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一万年以后,还是有个依靠谁的问题,因为还有唯物论和唯心论,还有先进和落后,总还会有左、中、右。
——1963年5月7日毛主席主持讨论《中共中央关于目前农村工作中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稿的发言
从现实来看,毛主席这句话的含金量还在上升。
在网上,一个社会热点,会引发许多网友的激烈讨论,多种观点相互碰撞,谁也不服,乱成一锅粥。
按照毛主席的观点,从网友的留言评论内容来分类,大致可以分为左、中、右三种。
毛主席说的左、中、右,是指左派、中间派和右派。
这篇文章,我们讲一下左派和右派、“左”倾和右倾以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区别。
1
什么是左派?什么是右派?
左派和右派,这个词最早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1791年法国制宪议会上,主张温和改良的保王党人,都齐唰唰地坐在议场的右边。而主张暴力推翻王室的革命党人,或支持激进革命者的议员,都不约而同坐在议场的左边。
于是法国政界便有了“左派”和“右派”两种叫法,后来流传于世界各地。
随着时代更迭,左派和右派在不同国家又有了不同的内涵。
一般来讲,人们把左派也叫做左翼,把右派也叫做右翼,左派是相对右派而言。
在政治方面。
左派代表思想进步、不满足现状、要求彻底革命或通过变革来改变社会现状的政党、派别和团体。
而右派代表思想保守、温和改良,巩固和维护既得利益或原有社会现状的政党、派别和团体。
在经济方面。
左派主张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经济要兼顾效率和平等两个方面,要保护穷人的利益,反对贫富悬殊。
而右派主张自由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强调保护富人的利益,维护经济秩序现状。
在哲学方面。
左派一般认为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信奉唯物史观,哲学上偏向于唯物论。
而右派往往认为历史是英雄创造的,推崇的是精英主义,哲学上偏向于唯心论。
由此可见,左派和右派,是指一个政党,一个组织,是一群人。
在中共党史上,“右派”又有新内涵。
它有个共同的特征,就是他们政治态度右倾,思想观点落后腐朽,极力维护原有的旧秩序,屁股坐在反革命的阵营里。
后来又特指修正主义,主张走资本主义路线的那一拨人。
所谓反右派斗争,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形成的初级阶段,毛主席为了解决主观主义和官僚主义等思想矛盾,夯实社会主义基础,防止反革命复辟,而采取的一种思想斗争方式。
毛主席深知,社会思潮就像瘟疫一样,在萌芽状态时就要加以控制, 未雨绸缪,遏制错误的社会舆论蔓延,防止颜色革命的爆发。
2
什么是“左”倾和右倾?
我们先来看毛主席在《农业合作化的一场辩论和当前的阶级斗争》一文中的精辟论述:
“有人问:什么叫“左”右倾?过去我们讲过,事物在空间、时间中运动。这里主要讲时间,人们对事物的运动观察得不合实际状况,时间还没有到,他看过头了,就叫“左”倾,不及,就叫右倾。
……
比如生小孩子,要有九个月,七个月的时候医生就一压,把他压出来了,那不好,那个叫“左”倾。如果他已经有了九个月,小孩子自己实在想出来,你不准他出来,那就叫右倾。”
在文章中,毛主席进一步指出:
“事物在时间中运动,到那个时候该办了,就要办,你不准办,就叫右倾;还没有到时候,你要勉强办,就叫‘左’倾。”
看到这里,大家都能明白“左”倾和右倾的内涵及其区别。
在党史上,“左”倾,往往也简称为“左”;右倾,往往也简称为“右”。
毛主席在《在中共全国代表会议上讲话》一文中说:
“什么叫‘左’?超过时代,超过当前的情况,在方针政策上、在行动上冒进,在斗争的问题上、在发生争论的问题上乱斗,这是‘左’,这个不好”。 落在时代后面,落在当前情况的后面,缺乏斗争性,这是右,这个也不好。 我们要进行两条战线的斗争,既要反对‘左’,也要反对右。”
由此可见,“左”倾和右倾是指一种行为,一种举动,一种做事方式。
“左”倾是缺乏理性认识的左派,他们脱离革命现状,违背实事求是原则,带有明显的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色彩。
为了区别左派和“左”倾的本质内涵,党史上的“左”倾都带有冒号,表示贬义。
在中共党史上,曾出现过瞿秋白“左”倾盲动主义,李立三“左”倾冒险主义,王明“左”倾教条主义。
“左”倾错误主要表现为:
(一)在军事上主观夸张革命力量,轻视敌人实力和客观困难,让弱小红军同强大敌人硬碰硬,导致中国革命力量遭受巨大损失。
(二)在土地改革方面,政策过于激进,没有团结中农和富农,打击面太大了,使得红军在农村难以立足。
(三)在政治层面,犯了严重的教条主义,没有尊重中国革命具体实情,盲目执行共产国际的命令。
(四)在组织上,排除异己,残酷打压党内与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并采取关门主义,拒绝革命同盟力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期,从苏联回到延安的王明,为了执行苏联及斯大林的密令,在党内喊出“一切经过统一战线”的观点。
王明主张八路军的军事行动,一切都要听从国民政府及蒋介石集团的调遣,把八路军的军事指挥权拱手送人,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从“左”倾到右倾,不完全是认识论问题,还有立场和原则。
3
从哲学层面来分析。
“左”倾和右倾,其共同点就是主观与客观不相符。
就是理论和实践相互脱节,好比打鼓没有打到鼓中间,射箭没有射到箭靶子上。
正如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所讲:
“机会主义和冒险主义,都是以主观和客观相分裂,认识和实践相脱离为特征的。”
那么,如才能克服“左”倾和右倾问题呢?
毛主席的处方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理论和实践统一、知和行统一。
通俗地讲,就是主观想法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要想当然,要实事求是。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主观想法符合客观实际呢?很多人就是很迷惘,看不清当前的形势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当年,大家都在山沟里干革命,信息比较闭塞,对外界情况了解并不多。
党内部分留苏、留欧同志,革命眼界相对高点,更容易取得同志的信任,导致很多人深信苏联成功革命经验,偏听偏信共产国际的各种指示,也是能够理解的。
像毛主席这样能够保持独立思考,懂得理论结合实践的人并不多见,在党内只是少数派,话语权自然比较弱小。
毕竟千年才世出的伟大战略家、政治家、军事家的预判,总是颠覆当时人们认识世界的原有观点,短时间内很难被凡夫俗子所接受,只能用时间和实践去证明真理掌握在毛主席手里。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