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勐统:“五维聚力”谱写乡村振兴壮美篇章
勐统镇以“五笔”为墨,以实干为纸,在乡村振兴的壮阔画卷上挥毫泼墨,绘就一幅产业兴、百姓富、生态美、乡风和的振兴图景,交出一份“亮点纷呈、经验可鉴”的时代答卷。
以“规模之笔”绘产业宏图,答好“增收之问”——万亩集群拔节起,特色产业势如虹。粮食根基稳如磐石,5.4万亩良田托起“粮仓梦”,1.8万吨产量筑牢“安全线”,冬谷米、红米香飘四海,成为舌尖上的“勐统名片”;茶香四溢名动四方,1.88万亩茶园绿浪翻涌,2.86亿元产值点亮“茶经济”,“企业 合作社 农户”模式让5600户茶农共享“茶红利”,刺竹山白茶、土司贡茶更以品质征服市场,红碎茶远销海外;“甜蜜”事业节节高,1.5万亩甘蔗林“榨”出3800万元产值,5.06万吨入榨量甜透百姓心;坚果“硬核”闯市场,3万亩坚果园年产值2520万元,2800吨产量敲开致富门;“香”誉全国树标杆,1.4万亩香料烟稳居全国之首,户均收入2.8万元,“小烟叶”谱写“大财富”;甜龙竹“三链”融合,1.2万亩竹海掀绿浪,鲜笋、竹苗双轮驱动,“721”模式联农带农,亩效益突破4000元,“育苗—种植—增收”全链贯通,书写“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实践。
以“供需之笔”织就业密网,答好“稳岗之问”——务工增收三连跳,技能赋能万象新。组织化输出“闯天下”,务工规模“三连增”,从2985人、3120人到3236人,交通补贴“应补尽补”,脱贫劳动力脚步铿锵;智慧平台“活水源”,“茶乡小零工”指尖一点,农忙零工、家庭作坊、电商代销如火如荼,网红带货、电商销售斩获2000万元,灵活就业“触网生金”;精准帮扶“兜底线”,177个公益岗位托底安居,易地搬迁户“一户一岗”稳就业,技能培训20场2400人次,“甜龙竹技术”“雨露计划 ”助力群众“持证上岗”。
以“资源之笔”点绿成金,答好“改革之问”——林下经济百花放,小微产业遍地春。 “林下掘金”绿生辉,8万亩山林变“聚宝盆”,赤松茸、胡蜂养殖、森林旅游串珠成链,1600亩竹海茶香引客来,生态与财富“双赢共舞”;“小微引擎”动力足,盘活“家门口”资源,七彩花生、水果甘蔗、番石榴园“星火燎原”,400亩花生产值160万元,番石榴6元/公斤“抢购热”, 甘蔗脱叶厂、粮食烘干厂延伸产业链,垂钓园年入10万元……“短平快”产业点燃乡村振兴“新引擎”;“招小商”激活新动能,引进博然农业公司,带动41户农户种植四季红油香椿15万株,保底价20元/公斤,亩产值超8000元,园地变“金地”,香椿“红火”富半山;联合市农科院赋能酒药寨村105亩白薯产业,新技术助力亩产突破1吨,品牌化打造“鹭乡勐统”伴手礼,户均增收14000元,白薯“焕新”破瓶颈,老产业焕发“新生机”。
以“治理之笔”精绘乡韵,答好“宜居之问”——三大革命焕新颜,五润行动润民心。人居环境“全域美”,垃圾、污水、厕所“三大革命”雷霆推进,3839个卫生厕所、76座公厕、8处污水处理设施落地生根,村组道路“无粪污”,沟塘坝渠“水清岸绿”,方家寨示范点引领“全域整治”风潮;基层善治“润无声”,“14334”工作法化解矛盾,民转刑“零发生”,“五润行动”滋养民族村寨和谐风,刑事案件、信访量“断崖式下降”,乡村“面子”靓、“里子”实;“一老一小”暖朝夕,45户老人无障碍改造、80张家庭养老床位、118次居家服务托起“夕阳红”;留守儿童“拓眼界”、寒暑假辅导300人次,守护“朝阳升”。
以“机制之笔”筑牢防线,答好“防贫之问”——动态监测无遗漏,社会合力护远航。监测帮扶“抓得准、帮得实”,监测对象累计消除风险235户,突发困难“绿色通道”秒响应,确保应纳尽纳,产业奖补、小额信贷激发动力,牢守规模性返贫底线;社会合力“聚得强、成效显”,深入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落实“3企结3村”结对帮扶,积极动员挂包单位及社会各界力量,开展消费帮扶60余万元,各方力量同心绘就巩固成果、促进振兴的最大“同心圆”。
(字宁 杨建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