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编者按:北洋军阀是清朝末年由卖国贼袁世凯开始建立的封建的、买办的反革命军事政治集团。从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的果实,在1912年登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宝座开始,到1927年蒋介石国民党新军阀的反动统治建立为止,这十多年间,就是北洋军阀统治中国的时期。在这段时期里,北洋军阀各派系集团对内残酷地压迫和剥削劳动人民,实行反动的独裁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实行无耻的卖国政策,为了争夺反革命权力混战不休……毛主席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深刻分析了这种现象,指出:“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这种统治阶级内部的互相厮杀混战,一天比一天激烈。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毛主席指出:“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两种,即地方的农业经济(不是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和帝国主义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剥削政策。”封建的、分散的自然经济而不是有现代工业、现代交通的全国统一的资本主义经济,造成了地方军阀豪绅封建割据的条件;而帝国主义之间为了互相争夺在华权益,又需要物色走狗,收买各派军阀作为各自的代理人,这就造成了军阀之间长期混战的局面。帝国主义侵略和军阀混战,使得中华大地生灵涂炭,人民有倒悬之急!但是,“中国人民是不能忍受黑暗势力的统治的,他们每次都用革命的手段达到推翻和改造这种统治的目的。”正是在北洋军阀反动统治时期,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引下,经历了以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为标志的,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终于摧毁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895年,清朝政府命令袁世凯在天津附近的小站地方训练“新建陆军”。这支反革命武装是适应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镇压人民、维护反动统治的需要而建立的,它是北洋军阀的起源。清朝原来的军队是“八旗”和“绿营”。但是从18世纪末开始,随着清朝政府政治上的日益腐败,八旗和绿营也都已腐朽不堪。这帮匪军平时敲诈勒索,欺压百姓,或聚开赌场,或忙于做生意;战时有的雇人代充,有的临阵脱逃,战后则杀民冒功。经过18世纪末白莲教起义、19世纪初天理教起义,以及反对英国侵略者发动的鸦片战争,无论八旗或者绿营都明显地表现出不能发挥维护清朝统治的作用了。在这种情况下,清朝政府准许地方暂办防军、练勇、团练,作为地方性的暂编军队,以弥补八旗和绿营的不足。
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后,清朝政府为了反对人民革命,命令各地筹办团练。如曾国藩建立的“湘军”,李鸿章建立的“淮军”,都是在团练的基础上发展成为清朝政府的国家常备军的。在镇压太平天国革命的后期,清朝部分军队已改习洋枪、洋操。1862年,由安庆开赴上海的淮军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就开始了这种改革。1865年,清朝政府又命令三口通商大臣、兵部侍郎崇厚率军1500人,赴京、津一带,选择标兵,进行洋操训练。1867年,恭亲王奕䜣提出要以洋枪、洋操训练军队,在北京一带“设立六军,借资拱卫”。随后,曾国藩提出以新械练兵,在沿海七省练陆军9万,沿江三省练3万。1876年,李鸿章选拔海防营内下级军官7人赴德国学习;1883年在天津设立水师学堂;1885年又设立北洋武备学堂。但是,湘军和淮军同样日益腐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无不败。清朝政府为了支撑危局,镇压人民革命,决定建立一支新式的反动武装。因此,甲午中日战争后,“是为练新军之始”。袁世凯训练的新建陆军, 就是在这样的情势下出现的。
袁世凯,出身于河南一官僚地主家庭,是近代中国反革命势力的代表人物之一。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遭到严重失败后,袁世凯竭力主张训练新军以代替旧军。通过一系列钻营,袁世凯弄到了一个浙江温处道的官职,但未上任。他邀集了一伙人译撰兵书,又接受西太后宠臣荣禄的指示,拟出新建陆军的各种规章制度。后来,醇亲王载沣、庆亲王奕劻会同军机大臣,奏请光绪帝改变军制,保举袁世凯训练新军。这样,袁世凯以一个道员的身份取得了督练新军的职权。
早在1894年冬天,清政府任命淮系官僚、长芦盐运使胡燏棻在离天津70里的小站地方训练“定武军”。定武军是一支新式陆军,由德国人汉纳根担仼教官,根据德国陆军教条训练。后来,胡燏棻被任命为督办津芦铁路,清朝政府决定将定武军交由袁世凯接统,继续训练。这支军队在定武军4000多人的基础上,扩充至7000人,成为一支新建陆军。袁世凯训练的反革命武装之所以被称为新建陆军,“新” 在它不同于旧式军队,是仿照德国和日本的建制。它用新式武器装备,拥有步、骑、工程、辎重等兵种;各级军官大多数由军事学堂毕业的人充任。它对新兵的选拔,按照资本主义国家的入伍要求,有年龄、体格及识字程度等规定;还设有步兵学堂、炮兵学堂、工程兵学堂等,推行新的军事教育。
在新建陆军中,袁世凯首先一着,就是搜罗党羽。他成立“新建陆军督练处”,把他的老友、由他家资助到北京考中进士的徐世昌调来担任参谋。又调来冯国璋、段祺瑞、王土珍,分别担任步兵学堂总办兼督练营务处总办、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工程兵学堂总办兼工程兵统带。冯国璋从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在1895年秋曾充任过驻日公使裕庚的随员,段祺瑞在北洋武备学堂毕业后,曾被送去德国学习陆军,是当时具有一定近代军事知识的人。他们都被袁世凯重用,成了袁的忠实爪牙此外,原定武军中的将领曹锟、卢永祥、段芝贵等,也被袁世凯委任为各队队官(相当于后来的连长)。其他方面的人员,只要能为袁世凯卖命的,袁都不遗余力地加以搜罗,如淮军旧部张勋、倪嗣冲等。袁世凯纠集和培植的这一大批爪牙,就是后来北洋军阀武装政治集团的班底。
从小站练兵起,袁世凯就在这支反革命武装中推行“招募制”,实际上是雇佣制,灌输袁是士兵“衣食父母”的意识,以专制独裁的封建纪律束缚士兵。袁世凯还在这支反革命武装中聘请了不少帝国主义分子担任教官,其中德国人最多。这支反革命武装就成了袁世凯进行反革命活动的资本。1898年,袁世凯依靠这支反革命武装,采取两面派手法,破坏了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戊戌变法。当时康有为等人组织维新团体-强学会,袁世凯入会赞助。由于这种关系,袁世凯得到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保举,从光绪帝那里取得了特赏侍郎专办练兵事宜的职务。也正是由于这种关系,改良派密访袁世凯,请他参加当时决定改良派命运的计划,即当西太后准备在天津阅兵、利用荣禄军队废弃光绪帝的时候,袁世凯率军队救光绪帝出险,恢复帝权,并诛杀荣禄。袁世凯一口承诺下来。可是,时隔一日,正是这个袁世凯,就向荣禄和西太后告密。于是,西太后重新听政,禁闭光绪帝,并杀了谭嗣同等六人。戊戌变法失败了。袁世凯以血腥叛卖的手段换得西太后和荣禄的信任,从此变成政治舞台上颇为重要的人物。
1899年到1900年,袁世凯依靠他的反革命武装在山东血腥地镇压反帝爱国的义和团运动。当义和团运动首先在山东爆发时,1899年底帝国主义要清朝政府任命袁世凯为山东巡抚。帝国主义所以特别赞赏袁世凯,就是因为他有一支新式的反革命武装。袁世凯是帝国主义的走狗,他到山东后,大肆屠杀革命人民,乘机又奏准扩充马、步、炮队20营,并联合青岛德国侵略军、各地教堂武装,残酷镇压义和团。袁世凯还忠实地替帝国主义效劳,当八个帝国主义国家的联军进攻中国时,他伙同刘坤一、张之洞等卖国贼,参加帝国主义的分裂活动-“东南互保”,并在山东拥兵自固,采取观望态度。当时人们称他为“山东王”。
中外反动派十分赏识袁世凯。卖国贼李鸿章临死前推荐袁世凯说:“国内的人才,没有一个比袁世凯更能干的了。”帝国主义也认为袁世凯是“强人”,竭力向清朝政府表示,要袁世凯继任李鸿章的职位;德国驻北京公使穆默说:对此各国公使一致赞成。1901年李鸿章死去,袁世凯就继李鸿章之后,担任了当时举足轻重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经过义和团运动和经过帝国主义八国联军进攻中国的战争,清朝政府在北方的主要军队-宋庆、聂士成、董福祥的军队,都被打垮了,只有袁世凯的军队完整地保存,并得到扩充。而清朝政府镇压义和团运动,向帝国主义彻底投降,更激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抗。1901年1月,西太后等人逃到西安,喘息方定,立即发布“新政”上谕,表示要力图振作。“新政”的主要内容是练兵筹饷,即所谓“时事多艰,练兵实为急务”。正说明清朝政府在当时情势下,为了维护反动统治,还要进行垂死挣扎。1903年开始,清朝政府改革兵制,淘汰绿营,在北京设立练兵处,以奕劻为总理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铁良为帮办大臣,统一和扩充全国新军的编制,计划在全国共编新军36镇(相当于后来的师)。但这个计划直到清朝政府被推翻为止也没有完成。
袁世凯乘推行“新政”的机会进一步扩充他的军队。他先将带到山东的军队调回直隶,驻营小站,进行扩充,改编为“北洋常备军”。按照北洋常备军的编制,每镇官兵共12512人。1903年,北洋常备军左镇组成,就是后来的北洋第二镇;第二年,北洋常备军右镇组成,就是后来的北洋第四镇。1903年,袁世凯还将亲信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王士珍安插到练兵处,分任总提调、军学司正使、军令司正使、军政司正使等要职,掌握着实权。同时,清朝政府命铁良会同袁世凯办理训练“京旗常备军”事宜,一切仿照北洋常备军的编制规定,实际上归于北洋系统。这就是后来的北洋第一镇。1904年到1905年,日本和沙俄为了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领土上进行了帝国主义性质的“日俄战争”。袁世凯乘机又向清朝政府提出进一步扩军的计划。将旧军“武卫”等,改编为北洋第三镇;以第二镇一部分和“武卫右军”先锋队合并扩编为北洋第五镇;接着又以第三镇一部分和“武卫”等旧军的编余部队合编成北洋第六镇。到1905年,按照原定的编练计划,北洋军六镇建成。
当时各省练军计划都没有完成,唯独北洋军却能完成。这是因为清朝政府把北洋军作为国家军队,是直接拱卫京师和驻防直隶的武装,因而尽力扩充。其他各省所练新军,是属于地方军,清朝政府采取限制的政策,如湖北就由两镇减为一镇一协(相当于后来的旅)。同时,袁世凯爬上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和练兵大臣等重要职位后,地位在各省督抚之上,竭力扩充兵力以为己用。北洋军六镇建成,共扩军达7、8万人。除第一镇由户部侍郎、满人铁良为统制外,其余五镇均由袁世凯的部下王英楷、曹锟、吴凤岭、吴长纯、段祺瑞为统制,成为袁世凯的嫡系部队。
早在1902年,袁世凯从北洋各镇抽调3000人,编成巡警,在保定设警务局,由赵秉钧负责。赵秉钧当时是直隶候补道,被委办巡警。1904年,袁世凯在天津设巡警,赵秉钧又担任天津巡警道。1905年,北京发生革命党人刺伤出洋考察宪政大臣事件,袁世凯乘机建议设立巡警部,并推荐亲信徐世昌、赵秉钧担任尚书和侍郎,从而掌握了清朝政府的巡警权。袁世凯以“筹饰”练兵,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实力。1902年,他从买办官僚盛宣怀手中夺取轮船招商局、电报局和部分铁路的权力,并创办印花税。1903年,设立督销盐局,垄断食盐的销售。1904年,又设局铸造铜元,发行公债,对人民进行搜括。袁世凯还扶植买办资本。官僚买办梁士诒就是他培养起来的。梁士诒起初是袁世凯的幕僚,1905年任铁路总公司总文案,1907年任京汉、沪宁、道清、正太、汴洛五铁路提调,后任铁路局长兼交通银行帮理,成为“交通系”买办资本集团的首领。袁世凯本身就是个大地主、大买办。他在河南占有土地40000亩;袁氏家族在河南彰德占有全县土地的1/3。他利用政治势力,同比利时合办临城煤矿,又办滦州煤矿公司,后来与开平煤矿合并为开滦煤矿公司,由他的长子袁克定当董事长。
1907年,清朝政府任命徐世昌为东三省总督,唐绍仪、段芝贵分任奉天、黑龙江巡抚,这些人都是袁世凯的亲信。袁世凯将北洋第二镇、第四镇抽调一部分编为混成协(相当于后来的独立旅),由王汝贤率领去东北。此外,河南、江苏成立了一些混成协,都是从北洋军孳生编成的。几年中,袁世凯的势力已遍布于直隶、山东、河南、江苏和东三省各地了。随着北洋军的扩充,袁世凯和他的亲信都担任要职,结成死党,逐步形成一个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反革命武装政治集团--北洋军阀集团。近代中国军阀的开山鼻祖是曾国藩、李鸿章。北洋军阀是他们的后代,袁世凯正是继承了他们的反革命衣缽。正如毛主席指出的,在近代中国,“由于封建的分割,地主或资产阶级的集团或政党,谁有枪谁就有势,谁枪多谁就势大”。以袁世凯为头子的北洋军阀反革命势力,正是依靠他们掌握的反革命武装而发展起来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