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浦东又有率先探索,发布全国领先商业秘密保护新规
在建立健全商业秘密保护制度上,浦东新区又率先迈出了大胆创新的一大步。
作为本年度第5部浦东管理措施,《浦东新区加强商业秘密保护若干规定》7月28日经浦东新区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将于8月28日起正式施行。
《若干措施》在引导企业加强自我保护、明确商业秘密保护行政要求、强化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细化商业秘密保密要求等方面进一步接轨国际、探索创新,为浦东新区商业秘密保护筑牢了更为坚实的法治根基,让企业在商业秘密保护方面有了更可靠的“护身符”。
创新探索,提升行政保护效能
知识产权早已成为企业安身立命、逐鹿市场的核心竞争力,而商业秘密更是企业创新发展的命门,是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石。眼下,各国都在不断完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体系,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产业和创新资源。
立法保护商业秘密,是浦东新区顺应时代潮流、与国际规则接轨的必然选择。拥有了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为国内外企业在浦东投资兴业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将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和创新要素汇聚,提升浦东新区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
《若干规定》在商业秘密“三性”(非公知性、价值性、保密性)及侵权行为认定等方面进行了大胆而富有成效的创新探索。例如,在信息非公知性举证要求上,权利人若能证明其主张信息的来源(如自行研发)并采取相应保密措施,而涉嫌侵权人无法证明其从公开渠道合法获取该信息,则认定该信息具有非公知性。这一规定合理分配了举证责任,大大减轻了权利人的举证负担。
在侵权行为认定方面,有效借鉴司法实践中的“相同加接触”方法,同时增加“实质来源”的侵权情形。这些创新举措为商业秘密类行政案件调查办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浦东新区立法保护商业秘密,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目前,浦东市场监管局、浦东检察院等部门已陆续发布中英文版的《浦东新区企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三大先导产业商业秘密保护指南》《三大先导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为企业送上了一份份“商业秘密保护秘籍”,帮助企业提升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浦东一家人工智能企业的负责人表示,“行业的高技术性等特点决定了我们必须对商业秘密采取严格的内部管理。此次浦东新区商业秘密保护管理措施的出台,能够有效减少被侵权后的救济成本,对企业而言相当于形成了内外兼备的保护层。”
协同作战,形成执法合力
商业秘密泄露往往伴随着不正当竞争行为,如商业间谍、侵权仿冒等。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浦东新区立法保护商业秘密,明确了商业秘密的保护范围和侵权行为的认定标准,加大了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能够有效遏制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发生,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同时,完善的商业秘密保护法律制度也能够增强投资者和企业的信心,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企业来浦东投资兴业,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若干规定》一方面完善了侵犯商业秘密案件移送的具体情形,形成“行、刑、民”多向移送闭环,实现多部门有效衔接,如同编织了一张严密的大网,让侵权行为无处遁形;另一方面建立商业秘密执法协助和案件研判机制。此外,为破解行政调查手段有限的困境,《若干规定》明确浦东新区市场监管部门在办案过程中,若涉及相关人员下落查找、可疑资金账户查询等需要协助的事项,可请求区公安部门给予协助。同时,要求建立商业秘密案件研判机制,规定区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检察院三方可以提前明确案件走向和调查取证标准,帮助权利人选择更加适合的救济途径。
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若干规定》如同打破了部门之间的“坚冰”,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执法合力,为商业秘密保护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它让各部门在商业秘密保护工作中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 “协同作战”,共同为企业的商业秘密安全保驾护航。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