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到底姓“资”还是姓“社”?
1937年,林彪在抗大讲“资本主义是个人发财,共产主义是大家发财。”这句话不是他自己想出来的,而是毛主席教的。别看这话简单,一语道破天机。你说中国姓资还是姓社?毛主席在那个生死关头,已经把答案写明白了。
延安时期。红军刚完成长征,蒋介石磨刀霍霍,王明一口一个“听国民党的”,连共产党名头都不敢亮。危局之中,毛主席写下《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共产党人发刊词》,一锤定音:中国革命不是搞西方那一套,而是走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主席明确指出,新民主主义是为社会主义准备条件,不是搞个“全民资本主义”。他说得直白:民族资产阶级可以利用,但不能掌权。中国要搞社会主义,不是等到资本主义“发展够了”,而是趁革命胜利、新政权稳固时,顺势推进。
有人总拿“补课论”说事,意思是我们太早搞社会主义。毛主席早就反驳过:如果不搞社会主义,那就只能走回头路,被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重新吞噬。资产阶级不是中立力量,它天然亲美亲洋。你不限制它,它就要掏空国家。
三大法宝,是路线,不是手段。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保证无产阶级领导权的政治路线。统一战线不是联合一切,而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领导权必须掌握在共产党手里。武装斗争是夺取政权的工具,不靠讲道理。党的建设是防止腐蚀的根本,不是搞形式主义。
毛主席说得清楚:不解决“领导权”问题,革命就是空的。谁领导,往哪走,姓资姓社,关键全在这。
合作化与公社,是群众路线的体现。
有人嘲笑合作化、公社化“搞过头”,是“瞎折腾”。可不搞集体化,怎么实现生产资料公有?不破除小农经济,怎么建立社会主义基础?
毛主席深知:资本主义靠的是剥削,社会主义靠的是群众。他要的是“大家发财”,不是让少数人暴富、让大多数人打工。集体化的实质,是让生产力摆脱私有制束缚,让农村群众从根本上翻身。
毛主席不怕群众穷,就怕“穷根”挖不掉。他说过:“私字一闪,就会自私自利;私心一动,就会走回头路。”
路线问题上,从不糊涂。
毛主席哪怕到了晚年也是最清醒的。他知道,搞社会主义,不能一边说群众当家,一边让资本家发财;不能嘴上反腐,手里开绿灯;不能搞特权、搞买办、搞投降,还打着“发展经济”的幌子。
毛主席最警惕的,就是走资派。他说得直:“一些人掌了权,还走资本主义的路,人民要监督他们。”这是他几十年斗争经验的总结。
他不搞个人崇拜,也不搞权力垄断,他要的是政治路线正确,要的是阶级立场坚定。他说:社会主义制度下还存在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敌人,不能糊涂!
他从来不怕讲“姓社姓资”的问题。相反,他反复强调:路线是决定一切的。新中国建立后,他主张迅速推进社会主义改造,绝不搞“等待发展资本主义”的幻想。他批判“唯生产力论”,指出没有政治上的正确,发展只会被资本家拿走。
他搞“三面红旗”,就是要定方向、立制度、抓人心;他发动“四清”“文革”,目的不是折腾群众,而是防止政权被资产阶级篡夺。
谁说这是错误?今天回头看,毛主席担心的事一一应验了吗?
今天再问“姓资姓社”,是装糊涂。
一个政权的性质,不看口号,看它的阶级基础、经济制度、分配方式、权力结构。如果资产阶级在主导,如果“个人发财”压倒“大家发财”,如果工人没有话语权、农民没有土地权、劳动者没有组织权,那就是姓资。
毛主席讲得再明白不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定海神针。他的警告没有消失,他的思想是试金石。
现在有人想模糊答案。
不敢明讲“我们要搞资本主义”,就拐着弯地说“社会主义也可以市场化”“先发展经济”“先富带后富”。学的是西方那一套,信的是“效率优先”,干的是分化瓦解。可历史早就证明,放任私有化,就是放任特权、放任剥削、放任腐化。
一旦路线错误,技术再先进、城市再漂亮,也挡不住民生、社会撕裂。
毛主席早就定了性:不能姓资,只能姓社。
资本主义在中国只会带来灾难。外国的资本主义是靠几百年殖民扩张堆起来的,中国搞资本主义,只能变成买办经济,彻底沦为附庸。
中国要走出一条自主的、人民当家的道路,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要真正做到“大家发财”,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要防止资本复辟、人民受苦,就必须坚持毛主席的路线。
只能姓社,不能姓资。毛主席早就把话讲明白了,我们不能装糊涂,更不能改弦更张。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