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门吱呀一声后,芽芽爸从门外进来。“能查分了吗?”,他向客厅里的芽芽问道。此时她还是站在窗口,盯着外面发呆。在中考出分之前,芽芽并不是家里最为此发愁的人。
“没呢,李老师昨天在群里说过了,得到上午10点才能查,我昨晚就和你说过了,你就记不住。”芽芽受不了爸爸这样的粗心,已经有点不耐烦了。虽然芽芽爸平常在厂里对时间格外留心,但他这次老是忘了出分时间,所以他早上打卡后直接请了半天假。芽芽爸下意识抬头看了眼客厅墙上的钟,这是他们在附近公园买的礼品精致钟表,一向准时,时间被它指向了9点35分。
“妈妈呢,你们吃过早饭了吧?”爸爸又向芽芽问道,想把她的注意力从窗外拉回。“早上吃的蛋炒饭,妈妈刚才回屋了。”可惜芽芽的思绪仍然停留在窗外世界,对爸爸的关心并没有太多回应。父女二人对话到这一步已经没有什么继续的必要了,芽芽爸只能自觉找个小板凳坐下,把桌子边的位置让给孩子。
听到客厅里的动静,芽芽妈从卧室走出来,不同于爸爸,她并不宽容芽芽现在的散漫状态。“马上要出分了,你准考证都准备好了吧,我听其他家长说手机上进系统容易卡,还是用电脑查分吧。”说完她便回到卧室,打开上班用的笔记本。芽芽妈为了这一刻已经几天晚上没睡好,眼下马上就到最激动的一刻,但她其实更怕女儿的分数让她在之后几天继续睡不好。
“按你自己的估分,这次是能上一中吧。”芽芽爸开始试图舒缓气氛。“还不好讲呢,她估分也就比分数线高了10分,万一这次够不上她就只能去其他普高了,”芽芽妈立马反驳了这种乐观,又看了眼开机的电脑,“再过二十分钟就知道她考的什么样子了。”
“我估了600分,”芽芽略显不甘地辩解说,“我刚刚问了我同桌,她估了590分,你平常天天念叨的小杨也就估了615分。”虽然芽芽一早上都没出门,但她已经凭手机和各路同学有了沟通,所以自打她从窗边回过神后就一直紧盯着手机屏幕。
“你要是能上一中,那你妈妈可就太高兴喽,隔壁那个大哥哥今年就在一中参加高考,前两天查高考分省排名8000呢。”芽芽爸又开始他的说教,“你老爸以前就是中专毕业的,出来只能去打工。你要是读书顺顺利利,以后能少走很多弯路。”
“妈妈当年考一中就差了几分,只能去别的学校,你上不了好的高中高考也难考好的大学。昨天一中贴了喜报,今年一本率快70%,里面学生读书也是很用功的,你要学学隔壁大哥哥。”芽芽妈今天难得配合了爸爸的说辞,两个人开始一并教育芽芽了。大人话说多了,芽芽就渐渐开了小差,目光不自觉地放在冰箱上的水晶冰箱贴上,早上的太阳光打了进来,让它们显得格外耀眼。
在这个10平米左右的小小客厅里,却夹有三个人的复杂心情。在一一历数上一中的好处后,芽芽妈似乎察觉到了孩子的走神,突然对她说:“你要是能上一中的尖子班那就更好了,去年分数线是630分,不知道你班里今年能走几个。”芽芽对这种过度寄予厚望的行为很不满,反驳道:“尖子班里面学生都好走运哦,人也聪明,家长也不唠叨。他们上的辅导班也好,都是老师一对一的教。”但这句话反而让妈妈更加生气:“家里也没少给你上辅导班啊,你看你上的英语班,这是你班主任专门帮你介绍的英语老师,你英语得考个高分才能对老师们有个交代啊。”芽芽自知英语是她的短板,也是妈妈最常说起的话头,只能气鼓鼓甩一句“你好烦哦”,然后把头转向爸爸。
可惜爸爸并不能帮她解围,平常忙着工作的他对孩子学习帮不了多少忙,只能在支付学费的时候发挥重要作用。“你英语学不好随我,数学学不好随你妈。” 终于他作为父亲为女儿好歹说了句话。但正如他只能坐在小板凳上,他的这句话对坐在沙发的母女二人产生不了多少影响,她们都忙着在手机上和其他人交流。闲来无事,他只能打开房门,在门外抽支烟(屋内是绝对不被允许抽烟的,尤其是母女都在家时)。临出门前,他看了眼桌上充电的手机,现在是9点45分。
“你们班上那个小刘,上次模拟考就考了第一名,不知道今年他能不能去尖子班。”芽芽妈仍不肯放弃刚才那个话题,又开始敲打自己女儿。
“他考好你是不是就认他当儿子啦?”女儿再次表达了自己的不满。
或许是觉得有点过火,芽芽妈收敛了刚才的气势,连忙说到:“妈妈当然只有你一个女儿,只是希望你能够优秀,将来少吃点苦。你现在还不知道考个好大学有多重要,爸爸妈妈就是想在你懂事之前帮你做好选择,等你长大了就能走个好路子。”
“那我要是没考上一中呢?”芽芽顺势问到。
这也是芽芽妈想问自己的。确实,自己女儿学习上毛病不少,万一真考不上本地唯一的重点高中,先不说这个靠近一中的小房子算是白租了,自己女儿也只能去其他差学校里受罪。那里学风不好,老师、学生都是混日子的,这日后父母也帮不了多少忙,孩子该怎么办呢?
“那你只能乖乖上其他学校。不过像三中这样的学校也开了实验班,你在那里面也能和其他愿意学习的孩子一块读书。今年这个班也有几个上211的。”不愧做母亲的,立马就为孩子规划了第二条出路,让芽芽一点都没发现她自己的心慌。
铁门再一次打开,芽芽爸回到屋里,顶着母女对身上些许烟味的嫌弃,他又一次问起了时间。
“9点51分,快了。”母女二人看向自己的手机,如实回答道。
芽芽爸对时间流逝之慢感到意外,早上打卡请假回来后,他太想立马知道孩子的分数。当年早早进社会的他,肯定不愿意让女儿再走自己这样的路。其实一开始的他对女儿中考也并无太多感觉,每当和工友同事们说起子女未来时,“能上哪是哪”是他常说的话。但看着厂里每年新来的打工仔们,他又止不住地为女儿发愁。“无论你考的怎么样,爸爸妈妈都会帮你选好路。”他这样安慰女儿,但还没上高中的芽芽一早上听的教育已经够多了,虽然她多多少少也了解过高中、高考和大学的意义,但她实在不想再听这些话题了。
“你想上哪个学校?”芽芽爸又问到。
芽芽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当然是一中”。但说句实话,不算上他人允诺的美好未来,芽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就想上一中,或许这样爸爸妈妈会更高兴?
“芽芽,这次出分不管多少,你首先要感谢你自己。”芽芽妈突然严肃起来,语重心长地对芽芽说到。她往芽芽书屋里看了一眼,屋里书桌上到处铺着课本、卷子和教辅书,再混着几本闲书。“你平时学习也是下了功夫,每一分都是你自己考来的。哪怕你考不上一中,妈妈也支持你去考好的大学。”芽芽疑惑地看向妈妈,在出分前的最后几分钟里,妈妈居然对她的学习抱有如此“宽容”。
“可惜你体育扣了5分,其他学生都能拿满分,你这不就吃大亏了吗?”果然妈妈还是那个妈妈,依旧紧盯芽芽学习上任何一个瑕疵,就连书本和试卷之外的体育也不放过。“小孩她以前生过好几次病,现在体质弱一点也正常。”芽芽爸又一次替孩子说了句话。
芽芽妈还是为这5分感到惋惜,说道:“就不该按你说的那样来,当初就应该听李老师的话,给她报一个体育课,你就是不愿意。”而芽芽爸还是为此不平:“那体育有什么好上的,小孩平常在操场跑两圈不就行了?篮球、跳绳,不都能在楼底下练嘛。”倒不是他不愿意给孩子花钱,而是他始终想不明白在这方面花钱有什么意义。
“9点58分了。”这次芽芽主动开口,打断了夫妻二人的体育之争。现在三人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各自手机上。
“我好紧张,待会你俩先看分,然后再告诉我。”芽芽妈终于熬不住这样的压力,回卧室床上躺着去了。现在小客厅里又只剩下父女二人。
芽芽爸把笔记本抱了出来,又再次确认准考证是不是还在桌上。他同时登入手机和电脑上的教育局官网,为10点钟的大事做好一切准备。而芽芽自从离开窗户后,就一直盯着手机看,要么和同学聊聊天,要么刷刷应用。
别人是无法了解小姑娘心思的。在父母眼中,芽芽是个略显“迟钝”的孩子,对考试这样的大事并没有如临大敌般的感觉,平常做事也磨磨蹭蹭。芽芽妈对这一点格外不满,但她爸却一直强调这是“心态好”的表现。恐怕在出分前的这一两分钟,她还有几分心思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最后的60秒内,一家三口没再发出一点动静,妈妈在卧室待着,爸爸在电脑前坐着,孩子在桌上趴着。度过这一分钟不需要跨年那样的齐喊倒数,60秒只是以默默无闻的形式,在一家三口不知不觉中溜走。
墙上挂钟轻轻咔哒一声,标志着新的整点报时。它本来内置一段报时音乐,但芽芽妈一直嫌它太吵,于是把音乐关掉了。
芽芽爸率先摆脱等待的苦闷,“出分了!”,他突然喊到,把沙发上的芽芽吓了一跳。无论是喜悦还是恐惧,他的情绪都超出平常,激动的双手输错了一次长长的准考证号,让他不可能成为全市第一个查到分数的人。
重重敲下回车后,芽芽爸盯着屏幕,激动的心情在这一刻瞬间凝固——他不仅知道了结果,还知道了这是一个坏结果。
550分。比估分少了50分,比一中去年分数线低了40分,但好歹比去年普高线高一些。
他下意识看了眼边上的芽芽,她也在一边知道了结果,身体没有什么动作,只是两眼无神地看着他,可能正在酝酿眼泪。他立马想起芽芽妈的交代,用手机拍下了电脑屏幕,一声不吭地推开卧室门走了进去,向芽芽妈展示这个结果。
家里唯一的男人一时不知道母女二人谁会留下第一滴眼泪,也不知道该首先安慰谁。情急之下,他试图分析起成绩:“果然是英语,她差就差在英语。”这也是查分后屋内响起的第一句话。
芽芽妈作为最不能接受这个结果的人,在卧室里费了芽芽爸好一会去安慰。但她说到底还是成年人,仅在出分几分钟后就给班主任李老师打了一通电话,先是感谢平常老师的照顾,然后再询问补救的可能,反正为人父母总是会给孩子找条出路。
芽芽在客厅独自坐着,不敢了解、也不敢想象卧室内的情况,她只看到卧室门因为惯性而被关上,然后听到里面断断续续有父母的议论和争吵。现在她只能先对着分数疑惑:为什么英语能扣那么多,是作文出了问题吗?政史老师教的套路模板为什么没有显灵?数学最后的大题为什么只给了2分?但芽芽依然保持了那份“迟钝”,虽然她现在怕她妈怕的要死,也怕自己以后是玩不上手机了,但她还是第一时间向几个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成绩。也许是无聊,她又扭头看向身后的水晶冰箱贴,但高升的太阳不再直射窗口,失去直射光的它们已经不那么璀璨耀眼了。
不知道卧室里打了多久电话,也不知父母二人在里面讨论了多长时间。在芽芽一人发呆度过一段时间后,卧室门再次打开,出来的是收拾好情绪的两人。芽芽妈努力做出了一个笑容安慰道:“刚才给李老师打了个电话,她也很担心你的成绩。你要谢谢李老师给你想了个办法,一中今年有走读的政策,到时候爸爸妈妈会想办法给你争取这个名额的。”芽芽爸紧接着补充说:“就算给你送到一中上学,你也要吸取这次教训,三年后的高考可没有这种门路给你走了。”
芽芽只能一边听着这些安排一边机械地点头,以表示自己的真诚态度。一切暂告一段落后,芽芽妈回屋继续和各路老师联系沟通;芽芽爸又出门点了一支烟,顺便给芽芽的爷爷奶奶打了一通电话。客厅里又只剩芽芽一个人了。
芽芽终究还是有学可上的。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