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纵览原创 | 衡水37岁保安梦想成为消防员,在家自设“消防站”,6年救火146次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消防员,真正能冲在前面的消防员。”
近日,来自河北衡水的37岁保安张肖阳对着纪实短视频博主曹晓波的镜头,说出了自己心里的梦想,一个看似“白日梦”的梦想。
但对于张肖阳来说,这个梦想并不是随口说说,他在家里设置了“义务消防站”,每天进行消防训练,6年来救火146次……7月15日,记者通过博主曹晓波联系到了张肖阳,听他讲述这个“消防梦”背后的故事。
成为一名义务消防员
张肖阳对于消防员的兴趣,源于曾经在北京一家木器厂从事企业消防的经历。28岁时,张肖阳成为这家企业消防队中的一员,负责内部防火、灭火、隐患排查和安全预案制定等工作。
“那段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消防工作的意义。”张肖阳回忆,2015年3月的一天,他正在厂区值班,突然看到废料库冒起浓烟,意识到起火后,立即联系了队长救援。
为了给救援队争取更多的时间,张肖阳戴着防毒面具一次次冲进浓烟,用灭火器和消防水带控制火势,直到专业消防队赶到,将火彻底扑灭。“那次救援让我明白,哪怕是小行动,也能为生命和财产争取时间。”张肖阳说。
这份工作让张肖阳掌握了基本的消防知识和能力,后来由于年龄超限,2018年1月他回到衡水,转行成为一名保安。但消防在他心中的烙印却从未褪去,他在小区、写字楼巡逻时,常提醒大家别占用消防通道,还会在电动车上常备灭火器。
张肖阳成为一名义务消防员。抖音博主@曹晓波提供
直到2019年,偶遇的两次救火经历让张肖阳萌发了成为义务消防员的想法。
2019年6月22日,张肖阳第一次灭火,当时他在路边看到一位租户不慎引燃杂物,火势比较大,他立即拨打了119,然后找到附近的消防栓,接了三条消防水带进行扑救;2019年10月29日,他路过衡水一中时,看到附近一片荒地发生火灾,于是用车载灭火器和借来的水桶扑救,脸被熏得漆黑,之后“衡水消防”还在抖音为他点赞说:“感谢这位不知名的好心人。”
张肖阳生活在衡水的一个村庄,村民的消防意识比较薄弱,有时发生火灾不能发现并扑救,势必会带来损失。2020年3月18日,张肖阳在家附近发现多处火灾隐患。他心想:“如果这里有支民间消防队,专业队伍的压力会小很多。”
就这样,张肖阳在工作之余,成为一名义务消防员。
在家设立“消防站”,6年救火146次
2020年下半年开始,张肖阳陆续自费购买了水枪水带、防毒面具、电动喷雾器、洒水三轮车、消防战斗服等一些列消防设备,整齐地摆放在家中,家里成了一个小型的“义务消防站”。
作为一个夜班保安,每天白天,张肖阳上午补觉,下午就骑着电动车,带上消防设备在村子周边进行防火巡查,只要发现火情,他就立即扑救,如果火势较大,他就会立即拨打119救援电话,在等待专业救援的时间里,进行能力范围内的扑救。
每次救火,张肖阳都会在笔记本上清楚地记下“出勤记录”,从2019年到现在,六年的时间里,他参与灭火146次,有的是野外杂草起火,有的是垃圾场烟头起火,他说:“看见着火了,咱就必须得管。”
张肖阳正在进行消防训练。抖音博主@曹晓波提供
除了巡查,张肖阳还会进行消防训练,并分享到短视频平台,翻看他的视频,大多都是消防水带连接的训练,即使关注的人寥寥无几,但他依旧每天坚持。对此,许多村民都表示不理解,经常有人对他说:“你练这些有啥用?”
“最近的消防站距离我们村大概14公里。”张肖阳说,“我的意义就在于消防队在路上的时候,我已经赶到现场,尽量地控制火势,为专业力量到场赢得时间。”
平时,张肖阳还会关注消防新闻,哪里发生了火灾,他都记得清清楚楚,还会分析起火原因。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真正的消防员,但由于身体状况和年龄等因素,这似乎成为“白日梦”,但他没有停下脚步,一直在路上。
“是堂吉诃德式的冲锋”
7月14日,纪实短视频博主曹晓波在短视频平台讲述了张肖阳的追梦故事,一时间引发了广泛关注。
曹晓波曾是一名资深媒体人,他告诉记者,张肖阳是他在翻短视频时无意间发现的,“他每一个作品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要么是在原地换装,要么就是将消防水带接来接去,但他从2019年开始一直坚持了六年。”
带着好奇和怀疑,曹晓波前往衡水找到了张肖阳,当他看到张肖阳的本子上密密麻麻的“出勤记录”、当他看到杂乱的房间里,张肖阳唯独把消防设备摆放得整整齐齐、当他看到墙角,张肖阳为了救火花78元购买的绿色农用喷雾器……这些小小的细节都深深地触动了他。
“他把梦想变成了滚烫的日常。”曹晓波感慨道。于是,他给这条视频起名为《一个保安的消防“白日梦”》,在视频的结尾,他写道:如果你一直在找人生的意义,你永远不会生活,其实最好的人生底片,就是你每天认真生活的样子。
这条视频登上短视频平台的热榜后,有网友评论张肖阳:“是堂吉诃德式的冲锋”,还有网友表示愿意提供消防设备。
对于网友的关注,张肖阳回应:“没想到大家会这么支持我,关注我,也让我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会继续干下去。”(边义婷 苏畅)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