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期俊军 通讯员 阚俊棋)“前方发现人员落水,请迅速驾驶救生艇采取快速救援方式救援受困人员……”这是近日丽江市森林消防支队结合“七下八上”汛期实际,在古城区团山水库组织开展防汛救援演练时的一幕。演练中救援人员运用活饵救援技术仅用3分钟就将落水人员成功救起并送至岸边。
开展活饵救援。王杰 摄
开展快速救援。王杰 摄
“水域环境具有复杂性,暗礁、暗流以及其它一些不可控因素随时都会带来危险。”演练过程中,玉龙大队二中队代理中队长王聪介绍,今年入夏以来,全国各地进入高温,20℃的丽江吸引和接待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湖边露营、烧烤、下水嬉戏等多样的户外活动让游客在感受丽江秀美风光的同时也暗藏风险。
参加完总队二季度野外驻训后,迪庆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彭光权在观摩完其他兄弟单位在水域救援环节后受益良多,学习了很多新的救援方法和救援技巧。归队后,彭光权带领中队人员苦练救援技术,在模拟人员因河水暴涨被困悬崖底时,彭光权带领6名救援人员迅速携带救援三脚架、担架、绳索等山岳救援装备,在悬崖上方制作绳索系统。救援先锋手携带担架下降至悬崖底部,救援人员采用向上提拉系统将先锋手和被困人员提拉至悬崖上,进行高效营救。
模拟人员因洪水被困,消防救援人员利用绳索救援系统,横渡救援受困人员。王杰 摄
“1、2、3,拉”随着一声声口号声,崖底的受困者被成功救到安全地带。近段时间以来,该支队充分结合夏季洪水暴涨、人员野外露营多在户外容易遭受洪水袭击的实际,开展相应的救援训练。“悬崖向上救援平时运用得比较多,在人员跌入山谷或者夏季发生洪涝灾害时人员被困山涧溪谷时我们就利用该方法救援受困人员。”在顺利将受困者救上后迪庆大队二中队指导员彭光权说道。
从无人机定点投送器材到水上机器人救援落水人员再到救援人员潜水打捞,从移动排水单元到“龙吸水”每小时1000立方米的排水量……随着新特装备配发和熟练运用,支队面对野外水域救援任务以及城市排涝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支队先后为基层各大(中)队配发系列抗洪抢险救援装备、组织骨干参加各类培训、积极主动向友邻力量学习,队伍在实训实战中专业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巩固。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