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的王朝更迭,只要到了南方地界,革命都是不彻底的,有人可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难道是因为他们誓死抵抗么,不是的!原因很简单,南方地主阶级善于谈条件,说我投降;而革命的一方也要考虑长远,打天下之后还要治天下,这么地方经济这么好,破坏了之后,将来粮草从哪儿弄呢,于是双方就妥协,各退一步,然后继续采用乡贤管理基层的模式。
只有清朝不按套路出牌,士绅宣布愿意跟着新主子混,结果他们还来抢钱抄家,无论贫富,均逃脱不过,所以后来才出现了大规模的抵抗,在历史上这些事情都很惨烈,但是这也带来了一个意外的结果,就是日本人来了之后,不管日本人怎么说,南方地主都不相信他们的承诺了,因为上过清朝的一次当了,为啥会上清朝的当,因为南方士绅在元朝的日子过的太舒服了,当时采用的是地方承包制,每个城市都交给几个地主,你只要交税,其他事情一律不管,这导致他们误判了,认为清朝也会这么干。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有个教授说,如果他穿越回去,他愿意穿越到元朝,因为那个时代自由宽松,对民众的生活并不干涉,言论也自由,可以随便骂娘,甚至骂皇上也没人管!我在想,你得穿越成地主才行啊,你穿越成朱元璋的父母、兄弟,你在电视剧里,第一集就饿死了。元朝老百姓过的饥寒交迫、朝不保夕,朝廷是不知道的,他们也不想知道。都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压迫,就像无政府主义一样,无人问无人管。
我们很多人读历史,把一个社会混乱的责任推给皇帝,那都是片面的,一般从第二代或第三代皇帝开始,皇帝已经被新诞生的利益集团绑架了,他们能动用的权力是非常有限的,士大夫们和地主都已经抱团了,任何改革都难以推进,最后只能不了了之。老朱这个狠人上台之后,他们都敢玩花样,考试录取的学生居然都是南方人,后来虽然搞了南北榜,补充北方学子的录取人数,但是到了第三代,那些文官们又忽悠皇上给废除了。
文官和地主们对朱元璋是恨之入骨,因为他们“跟朱元璋谈道德”,但是“朱元璋跟他们谈法律”,这些士绅跟念经一样,说用儒家道德典范来治理国家啥的,朱元璋说,道德约束不了你们,必须要用法律。所以明初的法律严苛是出了名的,1382年也就是洪武十五年,老朱特意安排礼部制定禁约十二条,告诉天下的学官,他命名为“卧碑石。”
老朱自己出生在元朝,他是十分清楚江南士大夫的无耻的,元朝对江南地主刑法非常宽松,对地主的特权不加干涉,相反还予以保护。地主利用其特权大肆兼并土地,放高利贷,搞暴力催收,常常害的一家人丧命,手段之狠毒超过历朝历代,而且江南地主买官现象十分猖獗,秀才都考不上的人,有当官的,有从医的,江南地区的官商地主三方形成了利益共同体,成为了一个垄断地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地主阶级。
这种玩法,朱元璋清楚的很,严格来说,朱元璋父母家人并非直接死于蒙古人,而是死于南方地主的压迫,元武宗时期,当时的宰相对江南地主就不满,说,元朝四十年了,南方的地税、商税都没有收到多少,反而是当地的富户,动不动就奴役千百家农民,甚至还有几万家的,钱都到地主口袋里去了,他建议朝廷加税。结果这个宰相,第二年就被“变乱旧章,提高赋税,压迫农民,流毒百姓、引起了民变”的罪名处死,这都是背后江南地主出生的官员们想办法整出来的。
朱元璋上来之后,就对南方地主下手了,他说“胡元以宽而失,朕收平中国,非猛不可”。于是对江南地主进行多次打击,朱元璋说,元末社会黑暗,老百姓生不如死的,其实罪魁祸首就是你们这帮江南士大夫!这群人对朱元璋恨之入骨,但是军事斗争又干不过他,于是他们就想到了别的办法。
那就是控制太医院,这些文官集团和地主勾搭在一起,他们说,“谁控制了太医院,谁就控制了朱家的后代子孙!”明朝皇宫里医生是怎么来的,是太医院通过征召和保送的方式选拔医生,各地官员需要推荐有才能的医生,经过考试合格后才能进入太医院供职。这里面可操作的空间实在太多了,不可能皇帝对每一个医生进行考核,权力还是要下放的,朱元璋收掉了宰相的权力,因为宰相在任期间,收受贿赂、卖官鬻爵,将朝堂变成了自己的私人交易场所,这事发生了多起,他不得不自己亲自上阵干了。他又不是全能型人才,还能干医生的,这让文官集团找到了控制朝廷的突破口,就是用御医控制后代的皇帝,谁不听话让谁死!
朱允炆太年轻了,一上来就听这些文官瞎忽悠,连提笼架鸟,从来不问政治的叔叔都弄死了,结果在北京的叔叔不答应了,朱棣带人攻入了南京城,到了南京城,跟这些文官斗法辩经,让他不胜其扰,干脆迁都到北京去了,朱棣文治武功非常厉害,还算是有一个威望的人,因此他在位的时候,作妖的人不明显,等他一走,明朝皇帝开始了千奇百怪的死法,甚至很多地方穷苦老百姓的寿命都比皇帝长,只要被太医治疗了,就注定要死了,而且此皇帝死之前,往往是想有所作为,要搞改革,要搞二次分配,提高农民的收入,这个说法一提出,皇帝就临死不远了。
明仁宗朱高炽17岁被立为世子,26岁被立为太子,46岁登基为帝,当了二十年的太子都稳稳当当,然而登基不到一年就没了。文化人说,他死在女人身上,他纵欲所致,纯粹胡说八道,他是一个工作狂,并非对情色沉迷的人,如果纵欲,26-46岁都不死,登基一年就死了,不就是文官集团不喜欢他上位而已,借着给他治疗肥胖病症的由头,暗中下手罢了,为啥不喜欢他登基,影响文官和地主发财而已,此人的威望是所有武将都公认的,而且他的想法是“与老百姓共享天下,而不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这太医院的医生哪里来的,好多都是水货,经过权贵富豪推荐进来的,根本就没啥医术,就是真的医生到了宫中,也会废掉了,因为不和人民群众在一起,没有一定数量的标本研究,医术早就退步了。明宣宗朱瞻基和祖父朱棣一样,有一个健壮的体魄,生了个小病,治了两天,人就没了,这个事情就非常蹊跷,从遗传学上来讲,就是很不合理。
明武宗朱厚照15岁登基,31岁驾崩,离奇的是,他在船上钓鱼时不慎掉入水中, 就受了一点寒而已,结果被太医医死了,关于他的死,现在“文官谋害论”逐渐开始被大家接受,说是朱厚照被明朝的文官集团害死的。明光宗朱常洛,经过15年的国本之争后才被迫让他成为太子,但最后即位不到一个月后就生病了,太监崔文升给他服用了一些药物,结果朱常洛开始腹泻。随后鸿胪寺丞李可灼又进献了两粒红丸,朱常洛吃下之后第二天就突然驾崩,这也就是大名鼎鼎的“红丸案”,此案最后不了了之。
皇帝越死越早,太医院就是这种水平,我是很怀疑的,即使把明朝战乱年代放在一起算平均,民间老百姓的寿命都是高于皇帝的,这里面一方面是确实靠推荐进来的水货医生太多,另一方面是有意为之,专门为高级官僚和皇帝量身定做服务的,起到一个排除异己的作用,当年幸亏外国人都还是猴子,要是搁明代,西方是发达国家了,一个太医院不就成了间谍窝了么?
一个国家走精英路线很难走的通,因为他们只能上,不能下,一旦需要他们让出位置,来补充新鲜的血液,他们就生气,觉得动摇了他的利益,他会为了私利不择手段,甚至卖国。改变是很难的,但是坐视不管,就会走上邪路,他们把持了政策的制定权后,就会肆意妄为,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抛诸脑后。
我们必须要和这些站在人民对立面的人斗争,就和打扫卫生一样,每天打扫很轻松,一年搞一次,那就搞不干净了,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指流动的水不会腐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因此斗争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