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媒体为何像钝刀子割肉?

发布时间:2025-08-02 09:17:35

我们每天刷着海量信息,可曾注意到一个现象?——那些看似“周全”却模棱两可的观点,那些包裹在层层修饰中、生怕得罪人的表达,常如隔靴搔痒,令人昏昏欲睡。它们像一把迟钝的刀,半天也割不出半点血来,更遑论触动人心。

为何出现这种现象呢?那就关乎我们的媒体为了谁的问题。媒体到底为谁服务?媒体到底为谁服务?在阶级社会,媒体不为这一阶级服务,就为那一阶级服务。社会主义的媒体,只能是为人民服务,资本主义的媒体当然就是为资产阶级服务。而且在阶级斗争进入到今天,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斗争在媒体领域(文化思想领域)更加尖锐,媒体的斗争力量更加突出,能不能掌握好媒体尤其是互联网媒体,直接关乎斗争成败。所以说,媒体为谁服务,归根结底还是一个两条路线、两条道路的斗争问题:

社会主义的媒体就应当宣传无产阶级的世界观,用舆论力量教育人民群众走社会主义道路;

资本主义的媒体就是宣传资产阶级的世界观,用舆论力量迷惑大众走资本主义道路。

我们的媒体之所以隔靴搔痒,说理云里雾里。就是失去了无产阶级立场、缺乏阶级斗争的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没有根本上解决好为谁服务的根本问题。“钝刀子割肉”的无力感,恰恰反衬出“鲜明、尖锐、泼辣”风格的宝贵价值。

毛主席当前对我们的媒体提出了十分鲜明的要求:“我们必须坚持真理,而真理必须旗帜鲜明。我们共产党人从来认为隐瞒自己的观点是可耻的。我们党所办的报纸,我们党所进行的一切宣传工作,都应当是生动的,鲜明的,尖锐的,毫不吞吞吐吐。这是我们革命无产阶级应有的战斗风格。”为何需要这般锋芒?

因为真理从不是温吞水。它需要被清晰看见、被响亮宣告。旗帜鲜明的表达,是击穿信息迷雾、直抵人心的利器。我们教育人民认识真理、动员人民为自身解放奋斗,靠的正是这种毫不含糊、充满力量的“战斗风格”。含糊其辞、四平八稳,只会让真理的光辉在犹豫中黯淡。

在信息过载、观点纷杂的当下,这种“战斗风格”更具现实意义:

1. 对抗“信息迷雾”:当模糊表达与虚假信息充斥网络,鲜明、基于事实的立场是刺破谎言的利剑,为公众提供可靠锚点。这就需要我们的媒体运用阶级和阶级分析的方法。

2. 凝聚行动共识:社会进步需清晰方向与共同目标。旗帜鲜明的倡导,能有效凝聚人心,激发行动力量,告别空谈。这就要求我们的媒体肩负起教育人民认识真理,动员人民起来为解放自己而斗争的战斗风格。就需要这种战斗的风格。”

3. 塑造时代清醒:面对复杂挑战,敢言、真言的“战斗性”表达,能唤醒思考,培育不盲从、勇求真的时代气质。

让思想的锋芒闪耀,绝非鼓励偏激对立,而是倡导一种基于真理的坦荡与勇气——敢于亮明观点,敢于为正确之事发声,敢于用清晰有力的语言剖析现实、指明方向。

与其让思想的钝刀在时代的案板前踌躇不前,不如让我们重拾那份坦荡与锐气——磨快思维的刀锋,亮出信念的旗帜。在这个众声喧哗的时代,敢于鲜明地表达真理,敢于用锐利的笔触剖析现实,敢于为值得奋斗的价值鼓与呼。

当每一篇文章、每一次发声都力求“生动、鲜明、尖锐”,我们便是在对抗麻木与混沌。这快刀割开的不仅是信息的迷雾,更是通往清醒认知与共同行动的道路。让真理的声音不再被钝刀所困,让它如利刃出鞘,寒光闪耀,真正地割开蒙昧,指向光明—社会主义道路!

是为读《毛选》第四卷之《对晋绥日报编辑人员的谈话》一文所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