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首份河南算法专项协议的示范意义
“期待更多平台企业积极与劳动者协商,优化算法规则,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享受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本报评论员 丁新伟
算法深度嵌入劳动过程,如何破解“困在系统里”的劳动强度困境?切实维护“跑在风险中”的劳动者权益?河南迈出具有跨越性的一步。
8月1日,在省总工会和全国总工会UU跑腿蹲点工作组的指导下,平台企业、跑腿师傅代表经过平等协商,我省首份算法专项协议——《2025年度“UU跑腿”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正式签订,推出一系列针对跑男的算法改进举措,既为保障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也为全国范围内解决类似问题提供了有益借鉴。
随着互联网平台经济崛起,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依托平台实现灵活就业。快递员、网约工、外卖送餐员、网络主播……截至2024年,我国灵活就业人员已超过2.4亿人。然而,算法在提高平台运营效率的同时,算法的“冰冷”带来一系列问题,让劳动者苦不堪言。比如,劳动报酬分配不够公平透明,超时违约扣款机制使劳动者焦虑重重;休息休假缺乏合理安排,导致劳动者身心俱疲;安全防护不足,逆行、超速等危险行为频发,恶劣天气下的权益也难以保障;协商协调机制的缺失,让劳动者诉求难以得到有效回应。
作为目前唯一一家总部在河南的头部平台企业,“UU跑腿”的业务广泛,覆盖全国230个城市,合作跑腿师傅超850万人,日均订单量超100万单。当前,我省新业态经济蓬勃发展,新业态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规模已达420万人且将不断壮大,他们的劳动权益保障日益受到社会更多关注。
《2025年度“UU跑腿”算法和劳动规则协议》直击这些痛点,从四大核心领域进行改进,将“冰冷的代码”转化为温暖的权益保障举措。
优化计价模型,明确配送费计算规则并展示计价依据,优化违约扣款机制,让劳动者的付出得到合理回报,收入更加公平透明,降低超时焦虑。休息权利得到刚性保障,新增“自主选择休息权提醒”功能,避免劳动者过度劳累,为他们的健康加装“防护阀”。安全防护全方位升级,算法模型剔除危险样本,整合路况和危险路段数据库,恶劣天气触发免罚与补贴机制,极端情况暂停业务,切实保障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协商机制长效化运行,建立三方常态化协商制度,算法调整提前公示并听取意见,建立高效申诉流程,让劳动者有了发声的渠道和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新就业形态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蓄水池”。首份河南算法专项协议的签订,有着创新意义和推广价值。
工会积极作为,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代表劳动者与平台进行平等协商;平台企业积极响应,承担社会责任,与工会和劳动者代表共同探索算法优化与权益保障的平衡点;劳动者代表充分表达诉求,为自身及广大同行争取合法权益……首份河南算法专项协议探索“平台企业 工会 骑手代表”三方协商模式,将算法和劳动规则协商纳入制度化轨道,可谓一举多得。这是构建平台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有益探索,将推动整个行业朝着更加规范、公平、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有助于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促进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这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护从“个体诉求”向“制度保障”的跨越,将不断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增强职业吸引力,为社会稳定和发展注入强大正能量。
维护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事关更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事关公平正义,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期待更多平台企业积极与劳动者协商,优化算法规则,切实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在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同时,享受应有的权益和尊严。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