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问于民 建于民 惠于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眼下,人民城市理念正在庐陵大地化作生动实践。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以来,吉安市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坚持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以小切口、微更新为抓手,深入推进“群众主体型”可持续城市更新改革,让群众“家门口的幸福”更加可感可及。
变思路:群众主推代替政府包揽
在吉安市井冈山大道和鹭洲东路交会处,一幢5层楼高、含400个车位的智慧立体停车场,给吉安增添了一抹现代都市气息。随着收费标准的调低,它的使用率逐渐提高。鲜为人知的是,这座2020年竣工的民生工程,还促成了一段关于城市更新理念的反思。
“一开始由于收费标准、停车习惯等原因,投入运营后来此停车的车辆并不多。”吉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周锦喜回忆,这让他们对城市更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新形势下,必须突破政府部门大包大揽的路径,把人民城市理念落实到每个项目中,群众满意,钱才花得值当。
改革思路逐渐清晰——突出群众需求,理顺政府、企业、群众的协作关系,打破“干部干、群众看”的困局,确保群众说话有分量、参与有力量、监督有质量。
思路一变天地宽。这里的城市更新行动,从群众身边环境改起、从闲置低效地块改起、从小微公共空间改起,今年5月出台《吉安市推进“群众主体型”可持续城市更新改革方案》,坚持改哪里100%由群众提出,如何改100%由群众确定,改造过程100%接受群众监督,改造效果100%由群众说了算,有效落实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
全链条:群众视角贯穿改革始终
城区的小微闲置地块,不少就在群众身边。改成什么样、改得好不好,群众最有发言权。
为了让“小地块”发挥“大效益”,吉安市实施闲置地块微更新攻坚行动,今年以来重点推进18块闲置地块盘活改造,构建“调查摸底—规划设计—组织实施—竣工验收—运维管护”全链条群众参与机制,做到调查摸底由群众自主申报、改造方案由群众自主选定、项目实施由群众自主监督、改造成效由群众自主评议、运维管护由群众自主参与,不断满足群众需求,实施一地一策式微改造。
吉州区文山街道新村社区73号地块,当下正迎来蝶变。曾经,这块棚改项目拆迁遗留的地块,周边环境脏乱差,居民反映强烈。得知政府开展城区闲置地块微更新攻坚行动,新村社区居委会集中小区业委会、网格员、居民代表的意见,报政府部门现场认定,比选改造方案后,计划将其改造为集运动区、居民休闲健身区、儿童区、广场舞区于一体的健身休闲场所。项目于今年4月开工建设,计划8月完工。
由于涉及群众面广,该项目在施工过程中依然有群众提出意见。家住附近的新村社区居民杨元庆,就希望把新建的健身场所与旁边的市政公司停车场打通,方便更多居民。收到居民的意见后,项目工作组立即研判,并联系停车场的运营方进行沟通协商。不久后,原有停车场的10米挡土墙被挡车栏所取代。
“给工作组的高效点赞!如今我们方便多了。”杨元庆和不少居民告诉记者,在项目建设期间,居民代表、社区干部、人大代表与职能部门间建立了常态化沟通机制,保证了各方力量同向发力。
集合群众力量,项目监督也得到加强。吉安市探索城市更新“双评”机制:由社区逐户发放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开展满意度测评。今年以来,吉安市人大常委会对城市更新建成项目开展问卷调查共计2358份,结果显示,群众满意度超99%。
续文脉:文化传承赋能项目惠民生
一条繁华街,再现庐陵韵。去年12月31日晚,吉水县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开街运营。今年上半年,该街区共接待游客270万人次,营收近1500万元。
吉水县上下老街是解缙故里,也是吉水县城的传统街巷,承载着当地人对老城的集体记忆。
“我们秉承‘修旧如旧、活化利用’的理念,充分保留街区原有古韵和肌理,重点对文保建筑、历史建筑、传统风貌建筑等既有房屋进行保护修缮,建筑拆除率控制在10%以内,让居民记住乡愁。”吉水县城控集团原董事长罗来德说。
高空俯瞰,建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民营街如同一根横梁,横亘在该街区中间。如今,这条有点“碍眼”的街道不仅保留了下来,还通过局部和立面的改造有效串联起了街区。效果显而易见——街上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大部分居民没有搬离,为街区增添了人气和商业氛围。
建得好,还得可持续。吉安市建立城市更新长效管护机制,引导群众参与改造后的运维管理。今年5月以来,安福县文塔历史文化街区结合“好社区”试点建设,完善党建引领居民自治机制,搭建社区“福管家”线上平台,居民可线上点单参与公共空间运维管护。通过统筹推进文化传承、功能提升,该市有效推动历史文化街区从“物理更新”向“系统焕新”转变。
据悉,今年上半年,吉安市累计完成老旧小区改造791个,惠及群众21.25万户;实施市中心城区闲置地块微更新工程106个,新增“口袋公园 微商业”“社区公园 休闲广场”等36处,有效补齐了城区基础设施短板,一幅便民、利民、安民的人民城市画卷在庐陵大地徐徐铺展。
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 卞晔(卞晔)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