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我们的集体经济从教育培训起步,在暑假开办暑托班,目前已实践五周,开始两周的主要情况之前的文章已经介绍,本文将继续前文(《集体经济实践情况汇报(一)及其它回应》),首先介绍我们在实践中做的进一步改变,以及由此可能出现的内部市场的萌芽,接着公布7月的经营情况,最后总结我们目前能够看到的未来的挑战。
一、积分集章奖励制度
从第四周开始,我们开始实行“积分集章奖励制度”,这是为了确保孩子们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主动维护教室纪律和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而确立的制度。在这一制度实行的第一天,纪律、作业完成度和课堂参与度就有不小提升,我们分享这一制度,给予同样以教培为发展项目的集体经济组织者参考。
首先每天会有一个100分的积分上限,每20分可集一个章。所以如果是100分,就可以集五个章;如果是90分,就是集四个章。像90分这种情况,其中拿80分就已经足够集四个章了,但多的10分不能顺延到第二天,这是为了鼓励孩子们好好表现,“都到90分了,努努力争取100分,多换一个章”。
而如果集到20个章,就能兑换一个价格约5元的小奖品(这个钱由集体出),也就是大约一个星期(周末休息,所以是五天),如果每天平均得四个章,那么就能兑换这个奖品了。当然,也可以积着不换,留到后面换更有价值的奖品。这些奖品的价格是和我们的预算相关的,我们集体计划这个暑假拿出500块钱作为买奖品的钱,预计这个钱大约占我们这个暑假总收款额的1%。
目前,奖品主要是文具、便利贴和书签,虽然只是一些小东西,价格就5元左右,但是我们买到的都是很精美的物品,对孩子们的吸引力很大。孩子们想要的很简单,就是一些他们平时不大见得到的东西,即使是一把尺子,只要把它做得和平常的尺子不一样,他们就会很想要。
目前的奖品示样
后面我们也会准备价格更高的奖品,比如蝴蝶标本,一个大约20元钱,孩子们需要努力大约四周才能得到。
值得一提的是,“蝴蝶标本”这个点子并不是随随便便产生的,它源于我们认识一个在苏州同样做集体经济的同志组织,他们以制作和售卖蝴蝶标本、珠宝饰品等为主要经济活动。我们是可以直接购买他们的产品的,同样作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组织,这样或许可以促成内部市场的萌芽。所以我们首先想到了蝴蝶标本这个东西作为一个价格比较高的奖品。之前还在想怎么构建内部市场呢,现在在实践中自然而然地有了思路。
同样地,如果其他的集体经济同志组织有售卖这种小商品,可以联系我们,我们若有需求,会优先选择你们的商铺。
关于印章。印章的图案是我们的一位老师自己设计的,图案以禾苗为主体,寓意孩子们像禾苗一样成长。但因为印章的制作只能用一种颜色,所以最后印章的颜色是全绿的,跟设计的图案颜色不一样。但以后这个设计的图案仍然可能可以作为我们对外宣传时的品牌图案的雏形。
设计的图案 印章的图案
关于积分的细节。只要孩子们前一天的作业全部完成(写完、批完、改完),就可在第二天获得“20分”的基础分,而要想继续加分,除了在上午完成作业、保持纪律以外,还可以在下午上课时积极举手发言,一般来说,举手发言一次加5分,但具体的加分多少由课程的老师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来定。一天下来,我们一般要保证孩子们大多数都能集到四个章,有些孩子因为自身性格内向,不太举手发言,得分不多,要多给他们加分机会,避免其心理产生落差。有时一天下来加分不够也可以灵活处理,比如让孩子们在离开前打扫卫生、排好桌椅,用这种方式为他们创造加分机会,同时锻炼他们维护好教室环境。
但是这不意味着什么情况都必须要把分数维持在某个水平。如果一个学生有一天不来,那么他这一天就没有加分;如果他来了半天,那么他没来的那半天分数也不能随便加上。这种做法是为了保证学生的出勤率,孩子们如果想要获得奖品,那么他就需要积极地来我们这里,不能因为他个人主观的原因想不来就不来,这样我们的经营状况要出问题的。
此外,积分集章奖励制度也是维持我们客户的一种策略,因为我们规定我们的章可以一直积着,比如暑托班结束以后,如果他们继续来我们这上晚托或报了我们的兴趣班,这些章仍然可以有效兑换奖品。
二、七月收支与集体积累情况
七月的收支情况和集体积累情况如下图:
其中关于成本和津贴的分配,我们做详细说明。
成本主要是课桌椅、伙食费、水费、电费、燃气费和打印纸、抽纸等耗材费。这些费用都指的是集体共同消费和购买生产资料的费用,不包括私人消费和购买生活资料的费用。其中伙食费约3500元,是这个月的主要成本;课桌椅由于学生数量比预期多,多买了六套加上两个大桌子;水费57元,两个月一付,所以其实是5月18日到7月14日的水费,但是具体每一天的细节并不清楚,而且实际这个7月人多,用水量较大,可能和57元也差不多,所以直接算进去让集体包了;燃气费这个月充了300块钱,实际消耗约50元;电费主要是空调费,两个空调每天孩子们来我们都会一直开,但是没想到比我们预计的要便宜一半,总共电费467.2元,如果把电费粗略等同于空调费,一个小时才用0.917度电,用这个数据可以对下个月的电费做预估,大概是415.5元。这些数据记录可以让我们对我们的每月成本做出大致的预估,方便我们以后的定价。
关于老师的津贴分配。首先我们是做按劳分配,但因为是暑托班,每个老师一天都要一直负责管理、辅导和教学的,所以并没有算得非常细,就按劳动时间来算。现在有三个老师是分配津贴的,有一个老师在第三周的时候才来,所以他实际上上个月五个星期做了三个星期的工作,另外两个老师都做了五个星期的工作,所以他们的津贴比例是5:5:3(11473:11473:6883)。但是最后拿到的津贴,按照我们的规定,是去掉集体固定积累(也就是净利润的百分之二十后)的,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你在图上面看到的那样,比如图中有两个成员应得津贴9178元,这是在11473元的基础上减掉了20%以后的(规定小数点后的数额不做计较,直接贡献集体),而“自愿积累”是在百分之二十之外凭集体成员自身意愿在该月应得津贴中拿出一部分积累到集体中的资金,其中有一个成员自愿积累9000元,所以个人积累率为(9000 11473×20%)/11473≈98.4%。而集体总积累就是固定积累加全部自愿积累的和,七月积累情况约为18416元,占收入约一半,即47.12%。
三、未来的挑战展望
这三周,我们暑托班的学生数量已经不再增长,定格在20个;进入八月,有一些学生在八月第一周之后将不再来暑托,预估8月份可能只有10个学生左右的实际收费;而开学后,情况可能更加惨淡,目前确定开学后仍然参加晚托的学生只有5个左右,而特色课程还并不能确定是否有学生会来。所以,未来的挑战已经在我们面前铺展开了。
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在开学之前做足够的宣传工作,特别是对特色课程的宣传,毕竟我们在教培方面未来的主方向是特色课程。目前经过一个月的时间,已经暂时确定“少儿口才”和“大气科学”为特色课程,但特别是对于后者,在招生上是面临非常大的难题的,之后笔者会公布一个课程宣传稿,请各位为它提提意见。
此外,即便是现在已经有的这20个学生,也都是因为笔者的母亲和姨妈对自己教过的学生做宣传而招来的,笔者和其他年轻的集体成员们都是托她们的福,还并没有靠自己的力量招来过一个学生、沟通过一个家长,所以这实践的第一个月不管有多么辉煌、多么的超预期,都只是靠笔者母辈的大力支持而编织的暂时的繁荣,而距离和群众(在这里就是和家长们)打成一片,甚至获得他们在事业上的合作支持,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所以大家要清楚,眼前的这点成就,甚至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算不上。
——2025.8.2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