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问题基本上是一个为群众的问题和一个如何为群众的问题。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革命,是被一些“正人君子”所仇视、所否定的,认为是“犯上作乱”。但是,纵观古今中外的革命历史,革命者是最崇高、最伟大、最具人格的一个群体。他们品格高尚、不为自己,把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献给了革命事业。
中国的那场革命,是在共产主义理想支配、信仰下,而促动的。虽然有的“革命者”是从个人利益、个人出路为目的,“先革命、后成为领导人”,把革命当“垫脚石、跳板”,但是,大部分革命者,是无私的、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而参加革命。
刘志丹,是“黄埔生”;如果想“当官”,完全可以在国民党队伍里“工作”,像其他黄埔生一样,轻轻松松当个“司令、军长”。但刘志丹没有那样做,而是去革命,出生入死、艰难曲折。这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千千万万劳苦大众,为了人民的解放、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所以,应该学习这种“无私”精神,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人民群众。假如一个政界的人,能做到为了群众、给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而不是为了“当官”、“摆牌子”,社会将变得多么美好、多么先进。
军人,如果确实是为了“保家卫国”,而不是享受、谋求个人的利益,这个军队就无敌于天下。
如果一个学生,是为了人民上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样思想境界的学生,必然成为栋梁之才,而且,极有利于社会。
老师,如果是真正的为人民培养“人才”,而不是“混工资、混日子”,为了自己而教书。这样的教师,就是社会的“珍宝”。
甚至,“做生意”也不是为了单纯的为自己赚钱,而是奉献社会、帮助更多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真正的“好人”。
这些,就是个“为群众的问题”;下一步,就是“如何为群众的问题”。首先,不要有“私心”,以“刮骨疗毒”的决心,把自己的私心“挖除”。一个人如果处处都是为了自己、自己那点“私利”,就是个自私自利的人,就是“不足道也”。
再就是扎扎实实行动起来,为公众、为社会,做出了什么“实打实”的贡献,付出了什么、造福了什么。接着,时常“反省”: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为了公众、还是为了自己。而且,不能“自大”,为社会做出了点“献出”,就自命为“救世主”,时常炫耀,让别人尊敬、崇拜自己。
但是,有的人士就是“自私自利”、凡事都是为了自己。战国时还出了个“学派”,即“杨朱学派”,鼓吹“拔一毛利天下而不为”、宣扬“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青少年不要受这种错误思想的影响;不可否认,“为自己”奋斗,确实也可以获得一定的成就,比如成为有钱人、官员、作家、明星等等;但是,就如马克思说的,他们永远不能成为“完美无瑕的伟大人物”。
在农村、单位、学校、企业等,都可以遇见“自私自利”的人,而公众对他们的评价有多高呢?
一个人,一旦被贴上“自私”的标签,就不会受人尊重。很多情况下,是他们确实“自私”,别人才那样说他。所以,人应该“追求卓越”,成为个有道德风范、受人尊敬的人,而不是“千夫所指,万夫所骂”。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