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危机和社会革命关系的理论探讨》第一节,2014)
经济危机必然带来政治危机。
政治是为经济服务的。经济出了问题,要找政治。旧有的政治形式所保护的经济关系已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要解决经济问题,首先要解决政治问题。正像我们经常看到的,每当遇到需要改造经济关系的历史任务,总是从改造政治关系做先导,总是把政治危机提上议事日程。
要么革命,要么改良,要渡过危机,旧有的政治和经济形式都不能照旧存在下去。
但是,这是不是说,一旦发生经济危机就意味着社会革命就要到来呢?
这里有一个值得说一说的重大理论问题。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的《序言》里有一段著名的表述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的话,这是大家熟知的。我不去引用全文了,只引用其中这样两段:
“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
“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所以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马克思的方法是完全科学的方法。我们今天谈论经济危机和社会革命离不开这个方法。问题是对这个方法本身要有唯物的辩证的理解。
这并不简单。
大家都知道,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后,对未来形势的判断,发生了错误。革命高潮没有随之而来,资本主义有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马克思、恩格斯不止一次为此作出自我批评。
你看,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方法的革命导师在实际运用这一方法时,还是出了错误。可见,正确理解和运用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不简单。后人这类错误判断可以举出一大堆。
从理论方法上说,这个错误是怎样发生的呢?
恩格斯在晚年(1891年)再次提到马克思和他对一八四八年后形势的判断出现错误的原因时,说主要是没有看到当时的资本主义经济还“没有成熟”。
恩格斯之后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再次告诉我们,恩格斯的这个意见没有过时,不能轻易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的桎梏,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成熟”,已经具备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怎么才算“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怎么才算“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怎么才算“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要想正确给出这样的判断,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中国的地主制经济发展史,西方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都提供了这样的历史经验。一种生产关系、经济关系,从产生,到取得统治地位,经过长期发展,到最后走向过时、没落,这个发展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也不是直线完成的,它要经历许多历史发展阶段,要经历许多历史曲折,其中包括许多次的经济危机,最终才会走向灭亡。
在这个过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绝对的。这种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社会就要发生动荡,政治危机就会随之而来。不管运用怎样的政治形式和手段,不管要花费多少时间,解决经济危机的历史任务是必须完成的,生产关系必须重新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并因此使生产关系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或阶段。这种矛盾运动的过程不是一次性的,也不是一次能够完成的。中国的地主制经济的发展阶段性很明显,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性也很明显。正因为这样,我们可以经常地不止一次地看到危机,但是,这不等于每次危机就意味着生产关系的彻底变更,更多的是生产关系的一定的部分的调整。
以经济史的眼光看问题,一部资本主义近代史,就是这样一部矛盾发展史。发展、危机、调整,再发展、再危机、再调整……不断地反复地走向资本主义的最高的也是最后的阶段。
如果这个观点不错。那么,不能一见到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危机,就以为社会主义胜利就要到来。
这需要分析经济危机发生的深刻程度,特别是要像恩格斯指出的那样,分析这种危机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成熟程度。回答马克思在《序言》里所提出的那些历史问题。只有这样的经济分析,才可能是科学的分析。
自然,我们还必须看到。虽然经济危机并不简单等于社会革命的时机到来,但是,经济危机却必然要迎来相应的社会进步。
道理很清楚。解决经济危机的出路在经济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经济关系进步了,政治关系也需要同步进步,整个社会关系也需要同步进步。只要看一下发达资产主义国家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这一百五十多年的社会巨大变化,就不会不承认这种历史进步。
正是在经历了这样的矛盾运动过程的基础上,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了今天的垄断资本主义阶段。马克思已经看到这种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夜,晚年的恩格斯更加明确地指出了这一点。列宁继承了这些思想,并在帝国主义问题上有所创造、有所发展。
危机必然带来无产阶级的斗争,斗争不是无意义的。正是无产阶级的斗争,推动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而不是来自资本家的恩赐。
既然这样,坚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是非常必要的。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是依然存在的,资本主义带来的阶级斗争是依然存在的。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只能是被社会主义代替,而不是反过来。这种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靠无产阶级的斗争推动的。无产阶级革命者,对待经济危机,对待经济危机必然带来政治危机、社会危机,应该采取什么立场和态度不是很清楚吗?
斯大林的命题没有过时,我们的时代依然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是资本主义走向最后阶段的时代,是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
不过现在需要补充的是,这种过渡的历史过程是曲折的、复杂的,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这是整整一个历史时代的历史任务。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