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值玉溪市元江县的芒果采收季。位于该县因远镇浦贵村委会仓房小组的山地上,一幅别样的农忙图景正生动铺展:伴随着螺旋桨的嗡嗡声,无人机在芒果林间灵活穿梭,满载新鲜芒果的果筐从坡地间缓缓升空,向着山脚的运输车辆平稳飞去,成为一道独特的“空中风景线”。
浦贵村委会仓房小组的芒果以错峰上市、品质优良闻名,一直深受市场青睐。然而,由于果园多位于山区,地势陡峭,道路崎岖,运输曾是果农们的“心头难”。如今,这条由农业无人机架起的“空中走廊”,成为田地间最亮眼的“科技明星”。它不仅让农产品运输更高效,更成为破解山地运输瓶颈、驱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以往需要近10人肩挑背扛的芒果转运,如今用无人机,2分钟左右就能完成单次运输。”种植杨双福干过汽修、开过农用车,目前回到村里种植芒果地,是当地经验丰富的“多面手”。
作为浦贵村一带首位持证上岗的无人机“飞手”,杨双福成了周边种植大户的“香饽饽”。“从今年5月自购无人机至今,周边种植大户采收山地水果总会找我帮忙,单是代工费,一天最少能有1500元。”杨双福笑着说,他盼着未来能用无人机把芒果、橘子、甘蔗等更多农特产品从山地运出来。
“今年第一次来仓房收芒果,每天能收6吨多,主要销往昆明。”水果收购商许国庆对无人机赞不绝口:“无人机运果不仅节省人力物力,还大大减少了磕碰,果子卖相好,价格也更有优势。”
杨双福的种植基地,既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的鲜活实践,也成了因远镇推动农业生产向智能化、精细化迈进的“高质样本”。从“靠天吃饭”到“科技种田”,从“单打独斗”到“政策护航”,低空经济正为农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与县人社局对接,持续推荐农户参加无人机业务培训,拓展‘无人机 ’服务场景,为农户提供更精准的运输支持,让更多人尝到科技种地的甜头。”因远镇宣传委员、浦贵村党总支书记普红燕介绍说,近年来,当地不断推广农业新技术、新装备,无人机在各个环节都发挥着重要作用。这些“空中帮手”不仅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更为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云南网通讯员 罗秀 刘政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