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热吗?来吉林瞅瞅古代的纳凉神器
今年的夏天来得比往年更热一些。炎炎夏日,现代人靠空调续命,古人可没有这些科技,那他们靠啥纳凉?秘密神器就是那个——一把小小的扇子!
古代的扇子不仅仅是用来扇风,它可是妥妥的 “时尚单品”。明代以前,大部分扇子都是团扇,《簪花仕女图》《韩熙载夜宴图》《听琴图》等可为佐证,既解暑又优雅。不过这团扇还有个小插曲,北宋末年为了避宋钦宗赵桓的名讳,硬是改名叫 “纨扇”,这讲究劲儿拉满了。
比团扇晚出道的折扇,一开始可没那么风光。北宋时它还只是外交场合的 “伴手礼”,没成气候。直到明代,折扇总算站在了扇子界的C位。到了明代中期,折扇彻底成了扇子顶流。文人墨客爱它,富贵人家更是把它当成身份象征,动辄订购几十柄名家书画扇,一天换一把,比现在换包包还勤快。扇骨材质也卷起来了,牙、木、骨、玳瑁轮番上阵,还配上了扇套、扇盒、扇坠,从实用工具一路升级成艺术品。
(明周天球的行草书诗扇)
(明仇英的倚梅独思图)
(清恽寿平的菊花扇面)
吉林省博物院里就藏着不少 “扇中精品”:清恽寿平的菊花扇面,雍容华贵;明仇英的倚梅独思图,意境悠远;明周天球的行草书诗扇,笔墨纵横。这些扇子在方寸之间藏着天地万象,把诗、书、画、印全融进去了,真是 “一把折扇,半卷星河”。
不得不说,把纳凉神器硬生生做成了艺术珍品,这真是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去博物馆欣赏扇子中的天地万象,这才是真正的“夏日限定美学”啊!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图片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制作 宁静
初审: 赵鹏 复审: 郭帅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