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为什么职业革命家一定要学马克思?

发布时间:2025-07-14 13:18:11

读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者们的思想前提

  未明子在2025年6月27日发布一期视频,题目叫“为什么职业革命家一定要学习黑格尔哲学”。刚看到这个标题名字的时候,我就已经猜到了未明子是想给自己那套“学马克思就得先学黑格尔”的莫名其妙的逻辑找补。

  若按照“学马克思必须先学黑格尔”的逻辑,革命家的理论准备将被异化为对黑格尔哲学(尤其是其唯心主义体系)的学习,这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立场直矛盾。马克思早就指出过:“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里的“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哲学,其核心是对现实的否定性力量,而非黑格尔体系中“作为哲学体系的哲学”。

  将“学黑格尔”作为“学马克思”的前提,实际上是用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框架遮蔽了马克思理论的革命性本质,将马克思主义降格为一种“唯心主义哲学体系”的注脚,而非改变现实的行动指南。这一逻辑表面上看似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思想关联,实则混淆了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改造与“继承黑格尔哲学作为前提”的本质区别,本质上是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误读。

未明子莫名其妙的言论

  未明子在“为什么职业革命家一定要学习黑格尔哲学”这期视频开头的第12秒左右大谈特谈道:“没必要学习马克思这个人,但是当然如果你有时间,应当去读他的几乎所有的著作和他的几乎所有的思想,但这只是起步。我的要求从来都是对职业革命家的要求…………你居然要做职业革命家,那么马克思、列宁的东西都是必读的。这不要废话的。但是他们没什么好学习的,你为什么要刻舟求剑呢?’

  可谓是开头就开大,不得不说,未明子的逻辑确实“超乎”常人。因为这在逻辑上本来就是形而上学的对立。从认识论角度,“马克思本人”作为历史主体,其思想只能通过实践行为(如参与工人运动、社会调查)和理论文本(即著作)两种形式呈现。其中,著作是思想的集中凝结与系统表达,是理解马克思本人思想最直接、最完整的载体。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明确指出:“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他三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这一论述既是对研究路径的说明,也是其思想体系的自我阐释。换言之,马克思的其他经典著作《资本论》、《德意志意识形态》本身就是马克思本人思想活动的产物,是其理论人格的文本化表达。

  因此,“马克思本人”与“马克思的著作”并非对立关系,而是思想主体与思想载体的统一。否定“学习马克思这个人”,本质上是否定对其思想载体的学习,而要求“阅读马克思的著作”,却又隐含了对“马克思本人思想”的承认。未明子的论述在此处陷入自相矛盾。他既试图剥离“马克思本人”与“著作”的关联,又不得不依赖著作来指代“马克思的思想”,导致逻辑链条断裂。

  那么为什么要否定对马克思本人的学习呢?他其实就是想要打倒马克思主义理论真理的权威性。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其权威性源于著作中对历史规律的正确揭示如剩余价值学说、历史唯物主义,而非马克思个人的身份或权威。但未明子将“马克思本人”与“著作”对立,客观上制造了“著作是否真实反映马克思思想”的怀疑空间,既然“没必要学习马克思这个人”,又如何保证“必须读的著作”是“马克思本人的真实思想”?

  这个可不是我的猜想,他在后面强调了一个“不要刻舟求剑”,其前提是将“学习经典”等同于“机械照搬结论”的错误看法推导而出的。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提到,其研究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如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的批判性继承。列宁在《怎么办?》中指出,无产阶级政党需要“从外部灌输”科学社会主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载体正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职业革命家若不系统学习经典,其理论素养将停留在经验层面,无法形成对历史规律的科学认知,更无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革命策略。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未明子是愣了一会就想到这种找补理由,我不知道他在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是否察觉到了自己的逻辑是十分荒谬的?不过很可惜,他并没有察觉到自己的论点是多么的错误且无头无尾。接着未明子抛出了一个他在前面已经铺垫完的东西,也可以证明他就是想取消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职业革命家的思想的统一指导地位。

  在批判未明子时,我们有必要先说明一下,为什么马克思主义要求成为统一的指导地位。因为很简单,在阶级社会以及阶级斗争中,各个阶级的思想都会到处传播,来以此掌握社会运动的方向。在阶级社会中,思想领域的对抗性是无产阶级革命必须直面的现实。由于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要求消灭阶级本身,其需要一种超越旧思想局限、能够系统指导实践的科学理论。从而统一我们的行动,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思想必须对其他外来思想持高度的阶级警觉性,如果让资产阶级理论思想支配了我们无产阶级革命的运动,那么其革命的纲领就成为了反动的纲领。

  同样,为了防止我们分裂,我们也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的指导地位来批判与对抗那些试图分裂我们队伍的人和思想。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成为无产阶级统一的指导思想,根本在于其实现了“科学性”与“革命性”的内在统一,这是其他阶级思想或非无产阶级思想无法复制的特质。近代中国的历史教训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由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尝试过改良主义、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等思潮,但均未能解决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问题。直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诞生了中国共产党,才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

  讲完这个前提,我们来看未明子说完“不要刻舟求剑”后,立马暴露出,他就是想质疑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指导地位,你看他的说法:“更多的是直接成为他们,成为这个时代的马克思,这个时代的列宁。”未明子在提出“不必学习马克思本人”后,以“不要刻舟求剑”作为补充,试图将“学习经典”等同于“机械照搬结论”。这一辩解的本质是消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权威,将“学习经典”矮化为“教条主义”,从而为否定其指导地位提供借口。其目的是为“用其他思想替代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铺路。未明子在后续说的就证实了我前面所指出的问题。

  未明子在视频的01:17段说出了他的目的:“那竟然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马克思和这个时代的列宁,黑格尔的《法哲学》是必读的。黑格尔的《逻辑学》和《法哲学》是必读的。”之所以他真面目暴露,是因为他这里的结论是十分唐突的。这是毫无关联的结论,我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马克思和列宁,就得读《逻辑学》和《法哲学》?这有什么必然逻辑吗?显然没有。

  从理论依据上来说,马克思对黑格尔哲学的态度是“批判性继承”,而非“全盘接受”。在马克思的《资本论》第二版跋中,马克思说道:“我的辩证方法,从根本上来说,不仅和黑格尔的辩证方法不同,而且和它截然相反。在黑格尔看来,思维过程,即他称为观念而甚至把它变成独立主体的思维过程,是现实事物的创造主,而现实事物只是思维过程的外部表现。我的看法则相反,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人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马克思《资本论》第24页)马克思继承的是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即矛盾运动的方法论),而非其唯心主义的外壳(将绝对精神视为世界本原)。因此,要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需追溯至黑格尔《逻辑学》中“否定之否定”“量变质变”等范畴的论述,但这一追溯是为了“剥离唯心主义杂质”,而非“复制黑格尔的思想体系”。

  换言之,黑格尔的《逻辑学》是理解马克思辩证法的“思想史背景”,而非“成为马克思的必要条件”。马克思的核心贡献在于将辩证法“颠倒”过来,使其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即“存在决定意识”),而非停留在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运动”层面。若未明子主张“必读《逻辑学》”,却回避马克思对黑格尔的批判性改造,实质是将“成为马克思”矮化为“复刻黑格尔的思想路径”,与马克思本人的理论创新背道而驰。

  因而在这里并没有未明子的依据。那么未明子不可能从思想渊源上来证明“读马克思必读黑格尔”或者“职业革命家要学习黑格尔”能够成立。所以未明子为了将马克思主义唯心主义化和取消马克思主义作为统一的理论思想指导地位,他就开始捏造了这样的理由,他先是否定从思想渊源起点上来曲解马克思,因为很显然这已经是不可能证明的。所以他说:“并不是说从思想渊源上,我需要学了黑格尔我才能学或者读得懂马克思才能读得懂列宁,不是这样的。其实恰恰相反,是这样的,黑格尔的哲学或者说德国古典观念论的哲学,归根结底是资产阶级-激进资产阶级的建邦学、制宪学。………它是作为绝对者的创世学而存在的………那么这种学问学了之后呢,会有什么基本的作用呢?你能够明白资产阶级激进的资产阶级制宪学背后的理路。”未明子此前的结论是“要成为这个时代的马克思和列宁,黑格尔的《逻辑学》和《法哲学》是必读的”,如今又声称“学习黑格尔不是为了理解马克思或列宁”而是为了理解所谓“资产阶级的制宪学”,这一前后矛盾暴露了其论述的根本缺陷。

  若“学习黑格尔与理解马克思无关”,则“必读黑格尔”的结论失去依据;若“必读黑格尔”成立,则必须承认其与理解马克思存在关联。未明子试图通过“重新定义黑格尔的功能”,从“思想渊源”变为“理解资产阶级制宪学”掩盖这一矛盾,实则是用新的谬误替代旧的谬误。

  而且这个所谓理解“资产阶级的制宪学”的理由是非常荒谬的。因为资产阶级由于其自身的局限性,他们根本不懂得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和方法。

  其一,资产阶级制宪学的理论基础与黑格尔哲学的本质差异。资产阶级制宪学如洛克《政府论》、卢梭《社会契约论》、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的核心是“自然法”“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唯心主义命题,其逻辑起点是“天赋人权”、“理性个体”,而非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自我运动” 黑格尔的《法哲学原理》虽涉及国家与社 会关系,但其核心是将国家视为“伦理理念的现实”,本质上是用唯心主义辩证法为普鲁士国家制度辩护,与资产阶级制宪学中“限制国家权力”“保护个人自由”的诉求存在根本冲突,因为黑格尔是主张“君主制是最高政体”,而资产阶级制宪学普遍推崇共和制或议会制;

  其二,资产阶级无法通过自身理论理解自身制宪学的本质。由于资产阶级受限于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阶级利益,其意识形态必然将资本主义制度“自然化”、“永恒化”,他们将市场竞争美化为“自由意志的结果”,将贫富分化解释为“个人能力的差异”。这种意识形态遮蔽了资本主义制度的阶级本质,因此资产阶级学者不可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即揭示阶级矛盾的科学方法来分析自己的制宪学,反而会将其包装为“普世真理”。未明子声称“学习黑格尔能理解资产阶级制宪学”,实则是将资产阶级的理论局限性偷换为了“需要用黑格尔哲学来理解其制宪学”。

  回到关键问题,为什么我不能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来理解整个资本主义的运行呢?很显然这是说不通的。未明子等质疑者实际上是想说的是“不能通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解资本主义”,这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核的无知、对方法论优势的忽视,以及对历史实践的否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