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
市人争矚目,我心先愧怍。
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
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
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
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
这是刘伯坚烈士的一首遗诗。刘伯坚出生于四川平昌,他生前曾先后担任过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执行委员,工农红军第五军团政治部主任等职。红军主力长征以后,刘伯坚同志奉命留在江西南部坚持敌后游击战争,担任南军区政治部主任。1935年3月上旬,刘伯坚在信丰县上下坪与国民党反动派作战中,不幸负伤被捕。敌人想从他口中获得一点秘密,曾使尽了种种威逼利诱的手段,但都失败了。在敌人的监狱中,刘伯坚同志不仅受了种种严刑拷打,双脚还被钉上了沉重的铁镣,但他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带镣行》这首充满激情的诗篇,就是当时他在狱中写的。这首诗充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为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决心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不惜英勇献生的革命精神。
敌人在他身上软硬兼施全落空以后,最终对他下了毒手。1935年3月20日,无产阶级的先锋战士刘伯坚同志被敌人杀害了,时年40岁。刘伯坚同志对党、对革命是无限忠诚的。就在他临难前不久,从狱中写给他兄嫂的一封信中还豪迈地说:“弟为了中国革命而牺牲,毫无遗恨,不久的将来中国民族必能得到解放,弟的鲜血是不会空流了的。”请看,面对敌人的屠刀,刘伯坚同志所想到的,仍不是他个人的生命,而是中国革命的前途和整个人类的解放事业,以及中国革命胜利后的灿烂前景。
刘伯坚同志的遗信还谆谆教导他的子女要继承他的遗志:“要为中国民族的解放努力流血,继续我未完成的光荣事业。”他要自己的子女把他未完成的革命事业一代一代传下去,直至消灭一切剥削制度。“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在中国漫长的革命道路上,像刘伯坚同志这样的革命先烈数不胜数,他们为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英勇战斗!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