已达到I类固废标准。2024年10月,经对18家企业的锂冶炼剩余物复核鉴定,结果均达到相关规定标准。

为实现锂冶炼剩余物减量化,宜春市采取消化存量和控制增量两条腿走路,在消化存量方面重点处理第三代提锂工艺产生的锂冶炼剩余物,将其转化为建材产品。九岭锂业研发出锂冶炼剩余物掺合量高于40%的地质聚合物配方,可协同处置粉煤灰、矿粉等多种固废。目前,该技术正进入产业化实施阶段。

在控制增量方面,宜春推广第四代提锂技术,力争从源头实现无固废生产,做到资源“吃干榨尽”。钶智新能源等企业的新工艺路线已完成中试,成功将锂冶炼剩余物量减少40%。海汇龙洲等企业通过技术攻关,已将锂云母中的9种有价元素全部提取利用制成相关产品,其500吨级中试工艺获得成功。

为打通锂冶炼剩余物应用的“最后一公里”,宜春市在标准化建设方面持续发力,《公路路基工程利用锂渣技术规范(试行)》已正式实施,成功推动将锂冶炼剩余物纳入国家行业标准《公路工程工业废渣应用技术规范》制定内容,并通过大纲评审。由九岭锂业牵头制定的《锂渣低碳胶凝材料混凝土等应用技术规程》等3个地方标准已完成立项。

通过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宜春逐步将锂冶炼剩余物这一发展“痛点”转化为产业“亮点”,不仅可有效突破自身产业发展瓶颈,也为保障国家新能源产业链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探索了新路径。

左文俭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邹海斌(左文俭 邹海斌)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