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窗见绿,出门见景;微风拂面,草木摇曳。云岭大地随处可见的城市公园里,树木在浓浓绿意中透出欢欣与生机;河畔旁的绿道里,骑行爱好者穿梭其中,一边骑行一边赏景,享受惬意时光……
“植”此青绿,以成美景。向着绿美、宜居、特色、韧性的目标,一批批具有标志性的绿美示范项目建成落地,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城市形象展现眼前。当下的云南,“绿美”已成为城市建设的热词。
城市绿化,事关城市生态环境改善,事关人居环境品质和人民生活幸福。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扩大城乡绿色空间,搞好城市内绿化,使城市适宜绿化的地方都绿起来。
云南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于2022年启动实施城乡绿化美化三年行动,聚焦城市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增绿提质”为主线,把公园、绿地建在百姓身边,让群众享受到更多绿色福利。
拆围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绿美城市开展以来,全省新增城市绿地面积近5300公顷,城市(县城)建成区绿地率达40.37%,城市绿量不断增加,绿化品质持续提升,各地因绿而美、因特而美、因多样性而美,云南之美彰显无遗。
共享共建,让城市“承载”更多幸福。3年来,全省累计新增城市公园(含游园、口袋公园)2200余个,市民休闲活动的绿色空间不断拓展,可达性日益提升,群众可在家门口畅享绿色福利。全省公园绿地开放共享持续推进,107个城市(县城)的400余个公园实施绿地开放共享,为市民提供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等亲近自然的好去处。
全省建成绿美社区4730个,为居民生活增绿添彩。各地全要素、高品质绿化美化城市街区,共建成绿美街区853个,让街区内的绿地融入城市公共开放空间。聚焦群众宜居、宜游、宜乐需求,各地对有条件的公园草坪、林下空间持续开展公园绿地开放共享,让群众更好地亲近自然、休闲游憩和运动健身。聚焦地域特色,各地在绿地建设过程中优先采用乡土树种绿化,打造植物种类丰富、色彩搭配美观、群落配置合理的绿化景观,留住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
彰显城市特色,打造各美其美。昆明的公园城市、丽江古城区的花园城市、昌宁的田园城市、芒市的花果园林城市……一张张亮丽名片,折射出不一样的地域性、文化性、民族性、特色性。各地结合自身实际,选树了40个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的绿美城市和400个环境优美、生活恬美的绿美社区,立体呈现云南的城市特点和特色。
漫步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的街巷之间,芒果树的馥郁、柚子树的清新、菠萝蜜树的甘甜,拂过每一个行人的感官世界,乡土果树创新城市美学绘就了“一街一树(果)一景”,擦亮芒市“花果园林城市”名片。
行走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捧路椰林蔽天、光影斑驳,勐龙路、宣慰大道热带花卉环绕,雨林气息迷人,变身新晋热门Citywalk路线……
绿色空间可感可及,城市更有品质、更有温度。全省公园建设逐步成体系,大多数城市构建了大中小结合、分布均衡、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全龄友好的城市公园体系,居民观景、休憩等需求不断得到了满足。各地持续推进绿美街道补绿工作,因地制宜打造绿量丰富、群落合理、特色鲜明、具有示范性的城市街道绿化景观,建成绿美街道1341条,完成补绿街道2897条,城市道路景观不断提升。
人在绿中走,车在林中行。昆明滇池绿道2024年开放以来,拍照、骑行、跑步成为春城市民生活新风尚,全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成为滇池旅游黄金岸线上最美的风景线。全省城市绿道网络越发完善,各地构建串联城市山体和公园、城市街道和水系的绿道系统,共建成城市绿道2900余公里,让老百姓更好地亲近自然、拥抱自然。
城市绿化美化建设,不仅带来了生态之美,也带来了生活之美。为让城市绿化更好地造福人民,云南将不断发挥园林绿地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带动经济功能,让城市更加宜游、宜居、宜业,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享誉世界。
云南网记者 陈晓波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