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车间入乡村 舞服衬新景
7月4日,在鹰潭市月湖区童家镇标准化缝纫车间里,数十台缝纫机发出轻快的声响。裁剪、缝制、串珠、熨烫……一道道工序如行云流水,五彩斑斓的布料在工人的巧手下翻飞,一件件精美的舞蹈服在这里诞生,随后被打包发往全国各地。这一充满生机的生产景象,正是月湖区与江西省体舞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体舞汇)协同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乡村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过去我们在其他地方有几十间厂房,但发展逐渐遇到瓶颈。月湖区抛出橄榄枝,对我们来说是难得的机遇。”体舞汇负责人陈员平回忆起合作的初衷,语气中满是感慨。彼时,随着订单量激增,企业面临用工短缺、厂房不足等多重困境。而作为鹰潭市主城区的月湖区,乡镇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却因缺乏就业岗位,一些人不得不外出务工。
面对这一矛盾,月湖区主动作为,深入调研企业需求,结合乡镇实际,创新性提出“产业下沉、车间进村”的解决方案。经过多轮磋商,陈员平果断将两个生产车间迁至童家镇,企业发展步入新天地。
走进崭新的厂房,整洁明亮的环境让人眼前一亮。“不同于传统产业,舞服生产没有污染和噪声,是真正的绿色产业。”陈员平介绍。曾经外出务工的周边居民,如今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童家镇大桥村余家村小组村民徐东凤一边熨烫布料,一边笑着说:“现在既能照顾家人,每月还有4500元左右的稳定收入,太方便了。”
体舞汇作为一家集舞服生产、舞蹈赛事举办和智能软件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企业,岗位设置丰富多样。从一线车工到网络运营,从设计研发到技术管理,每个岗位都吸引着不同技能的人才。
在人员招聘上,企业特别关注困难群体。陈员平特意将剪线头、质检等岗位留给轻度残疾人。“这些工作虽然简单,但需要耐心细致,他们完全能够胜任。”腿脚不便的付燕从事舞服检查工作,只见她有条不紊地检查舞服的每处细节,轻轻剪去多余的线头,动作麻利。“在这里工作,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她的话语中满是喜悦。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体舞汇产品涵盖瑜伽服、拉丁舞服、考级服装等全品类舞蹈服饰,通过持续创新,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但陈员平并不满足于此,他积极拓展产业发展路径,探索出“以赛促产、以产兴城”的发展模式。体舞汇参与承办全国舞蹈文化产业高峰论坛、WDC中国国际标准舞年会、龙虎山舞蹈艺术节等重磅活动。“赛事不仅能激发行业活力,更是展示舞服产品的绝佳平台。体育服装产业能带动舞蹈培训、竞赛表演等相关产业,未来市场潜力巨大。”陈员平说。
在体舞汇的抖音直播间里,主播热情推介着少儿拉丁舞服:“姐妹们看过来,这款新品采用鱼骨支撑设计,版型超棒,喜欢的赶紧下单。”设计室内,设计师们将新工艺与创意相结合,不断推出新颖款式。随着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体舞汇正朝着将月湖区打造成为全国知名舞服生产基地的目标稳步迈进,为乡村振兴描绘出一幅绚丽的新图景。
吴玥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衍(张衍)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