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显成效 珲春市上半年进口货值破亿 同比增长66.5%
走进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们在生产线上有条不紊地称重、分装,一袋袋精加工后的鳕鱼产品打包待发。这些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方式进境的俄罗斯鳕鱼,经严格品控加工后,正化作便捷美味端上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7月9日,珲春海关派员到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对互市贸易落地加工业务开展情况进行现场调研。
珲春作为2020年全国第一批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试点城市,依托特色园区建设,逐步汇聚产业资源,产生集聚效应,如今已构建起水产品加工与粮食加工“双轮驱动”的特色产业格局。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珲春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货值强势突破1亿元,同比增长66.5%。
“企业购买的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进口原料享受了限额内税收优惠政策,直接降低了原料采购成本。”珲春海关副关长杜建民介绍道。不仅如此,海关还推出一系列便利化通关措施,如“委托申报”,边民可委托经备案的边民合作社进行集中申报,节省人力和时间;“直通运输”让货物在完成检查后不再分装过驳,直接运输至加工厂,减少转运环节和损耗;“免到场查验”则无需边民本人到场,委托边民代表到场配合即可。
政策红利正快速转化为企业发展的强劲动力。珲春老姬海产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苏彦升算了一笔“收益账”:“借助互市贸易落地加工政策,我们从俄罗斯进口鳕鱼等原材料的成本显著下降,市场竞争力持续提升。今年上半年,企业落地加工商品价值达3234万元,同比激增920%。”
值得一提的是,长春海关首创的互市贸易“一体系两平台”智慧监管模式,实现了对互市贸易业务从进口申报、进境查验、落地加工到税收征缴等信息全链条监控。该模式不仅确保边民互市贸易商品来源可溯、去向合法、风险可控、责任可究,还极大激发了边民参与互市贸易的热情,直接受益边民突破1.1万人,推动了边民互市贸易从单纯的“通道经济”向“实体经济”转型 。
下一步,珲春海关将持续支持边民互市贸易创新发展,深化落地加工对产业经济的带动作用。通过优化顶层设计,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制定更具前瞻性的政策;完善配套服务,为兴边富民行动注入更多海关力量,助力吉林外贸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于洋
图片由长春海关提供
初审: 王韬 复审: 孙晓云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