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杜珊妮
最近,79岁的Elena Levanova日子过得相当“不太平”。
这位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MPGU)社会教育学与心理学系主任、教授,利用职权收受贿赂、帮助学位申请人获得论文答辩资格并影响答辩评审结果。而且,为了不留违法证据,她在索取请托费用时只收比特币。
近日,她被莫斯科梅先斯基法院判处8年有期徒刑,并处以巨额罚款。与她同案受审的还有该校社会教育学与心理学系高级讲师Ksenia Pleshakova和论文答辩委员会科学秘书Vladimir Pleshakov。
曾经,作为MPGU论文答辩委员会的掌权人物,Levanova备受尊敬。如今,她却因操纵博士论文答辩流程,被钉上了学术腐败的“耻辱柱”。
团伙作案
2020年的一个冬日,俄罗斯警方破获了一起由MPGU教职人员策划的团伙行贿案。
据俄罗斯媒体报道,案件的核心人物是该校论文答辩委员会主席Levanova。她被发现与几名同事联手,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博士论文答辩”为由,暗中索取高额贿赂。
Levanova被正式指控的受贿事实之一,是她向一篇论文的作者收取了一笔金额为15.6万卢布(约合1.4万元人民币)的贿赂。
不同于以往的现金交易,这些教师“别出心裁”地采用了更隐蔽的手法——贿金以比特币的形式转入匿名钱包,以试图摆脱追查。
尽管如此,执法人员还是掌握了确凿证据。他们在搜查Levanova住所时,发现部分已套现的贿赂款和一本记载了贿赂交易细节的笔记本。前者被整齐地装入信封,原是要分发给相关参与者的“打点费”;后者则成为案件的重要物证,供执法人员进一步追查。
彼时,除了Levanova,其他作案人员尚未“浮出水面”。但随着调查的深入,MPGU社会教育学与心理学系高级讲师Ksenia Pleshakova和该校论文答辩委员会科学秘书Vladimir Pleshakov的名字,进入了办案人员的视野。
2021年8月24日,俄罗斯联邦侦查委员会梅先斯基区分局以涉嫌收受贿赂罪和行贿罪,对3人正式提起刑事诉讼。
该侦查委员会的一名消息人士向媒体透露,Levanova通过中间人Pleshakova和Pleshakov,从一名博士学位答辩申请人手中索取了38.4万卢布的贿赂。作为交换,Levanova承诺帮助申请者获得答辩资格,并促使委员会做出通过答辩的决定。
“申请者能够提前知晓答辩提问,甚至在答辩的中场休息期间进行补充准备,以应对那些暂时无法回答的问题。”消息人士说。
此外,该消息人士还指出,Levanova涉嫌诈骗。早在2020年11月,她就从一名申请人手中收取了5万卢布,声称要打点“俄罗斯科学和高等教育部高等认证委员会”的内部人员,以确保其顺利获得学位。但调查发现,Levanova从未兑现过该承诺,这笔钱最终并未流向所谓的“内部关系”,而是落入了她自己的口袋。
案件提交法院后,控方在庭审中要求判处Levanova 8年有期徒刑,并处以500万卢布的罚款;同时,检察官建议对两名中间人分别判处6年实刑监禁,送入普通监狱服刑,外加150万卢布的罚金。此前,3人均被禁止“离开居住所在地”。
今年7月,莫斯科检察院发布消息,梅先斯基法院以受贿罪和诈骗罪,判处Levanova有期徒刑8年,缓刑5年,罚款200万卢布,并依法没收其违法所得的70.2万卢布,上缴国库。
与此同时,Pleshakova和Pleshakov分别被判处6年有期徒刑,缓刑4年,罚款50万卢布。此外,法院还分别剥夺了他们两年的教学活动权利。
早有前科
从案发到判决,Levanova案件时间跨度长达5年之久。但事实上,其正式审理过程持续了不到半年时间。而当审判结果尘埃落定的那一刻,MPGU这所俄罗斯最古老的高等学府之一,再度因学术腐败成为舆论焦点。
这并非MPGU首次陷入类似的风波。早在2013年,该校就曾因一桩学位造假案震动学界。
彼时,莫斯科大学下属物理数学特校负责人Andrei Andrianov被曝涉嫌学位论文造假。负责Andrianov论文答辩的是MPGU论文答辩委员会“D 212.154.01”。该事件迅速引起俄罗斯教育科学部的关注,调查委员会随即介入。
调查结果显示,该答辩委员会共通过19个博士学位和6个副博士学位的答辩。应委员会的要求,俄罗斯国家图书馆对7篇涉事论文进行了抄袭检测,发现所有文本均存在大量不规范引用——抄袭率从13%到87%不等。其中,Andrianov论文的抄袭率约为54%。俄罗斯国家图书馆指出,这7篇论文均不能被认定为原创作品。
除了论文作者,“D 212.154.01”答辩委员会主席Alexander Danilov也被认为存在重大嫌疑。
据俄罗斯在线新闻媒体Lenta.ru报道,自2006年起,Danilov一直担任该委员会主席,长期主持历史学专业的答辩工作。在2005年至2009年间,“D 212.154.01”举行的论文答辩次数,远超MPGU校内其他答辩委员会。
2010年,MPGU学术委员会曾正式警告过Danilov,指出“个别答辩委员会中论文答辩数量异常增长”不可接受。然而,Danilov并未对此做出实质性的整改,反而因其地位和影响力使得问题持续恶化。
最终,2013年2月,随着委员会调查结果的公布,MPGU解除了Danilov历史系主任兼答辩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并终止与他的劳动合同。与此同时,Andrianov也选择了辞职。
不过,这场丑闻并未完全画上句号。同年,俄罗斯教育科学部以论文造假为由,撤销了11人的学术学位。其中,Andrianov被正式剥夺历史科学副博士学位,昔日的学术荣誉瞬间化为乌有。
学术腐败
俄罗斯约有6000种学术期刊,其中绝大多数以俄语出版。2019年9月,反剽窃检测公司Antiplagiat在筛查430万篇俄语研究论文后发现,其中7万多篇至少发表过两次,部分论文发表了多达17次。
俄罗斯层出不穷的学术不端事件,与其高等教育体系中“论文委员会”运营的结构性漏洞密不可分。
在俄罗斯,获取博士学位需要向“论文委员会”提交论文并获得批准。这些委员会设立在各个大学内部,按学科划分,通常由在职教师组成,全国共有数千个。
有教育腐败研究者指出,在过去20多年里,一些论文委员会已腐败成风——教职员工和学术顾问以收取贿赂为条件,对明显质量低劣甚至抄袭的论文开绿灯放行。
腐败的论文评审委员会是学术欺诈供应链的“核心”,甚至有些直接沦为学位造假的“生产车间”。
而支撑这一系统高效运作的,是活跃的论文代写市场。“论文代写公司常常将自己伪装成普通的学术咨询机构,实质上是在撮合‘买卖论文’的交易。”俄罗斯裔美国记者Leon Neyfakh曾撰文写道,“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公司都是公开运营的,只需在谷歌或俄罗斯搜索引擎Yandex上搜索‘订购论文’,就可以轻松找到。”
尽管俄罗斯的论文代写业务“蓬勃发展”,但Neyfakh指出,该国政府及教育机构并非完全对学术不端问题置若罔闻。
例如,Andrianov事件发生后,除了涉事人员受到了相应处罚,政府也解散了相关的MPGU委员会,关闭或“冻结”了全国其他约800个论文委员会,并在负责认证论文的中央政府机构内实施了反腐败改革。
然而,尽管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学位买卖的产业链,但仍不足以彻底根除问题。
美国版权和剽窃咨询机构CopyByte的顾问Jonathan Bailey表示,要想消灭学术腐败实现真正的长期变革,仅靠政府的集中整顿远远不够。高校和学术期刊必须建立更严格的内部审查与监督体系,确保提交的论文在质量和原创性上都经过严格把关,并在发现问题后有明确、透明的处理机制。
“今天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推动这项工作,也许无法弥补三十年来忽视此问题造成的损失,但它为今天的学生和未来的研究人员开创了新局面。”Bailey说。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传播信息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或者联系转载稿费等事宜,请与我们接洽。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