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当老师成了霸凌的始作俑者,孩子还能从谁身上学会正义?

发布时间:2025-07-12 17:21:23

 

  2025年6月20日,福建泉州,阳光照进教室。

  10岁的李某某像往常一样,结束大课间后回到404班教室。他做了一件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事:扔了一个沙包,砸向教室的立式空调机。

  他不是打人,不是偷盗,不是斗殴——就是一个孩子,在课间玩了一下。

  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远远超出了一个孩子成长该承受的边界。

  他的班主任赵某某,目睹这一幕后,没有教育,没有沟通,没有批评,而是当场做出“惩戒决定”:让全班同学轮流上前打李某某一下。

  就像旧社会的围斗,就像公堂上的示众。

  不是失控的情绪,是清醒的执行。

  这个所谓“老师”,让全班几十双眼睛看着,让几十只手举起,打向一个同学。他说这是“教育方式”,说这是“以示惩戒”。可孩子不是木头人,教育不是群殴表演。这是校园霸凌。更可怕的是——组织者正是老师本人。

  老师的职责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

  可在这间教室里,赵某某做的是反的——他不是解惑者,是制造恐惧的操控者。他不是教育者,是利用权威组织暴力的导演。

  教育的尊严,就这样在一个大课间之后,被踩在地上摩擦。

  我们为什么要说得这么重?

  因为这是赤裸裸的“集体羞辱”,是在用“老师的权力”,操控“学生的手”,来打压“另一个孩子”。

  它把一个原本单纯的少年,瞬间推入社会最残酷的权力试炼场。

  它不是一次错误的行为,是一场制度性冷漠的曝光。

  当晚,孩子的父亲带着李某某连夜赶到学校,反映情况。学校的反应似乎“积极”:副校长介入,配合公安保存视频证据,班主任在6月22日被解聘。

  可事情,真的结束了吗?

  不,真正令人不安的,还在后头。

  6月23日,李某某的家长再次带着孩子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原因是:孩子曾被生活老师拍过“裸照”。

  看到这句,你可能震惊。可别急,学校的解释是这样的——

  2024年11月,李某某洗完澡后没穿衣服,在宿舍内行走。生活老师为了“便于教育”,就拍下了孩子的侧面照,发给班主任后自行删除。

  注意了,关键词来了:“便于教育”“侧面照”“自行删除”。

  一张属于孩子隐私的照片,就这样在成人之间被拍摄、被传播、被消除。而这整个过程中,孩子不知情,孩子无同意,孩子没有话语权。

  这不是偶发,这是制度对人的遮蔽。

  谁给了你这个权力?你是老师,你是管理者,可你更首先是一个人。你不该忘了什么叫尊重孩子的身体权利,什么叫教育的边界。

  毛主席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可今天我们看到的不是调查,是推责;不是反思,是稀释;不是解剖问题,是掩盖系统裂痕。

  孩子犯错,当然可以教育。但教育不是以羞辱为代价的体罚;不是“你打他一下”的示众仪式;更不是“拍张裸照”的诡辩式“配合工作”。

  教育是引导,是扶起,是“犯错了也可以成为更好的人”。

  而不是——“你错了,所以你活该被打、被拍、被群体羞辱”。

  有人会问,孩子没受重伤,照片也没外流,老师已经被解聘了,这还不够吗?

  不够。

  不够的,是这个社会对教育暴力的警觉。

  不够的,是这个学校对制度漏洞的防控机制。

  更不够的,是我们对“孩子不是老师附属品”的深刻理解。

  我们要问:为什么他敢让全班围打一个孩子?

  是因为他知道没人会阻止他,是因为他觉得这是“教育权”的一部分,是因为这个环境太纵容“惩戒权”被无限上纲上线。

  而这恰恰就是我们要指出的核心问题:

  不是哪个老师出了问题,是权力在没有监督时,总会变形。

  而在教育领域,它最容易变成两种毒药:一种叫“惩戒合理化”,另一种叫“羞辱工具化”。

  我们今天讲这个事件,不是为了刺激情绪,不是为了炒作热度,而是为了说清一个朴素真理:

  教育的目的,不是制造顺从的人,而是培养有独立人格的人。

  当老师成为霸凌的组织者,当“教育”变成权力的展演台,我们就必须清醒——

  哪怕是一个沙包,也足以砸碎我们对教育最基本的信任。

  哪怕是一张侧面照,也足以刺穿一个孩子的安全感。

  “你只是扔了一个沙包”,那一刻李某某或许只是想玩一下,没想到迎来的是一次社会性“处刑”。

  而我们,不能再对这样的事冷漠以对,不能再用“老师说了算”“孩子要守规矩”来搪塞问题。

  我们不反对教育纪律,但我们反对把纪律当成伤害孩子的刀。

  我们不反对惩戒制度,但我们反对惩戒沦为羞辱的伪装。

  我们更不能让老师,在毫无反省的权力纵容中,从“教育者”沦为孩子伤害的设计者、执行者与掩盖者。

  孩子不是“出问题的产品”,教育不是“流程再造”,老师不是“打磨机器的工匠”。真正的教育,是在实践中唤醒人,是在挫折中扶起人,是在斗争中点燃人的尊严与意志。

  毛主席说:“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

  今天的孩子,承受了错误的教育方式,明天的社会将为此付出代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