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摸着石头过河”的尽头是深渊——论越南修正主义路线的必然破产

发布时间:2025-07-06 12:17:17

  在当代修正主义国家的“理论武库”中,“摸着石头过河”,无疑是一句被使用得最为频繁、也最具有迷惑性的“指导思想”。这句听起来充满了东方智慧、显得无比谨慎和务实的口号,被越南及其一类的修正主义政权,奉为圭臬,用以指导其从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和平演变”的、整个所谓的“革新”与“转型”过程。

  在他们的宣传中,“摸着石头过河”,被描绘成一种避免了苏联式僵化、充满了灵活性的、高超的改革艺术。它似乎意味着,在面对一条充满未知险滩和湍急水流的大河时,我们不必拘泥于任何既定的“主义”或“教条”,而只需小心翼翼地、一步一步地、通过实践的探索,去寻找一条通往“现代化”彼岸的安全路径。

  然而,我们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锐利武器,来戳穿这套话语背后所隐藏的、致命的理论欺骗和政治阴谋。我们必须向这些“摸石头”的理论家们,提出一系列最根本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你们要渡的,究竟是哪一条河?你们要到达的,究竟是哪一个彼岸?

  是社会主义的彼岸,还是资本主义的彼岸?

  你们所摸的“石头”,究竟是谁放置的?是无产阶级自己,还是国内外的资产阶级?

  当你们在河中央,发现脚下再也摸不到任何石头,而自己早已身处帝国主义资本的湍急主流之中时,你们又该何去何从?

  本文旨在系统性地、深刻地论证:“摸着石头过河”,远非什么高明的改革方法论,而恰恰是修正主义者在抛弃了科学的革命理论之后,所必然采取的一种思想上缴械投降、政治上随波逐流、并最终必然导向资本主义复辟深渊的、机会主义的行动哲学。对于越南来说,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其最终的结局,绝不可能是其所标榜的“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只能是彻底地沦为一个在政治上、经济上、思想上,都完全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新型殖民地。

  一、哲学的破产:以“实用主义”代替科学的革命理论

  “摸着石头过河”,首先是一种在哲学认识论上,彻头彻尾的、反马克思主义的庸俗经验论和实用主义。它以一种看似“尊重实践”的姿态,从根本上,阉割和抛弃了革命理论的指导作用,从而使整个国家的发展,陷入了盲目、自发和无序的状态。

  1.1 “摸石头”的认识论错误:放弃了理论的指导作用

  毛泽东同志在其光辉的哲学著作《实践论》中,深刻地阐明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他指出,人类的正确认识,其过程,必然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螺旋式上升的无限循环。在这个过程中,“从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通过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将其上升为指导性的、科学的理论,是至关重要的、不可或缺的一环。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行动。

  而“摸着石头过河”论,则恰恰将这个科学的认识过程,粗暴地、庸俗地,简化为了一种只有“实践”、没有“理论”的、永无止境的“摸索”过程。它仿佛是在说,我们不需要地图,不需要指南针,不需要预先对河流的水文、流向和对岸的情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和判断,我们只需要一头扎进水里,走一步看一步。

  这在认识论上,是一种向庸俗经验论的、可悲的倒退。它错误地,将革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实践,等同于了动物式的、本能的、试探性的生存活动。它否定了科学理论对于社会实践的、巨大的、能动的指导作用。一个放弃了革命理论指导的政党,就如同一个在茫茫大海上,主动扔掉了航海图和指南针的舵手,其最终的命运,除了迷航和触礁,不可能有第二种结局。

  1.2 革命的“指南针”与“地图”:马列毛主义的预见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在领导全世界人民渡过阶级社会的、汹涌澎湃的历史长河时,所必须拥有的、唯一科学的“指南针”和“地图”。

  它绝不是什么一成不变的、可以死记硬背的“教条”。它是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提供了辨别方向的“指南针”,即始终坚持阶级斗争的观点,始终朝着共产主义这一伟大目标前进。它为我们提供了描绘地形的“地图”,即科学地分析了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本质,揭示了其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指明了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依然存在着阶级斗争和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并预见到了修正主义将是无产阶级最危险的敌人。

  一个真正的革命者,在面临新的历史任务时,他的任务,绝不是要抛弃这张地图和指南针,去“摸石头”,而是要学会如何更好地、更创造性地,去运用这张地图和指南针,来分析自己所处的具体位置,来规划出一条能够绕过险滩和暗礁的、通往胜利彼岸的具体航线。而越南的修正主义者们,则恰恰反其道而行之,他们将这份最宝贵的航海图,当作“过时的教条”,锁进了箱底,这是一种何等愚蠢、也何等具有悲剧性的行为!

  1.3 “实用主义”的阶级本质:只问“有用”,不问“为谁”

  “摸着石头过河”这种行动哲学,其内核,与发源于美国的、典型的资产阶级哲学——实用主义,是完全相通的。实用主义哲学的核心,就是宣称“有用即真理”。它反对去探讨任何关于世界的本质、历史的规律等“形而上”的问题,而只关心一个行为、一个政策,是否能带来“实际的好处”。

  这恰恰是资产阶级的根本世界观。对于一个资本家来说,他从来不关心一个生产方式,是否符合“历史正义”,他只关心,它是否能够为自己带来利润。而“摸着石头过河”论,也正是将这种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应用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它不再去追问,一项改革,是否有利于巩固公有制,是否有利于加强无产阶级专政,是否有利于缩小三大差别。它只关心,这项改革,是否能够提高GDP,是否能够吸引外资,是否能够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种只问“效率”,不问姓“社”姓“资”;只问“有用”,不问“为谁服务”的实用主义逻辑,必然地,就会将国家,引向那条对资本最“有用”的、资本主义的道路上去。

  二、政治的迷航:放弃了阶级斗争,必然滑向资本主义的彼岸

  如果说,“摸着石头过河”在哲学上,是放弃了革命的理论;那么,在政治上,它就是放弃了阶级斗争这一纲领,从而使得整个国家,在政治上,彻底地迷失了方向,其最终的航向,只能是、也必然是,那个它宣称早已抛弃了的资本主义彼岸。

  2.1 渡河的目标是什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陷阱

  任何一次“渡河”,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彼岸”作为目标。那么,越南的修正主义者们,他们所要到达的“彼岸”,究竟是什么?

  他们发明了一个极其巧妙、也极其具有欺骗性的理论,叫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他们声称,由于越南的生产力还很落后,因此,必须经历一个相当长的、允许甚至鼓励资本主义经济大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里,一切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可以大胆地利用一切资本主义的因素。

  然而,这套理论,是一个彻头彻彻尾的、旨在阉割社会主义革命灵魂的修正主义陷阱。它以“生产力落后”为借口,将那个作为最终奋斗目标的、消灭私有制和阶级差别的共产主义“彼岸”,推向了一个遥遥无期的、虚无缥缈的未来。而在现实中,它将“发展资本主义”,变成了当前阶段的、唯一的、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这个所谓的“初级阶段”,就这样,变成了一块可以被无限拉长的遮羞布,用来掩盖其全面复辟资本主义的真实行径。他们名义上是在“渡河”,实际上,却是在河岸的这一边,用资本主义的烂泥,重新加固和修建一个更“舒适”的泥潭。

  2.2 谁在“摸石头”?人民群众还是官僚精英?

  “摸着石头过河”,这句口号,听起来似乎充满了群众实践的意味。但我们必须追问:在越南,究竟是谁,拥有“摸石头”的资格和权力?是广大的工人、农民吗?

  绝不是。我们看到的现实是,这个“摸索”的过程,完全是一个由党和国家的官僚精英集团,自上而下地、一手主导的封闭过程。是他们,在决定,要不要搞“家庭联产承包”,要不要搞“国企股份化改造”,要不要引进外资,要不要建立“经济特区”。

  而他们所摸到的每一块“石头”,都无一例外地,是朝着最有利于这个官僚特权阶层自身利益、以及最有利于国内外新生资产阶级利益的方向去的。而当普通的工人、农民,因为无法忍受改革所带来的下岗、失地和被剥削的痛苦,而想要去摸一摸“恢复集体主义”、“加强工人监督”的“石头”时,他们所得到的,往往是维稳力量的铁拳。

  2.3 “不争论”的阴谋:以“稳定”为名,压制无产阶级的反抗

  为了确保这条通往资本主义的“摸石头”之路,能够不受任何阻碍地进行下去,修正主义者们,还必然会祭出一个最阴险的政治法宝,那就是所谓的“不争论”。

  他们会宣称,关于改革的路线,究竟是姓“社”还是姓“资”的争论,是“空谈误国”,是“思想僵化”,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因此,必须“埋头苦干,不搞争论”。

  这块“不争论”的挡箭牌,其真实目的,就是要剥夺无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对这条错误的、复辟主义的路线,进行理论批判和政治斗争的权利。任何试图用马列毛主义的“照妖镜”,去照出其资本主义本质的言行,都会被扣上“极左”、“教条主义”、“破坏安定团结”的大帽子,并遭到无情的政治打压。就这样,他们在万马齐喑的政治氛围中,确保了自己能够安安稳稳地,将整个国家,一步一步地,摸到资本主义的河对岸去。

  三、经济的恶果:从“搞活经济”到被国内外资本“搞死”

  在“摸着石头过河”这一实用主义哲学的指导下,越南的经济,确实在某些时期,取得过GDP数据上的高速增长。但是,这种增长,是一种以牺牲长远利益、激化阶级矛盾、并最终丧失经济主权为惨痛代价的、极其危险的、饮鸩止渴式的发展。

  3.1 “实用主义经济观”的实践:私有化与两极分化

  “摸着石头过河”论,在经济领域的具体体现,就是那种“只看发展指标,不问制度方向”的实用主义经济观。这种理论,将“提高产出水平、拉动经济增长”,作为了衡量一切经济政策好坏的唯一标准,而完全不顾这一增长是依托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和生产方式实现的(即所有制性质)。

  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越南进行了一系列所谓的“市场化改革”。在农村,解散了合作社,实行家庭承包,重新将农民,打回到了脆弱、分散的小农经济状态,为日后资本下乡、兼并土地,打开了方便之门。在城市,则对国有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股份化”改造,其结果,就是大量的、属于全体人民的公共财产,被以极其低廉的价格,落入了少数官僚和新生资本家的私囊。

  其必然的、也是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的恶果,就是急剧的、断崖式的两极分化。少数人,通过权力寻租和资本运作,迅速地暴富,成为了像张美兰那样的金融寡头;而广大的工人、农民,则重新沦为了被雇佣、被剥削的劳动者,在教育、医疗、养老等新的“三座大山”之下,苦苦挣扎。

  3.2 每一步“石头”都是对公有制的背叛

  我们可以清晰地,勾勒出这条“摸石头”之路的演变轨迹:

  第一块石头,是承认家庭承包的“合法性”,这瓦解了农村的集体主义经济基础。 第二块石头,是鼓励个体户和小型私营企业的发展,这为私有制的复活,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 第三块石头,是对国有企业进行“放权让利”和“股份化改造”,这从根本上,动摇了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第四块石头,是建立股票市场和各类金融衍生品市场,这为资本的投机和虚拟化,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第五块石头,则是全面地、无条件地,向外国资本敞开国门,给予其种种优惠和特权。

  我们可以看到,这是一条逻辑清晰、环环相扣的、不断地向资本主义私有制进行妥协和退让的“不归路”。他们所摸到的每一块“石头”,都意味着对社会主义公有制阵地的又一次放弃。

  3.3 沦为帝国主义的“经济殖民地”

  对于一个后发国家来说,在一个由帝国主义资本所主导的、全球化的世界体系中,去“摸着石头过河”,其最终的命运,是注定了的。你所能摸到的“石头”,必然是帝国主义为你提前设计和放置好的那些“石头”。

  它们会引导你,去发展那些劳动力密集的、高污染的、处于产业链最低端的加工制造业;它们会引导你,用自己宝贵的资源和环境,去为它们生产廉价的商品;它们会引导你,开放自己的金融市场,方便它们进行资本的收割和利润的转移。最终,你会发现,你虽然看似“融入”了世界,但却成为了这个世界体系中,一个被牢牢锁定在底层的、为中心国家提供超额利润的、新型的经济殖民地。

  四、社会的溃败:从集体主义的凝聚力到个人主义的原子化

  经济基础的根本性溃败,必然带来整个社会结构的、系统性的溃败。越南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所失去的,不仅仅是公有制,更是整个社会的组织、凝聚力和健康的道德风尚。

  4.1 “摸着石头过河”中的个体命运

  在这场“改革”中,那些曾经在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庇护下的、具有主人翁地位的个体,被彻底地、残酷地,抛入了一个“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的、原子化的市场社会之中。

  工人,失去了“铁饭碗”,随时面临着被资本家解雇的危险;农民,失去了合作社的集体保障,必须独自面对天灾、市场波动和资本下乡的巨大风险;学生,则从“革命接班人”,变成了教育产业化流水线上的“产品”,毕业即失业,成为“灵活就业”大军的一员。

  每一个个体,都被迫在一种极度缺乏安全感的、高度内卷的环境中,为了生存而挣扎。这种普遍的、深刻的社会焦虑感,是资本主义复辟所带来的、最直接的社会恶果。

  4.2 腐败的全面滋生

  “摸着石头过河”的“模糊”状态,即国家权力和市场经济并存、且规则不清、监管不明的“转型期”,是腐败全面滋生的、最理想的温床。

  权力,可以轻易地,通过审批、发牌照、提供内部信息等方式,被兑换为资本;而资本,则又可以反过来,通过贿赂和收买,去寻求权力的庇护。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成为了这个社会最普遍的、也是最根本的运行法则。张美兰案,之所以能发展到如此令人发指的地步,其背后,必然有一个庞大无比的、从上到下的腐败官僚网络在为其提供支撑。这种系统性的、制度性的腐败,彻底地,侵蚀了执政党和政府的公信力。

  4.3 精神的荒漠化:信仰的真空与犬儒主义的盛行

  当一个执政党,自己都放弃了其最初的、赖以立身的革命理想,转而拥抱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和金钱至上时,它就必然会在整个社会,制造出一个巨大的、无法填补的精神与信仰的真空。

  人民群众,看透了那些挂在嘴上的“社会主义”口号,与现实中横行的资本主义剥削之间的巨大反差,他们便不再相信任何宏大的叙事和崇高的理想。整个社会,被一种“看破红尘”的、普遍的犬儒主义情绪所笼罩。人们变得冷漠、自私,只关心眼前的、个人的物质利益。金钱,成为了衡量一切、评判一切的唯一标准。一个失去了信仰、没有了精神支柱的民族,即便其GDP数字再高,也注定是一个没有希望、没有未来的民族。

  五、历史的唯一出路:重拾革命理论,重走社会主义光明大道

  在“摸着石头过眼”这条道路的尽头,我们看到的,不是什么“现代化的社会主义”,而是一个阶级矛盾日益尖锐、社会道德全面崩溃、在经济和政治上日益沦为帝国主义附庸的、万丈深渊。那么,对于越南人民来说,是否还有别的出路?答案是肯定的,但这条出路,绝不是对现行路线的小修小补,而是一场彻底的、革命性的改弦更张。

  5.1 悬崖勒马:必须停止“摸石头”的盲动

  首先,必须清醒地、公开地,承认“摸着石头过河”这条路线,在理论上是荒谬的,在实践上是有害的,是一条彻头彻尾的、导向资本主义复辟的错误路线。必须立即停止在这种盲动主义和机会主义的道路上,继续滑行下去。

  每多“摸”一天,国内的新生资产阶级,其力量,就会更强大一分;国家的经济命脉,被国内外资本所控制的程度,就会更深一分;人民群众的阶级意识,就会被腐蚀和麻痹得更严重一分。悬崖勒马,拨乱反正,是避免最终车毁人亡的唯一前提。

  5.2 重新确立马列毛主义的指导地位

  要拨乱反正,就必须重新在全党、全社会,确立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一切工作的、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

  这意味着,必须重新将“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作为观察和分析一切社会问题的总纲领;必须重新将“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作为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必须重新将“逐步缩小三大差别、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我们全部奋斗的最终目标。只有重新举起这面革命的、科学的理论旗帜,我们才能在迷航中,找回正确的方向。

  5.3 依靠工农大众,对新生资产阶级展开斗争

  这条正确的道路,绝不可能,由那个已经与新生资产阶级利益深度捆绑的官僚集团,自上而下地“恩赐”给我们。

  它只能依靠千百万被重新唤醒和组织起来的、真正渴望继续革命的工人、农民和革命知识分子,通过一场深刻的、自下而上的伟大斗争,来重新争取。这场斗争的目标,就是要从那个已经蜕化变质的修正主义政党手中,夺回被他们所篡夺的领导权,就是要对那个已经形成的、脑满肠肥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进行第二次的、彻底的社会主义革命。

  只有这样,才能将越南的航船,从资本主义的漩涡中,重新拉回到科学社会主义的光明航道上来。

  结论

  现在,我们可以清晰地回答,为什么说越南“摸着石头过河”肯定会失败?

  因为,“摸着石头过河”,在哲学上,是一种以庸俗经验论,来对抗科学理论的、反动的认识论;在政治上,是一种以阶级调和论,来取代阶级斗争论的、修正主义的路线;在经济上,是一种以私有化和市场化,来瓦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资本主义的改革方案;在社会效果上,则是一条必然导向两极分化、社会溃败和精神堕落的、自我毁灭之路。

  对于越南这样一个,在全球资本主义体系中,处于弱势地位的后发国家来说,这条道路的终点,尤其清晰。它所通向的,绝不是一个独立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只能是一个内部被买办官僚集团所统治、外部被帝国主义资本所控制的、可悲的附庸国。

  “摸着石头过河”的尽头,不是“彼岸”,而是深渊。当浑浊的、充满了资本漩涡的河水,已经淹没了他们的胸膛,当他们脚下,再也摸不到任何可以立足的、社会主义的“石头”时,等待着他们的,只有被历史的洪流,所无情吞噬的、必然的命运。避免这一命运的唯一方法,就是停止在黑暗中,对资本主义的“石头”进行徒劳的摸索,而是重新抬起头来,再一次,去仰望那颗永远在指引着人类解放方向的、光芒万丈的北斗星——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