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重走联大路 续写强国梦|云南河口县瑶山乡:家门口就业 托起青年返乡梦​

发布时间:2025-07-23 17:07:52

  盘王小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河口瑶族自治县瑶山乡,这里是全国瑶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最为完好的地区之一。走进小镇,“车间建在家门口 共建美丽新河口”的标语格外醒目。

  近年来,盘王小镇立足瑶族文化特色,培育出瑶绣、瑶药和特色农业等支柱产业,有效带动村民致富,更吸引大批年轻人返乡创业,绘就了一幅“增收顾家两不误”的乡村振兴画卷。

  指尖上的增收路

  在鑫手指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机织车间外,绣娘们指尖翻飞,彩线在布面上游走,绽放出瑶族独特的纹样。据了解,一套手工瑶族服装,日夜不停地绣,也得绣上半个月,售价上千元。然而,较高的时间成本导致产品市场接受度受限。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传统文化正面临代际传承危机。一名绣娘介绍道,传统纹样难以融入当代年轻人的生活,村中仅老年人保持日常穿戴习惯,年轻人仅在重大节日偶尔穿着,日常穿着意愿普遍较低。

  为拓展市场,助力瑶族刺绣技艺的保护与传承。鑫手指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突破传统服饰局限,创新开发“新瑶绣”系列文创产品,将传统纹样融入现代背包、手账本、桌旗等日用品,在保留文化内核的同时,提升实用性与现代审美。

  该企业还通过建立现代化工厂,采取差异化市场策略,即高端定制坚持纯手工制作,满足收藏需求;大众产品采用“机绣 手工点缀”模式,兼顾成本与品质。此外,公司还计划推出融合时尚元素的节日限定款,以吸引年轻消费群体,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发展。

  大山里的智慧传承与市场突围

  漫步在小镇上,空气中弥漫着草药的独特清香。“我们祖辈生活在深山,就医不便,积累了丰富的草药经验。”村民邓永珍说,自己曾因摩托车事故骨折,父亲用草药外敷配合银针治疗,效果显著。

  然而,这份传统智慧却鲜为人知。直到2024年12月,瑶山乡三公主瑶药营地正式揭牌。这座以瑶族医药文化为特色的营地,由三公主瑶浴营地疗愈体验区和中草药种植休闲观光园组成,来此的游客可一边享受自然美景,一边体验瑶族传统药浴。

  营地运营初期,也面临着知名度不足、销售渠道单一、特色项目开发滞后等诸多挑战,特别是交通不便导致游客到访率低且停留时间短。目前,营地正着力开发露营、研学等体验项目,积极探索解决客源引流与留存的难题,以期推动当地可持续发展。

  返乡青年的活力源与挑战

  产业转型为青年返乡创业提供了土壤,但创业之路充满挑战。“过去,农户种植依赖外地收购商,定价权被掌握在对方手中,导致价格波动大,丰产不丰收的现象频发。”邓永珍的丈夫对此深有体会。

  为扭转这一局面,邓永珍的丈夫联合其他返乡青年组建创业联盟,通过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联合开拓市场,逐步掌握了定价主动权,实现了产销衔接和收益稳定提升。当地村委会也积极发挥作用,在播种前协助农户与收购方签订保底收购合同,确保农产品销售价格不低于约定水平,给种植户吃下了“定心丸”。

  创业过程中,邓永珍的丈夫还注重延伸产业链,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显著提升了产品附加值。“虽然目前线上销售渠道尚未打通,但我们计划尝试直播带货,未来将不断拓展销售渠道。”邓永珍充满期待地说。

  从瑶绣车间的指尖技艺与市场接轨,到瑶药营地的草木智慧与产业探索,再到田野间的新品种与新销路,展示着盘王小镇本土特色产业的发展实践。当青春不再与离乡画等号,当故土既能承载梦想又能提供生计,乡村振兴便获得了最坚实的根基。

  小镇的晨光中,机器运转声、草药清香与新苗绿意交织——这并非远景蓝图,而是家门口正在生长的、充满希望的生动现实。

  作者:深圳大学 胡晓莉

  指导老师:彭华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