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星火

发布时间:2025-07-05 15:18:12

  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独幕话剧星火基本信息

  名称:《星火》

  内涵:“七七事变”,毛主席从抗大学员中挑出河北籍的红军团长孟庆山,做为中央特派员,只身潜入即将沦陷到冀中平原,向党员干部传授毛主席独立自主的抗日战略——游击战,在白洋淀南的北冯、孟仲峰等村开办了四期军事训练班,共培训出200多学员。这些学员北到易县,南到安平,他们带着毛主席抗日游击战的火种,分散到冀中各县点火。孟庆山忠实地按毛主席当面交待的布署,抢在日寇攻占保定前,成立了河北游击军,把中共华北抗战的第一面军旗插到高阳县孟仲峰村(今划入雄安新区),一场波澜壮阔的人民战争由此星火燎原。

  长度:25分钟左右

  剧本:编剧于永昌(笔名天眸)独力完成。从原创电影剧本《游击战》(2025年1月3日获国家电影局备案同意拍摄)中提炼而出,共7700字。

  风格特点:再现历史;人民战争的代表性

  填补空白:抗战星火的真实性

  红色文化;艺术美学的创新性

  燕赵风骨;英雄主义的感染性

  授权乌有之乡、红歌会网

  我是乌有之乡、红歌会网刊的专栏作者,现投稿件独幕剧《星火》并授权与两个红色网站,盼能发表出来公之于众,为有关部队和地方演出单位“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提供一个可选用的剧本(零稿酬),再现人民战争火种从延安到雄安迅猛燎原的真实历史片断。演出单位采用时当注明作者署名和下载网站 。否则追究其法律责任。

  独幕剧《星火》作者: 于永昌  笔名天眸

  2025年7月7日

  独幕话剧星火演员表

  主要出场人物(3位)

  

  孟庆山小传:(1906-1969)河北蠡县万安村人,12岁开始讨饭打工,后入冯玉祥部下任手枪队队长,随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参加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围剿”,受伤六次,长征中任军委教导团团长。1935年入党,抗大第二期学员。抗日战争爆发后,毛主席派他为中央特派员,只身潜入冀中,组建了河北游击军,发动人民战争。是中共七大代表,开国少将。

  剧中形象:河北游击军司令员,31岁,中等个头,身材敦实。性格耿直,胸怀磊落。对领袖毛主席无比的忠诚。虽文化不高,长期戎马生涯,在血与火里锻炼出高水准的政治觉悟、高水准的军事指挥才能、高水准的号召能力。

  孙必寿

  孙必寿小传:(1907-1939)河北游击军独立团第三营营长,他将中共华抗战的第一面军旗在孟仲峰村举起。

  剧中形象:30岁,身材高大威壮,乌黑深邃的眼眸,透着棱角分明的冷睃;粗犷强悍,是个健壮、英俊的庄稼人,身上具有燕赵人特有的舍我其谁的豪气。

  杨大发

  人物虚构:杨家将后裔,淀南首富,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归来,招兵买马组建杨家军,欲重演祖上在此地镇守三关故事。

  剧中形象:30岁,身材中等,戴一副金丝眼镜,自高自大,盛气凌人。

  一般出场人物5人)

  张君:(1908-1943)任中共保东特委书记

  孙必强:(1890-1943)时孟仲峰村党支部书记

  安贵普:(1912-1940)中共安平县委书记

  孟珂:(虚构)26岁,孟庆山的协助者

  河北游击军、杨家军、忠义救国军士兵、男女农民若干人

  主题音乐《抗日战歌》贯穿全剧。根据剧情插入慷慨激越的河北梆子和河北民歌。

  独幕剧本

  

  天眸

  (幕开,河北梆子过门曲起)近景:大树如伞,昂首云天。树下有一石桌四个石墩,右边是一个挂着招牌的村公所。远景白洋淀芦荡莽莽,水巷纵横。芦丛中整齐有节奏的蛙叫,一声高过一声,此起彼伏,如歌如乐。

  一扛锄头的老农与迎面推木轮车的中年农民相遇。

  中年农民:老叔下地呀?

  老农:乘这会凉快,把猪圈的粪出了。

  铛、铛、铛几声锣响,二人驻足望去。

  几个扛着枪兵不像兵民不像民模样的人来了,有的歪戴帽,叼着烟卷,有的敞胸露怀。打头的举着一面“忠义救国军”的旗子,旁边一个一边敲着铜锣一边吆喝:招兵了,招兵了,忠义救国军招兵了。打日本,保平安。跟着柴司令,顿顿大米白面,月月有饷银,待遇胜知县。(铛、铛……)

  老农:文安的土匪头子摇身一变成柴司令啦,号称救国军,我看他们救不了国也保不了家。

  中年农民:你看又来了一伙。

  一支队伍敲着锣鼓,吹着唢呐,举着“西芦杨”的黄色旗子走过,神气十足的杨大发站走到大槐树下,踩上石墩讲道:乡亲们,七七事变,顿起烽烟。杨家后代,组建团练。不辱先祖,雄风再现。扛起枪杆。保卫家园。枪炮我杨家有钱买,军饷我杨家有钱发,重演我杨家将当年在这里镇守边关的故事。

  幕外人群中有人问:杨家将是哪辈子的事啦?

  众笑声、议论声……

  有人大声回应:这里的年青人都入了共产党的抗日队伍,你们到别的村招吧。

  这时一个衣衫褴褛的小乞丏举着木棍,手舞足蹈的唱道:六月伏天下严霜,秦琼拖刀斩蔡阳,草船借箭包文正,诸葛亮陈州去放粮,西门庆三戏貂蝉女,吕布娶了孙二娘,孟姜女大破天门阵,猪八戒坐月子生了个扈三娘……

  人群中轰地响起笑声和叫好声。

  老农:你看这乱哄哄的, 这是闹兵荒啊!看来年青人都躲不过当兵这一关了。

  中年农民:我儿子前天参加游击军了。

  老农:听说游击军是共产党招兵?

  中年农民:是的,从延安来的红军招兵。咱们孟仲峰村二百多户人家,有一百挂零的青壮年加入了。是孙必寿在挑头张罗这事。

  老农:孙必寿是个能耐人,肯定能成事。我的二孙子干脆也入他的队伍。

  卫兵驱赶小乞丏,老农和中年农民赶紧躲开,小乞丏尾追。(下)

  孟珂蹬着自行车上,后座坐着商人打扮的孟庆山。

  杨大发手一扬:表弟,我正要找你。

  孟珂跳下车,小声地:我要和杨大公子说几句。(车交孟庆山扶着,大声)表哥好,来招兵啦?

  杨大发:对呀,听说你也招兵?

  孟珂:是的。我们共产党正在组织抗日的队伍。我负责北冯村招兵,我看表哥把队伍归在共产党的旗下,咱们合伙干,师出有名。

  杨大发摇摇头:你们共产党用什么抗日?逃到延安的毛泽东,不足五万的人马,太弱小,还不知那天就被国民党灭了。没钱、没枪、没炮、没军晌,靠唾沫星子抗日成不了气候。识时务者乃俊杰也,我奉劝表弟当机立断,跟我干,表哥不会亏待你。

  孟珂:我已经是在党的人,不会脱离了。现在国共合作,共同抗日了,共产党的军队已纳入正规军系列,表哥起兵当顺势而动。

  杨大发又摇摇头:国民党虽然有八百万军队,太腐化了,大多是怂货,挡不住日军长驱直入。我要离他们远远地,不同流合污。共产党穷的铛铛响,自身难保。我杨家军不入国民党,也不入共产党,我招兵买马自封抗战党。

  孟庆山击掌:好!能抗战就好。

  杨大发:这位是?

  孟珂:我来介绍一下,这是延安的毛主席派来的中共中央特派员,红军团长孟庆山。

  杨大发:噢,听说了,你就是从从延安来招兵的特派员呀,幸会,幸会。

  孟庆山:我一到这里,就闻听你的大名了,杨家将后裔,淀南首富,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知识分子,七七事变,回到家乡招兵买马,抗日备战,忠肝义胆啊!

  杨大发:承蒙夸奖,请坐下一叙。(吩咐卫兵)不要让人靠近,我和孟团长单独谈一会儿。

  卫兵:是(下)

  二人走到树下石桌前落坐。

  杨大发:天下大势突变,乱世英雄起四方!我们地处先祖镇守三关之地,今国难当头,吾辈需要弘扬杨家将精神抗战。我研究过中国战争史,发现从历朝历代的常规兵制到战争爆发的临时调遣,从史书上著名战役到著名将领,发现成大事、建奇功的军队,都是个人的私家部队,而不是朝廷的官军,从古时我们家的杨家将、河南汤阴的岳家军,到曾国藩的湘军,李鸿章的淮军,袁世凯的北洋军、到今天的张学良的东北军等。所以,为抗击日寇,我招兵组建杨家军。

  孟庆山:你至不过是为抗战的中国增添一支私家军队。

  杨大发:你们红军叫朱毛红军,不也是私家军队吗?

  孟庆山:不。我们的毛主席和朱总司令领导的工农红军,绝不是私人部队,我孟庆山就是其中一员。我们是人民的军队,是人民的子弟兵。

  杨大发:天下所有军队的士兵的都来之老百姓,你们红军美其名曰人民子弟兵,是用漂亮话忽悠人的。

  孟庆山:天下所有军队的士兵谁能像我们工农红军,上自军长朱德、党代表毛泽东,下到士兵伙夫,均食五分钱伙食,零用钱两角或四角,一律无异。我们红军废除了千年的当兵雇佣制,不再是为某一家争私有地盘,争的是一个人人平等的新社会。在江西瑞金东北部一个叫叶坪的小村庄,毛主席领导我们对于如何建设一个新型的苏维埃国家进行了最初的探索。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将介石采取不抵抗梦想求和的政策。第二年4月15日,毛泽东以苏维埃临时政府主席名义,率先对日宣战,我们从这个“共和国的摇篮”出发北上抗日,经过二万五千里的长征,在延安建立了“一没有贪官污吏,二没有土豪劣绅,三没有赌博,四没有娼妓,五没有小老婆,六没有叫花子,七没有结党营私之徒,八没有萎靡不振之气,九没有人吃摩擦饭,十没有人发国难财。”的陕甘宁边区政府。“七七事变”爆发,毛主席派我来冀中发动抗战,就有了今天与杨先生在此地相遇。

  杨大发:你带来多少兵马,多少粮草?

  孟庆山:毛主席没给我孟庆山一个兵,一杆枪,我只带来了他传授给我的游击战和人民战争思想。

  杨大发哈哈大笑:搞半天你是个光杆司令,凭两只胳膊顶着一个脑袋来冀中抗战的。我们杨家招兵的军饷比国军高的多,都很难招,你一无所有,要招上一支部队除非你会撒豆成兵?

  孟庆山也笑了笑:我不会撒豆成兵之术,倒有星火燎原之法。

  杨大发:原闻其详。

  孟庆山:就是按毛主席的说法,打一场人民战争。

  杨大发:何为人民战争?

  孟庆山:简单地说,是一种由人民群众组织起来进行的武装斗争形式,以市井百姓为主体参与战争, 反抗压迫和侵略。

  杨大发:自古兵是兵,民是民。国与国的战争是军人代表国家作战,国际上有战争法,你们忽悠让老百姓参战,这不乱套了。

  孟庆山:历朝历代,每当战争打起来,上战场卖命的都是乡下穷人的孩子,他们知道失去脚下生他养他的土地就国破家亡。而富人的孩子因有钱可逃到远方继续读书做官和经商而国破家不亡。当战争结束,胜利的将军举起盛满了士兵鲜血的美酒,富人们数着赚了多少钞票,穷人去寻找孩子的坟墓或遗骨。我们脚下这片被无数鲜血浸染的土地呀,每次战后便又回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恶性循环。这次武装到牙齿的日军杀来,不同以往的是,几千年的战争史到了毛主席这里要翻篇了,他派我孟庆山来创建老百姓自己的军队,人民的军队是兵也是民,手里攥住了枪,不再是人下人。一手拿锄头,一手拿枪杆,为自己的土地而战;为自己翻身做主人而战;为自己的永久幸福而战;动员起男女老少齐参战,每个村都是兵营,每家每户都是战斗单位,男女老少齐上阵,全民皆兵,人人参战,这就是我们在冀中要打的人民战争。

  杨大发:国军和政府可允许你们来冀中另起炉灶,打你讲的人民战争吗?

  孟庆山:现在的国民党政权是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政权,国军虽然有德式钢盔和军装的包装,但远没有完成近代化、国家化,而是带有极强的封建性,基本上是大大小小军阀的私人军队,蒋介石的中央军,张学良的东北军,冯玉祥的西北军、李宗仁和白崇禧的桂军、阎锡山的晋军、张发奎的滇军、龙云的滇军、刘湘的川军、以及黔军、粤军、藏军、湘军,等等,拼凑的乌合之众。这些部队由于半殖民地性和买办性,面对日本侵略,都存在严重的妥协投降倾向,东北军不放一枪丢了东三省。国难当头,他们首先想到的是保存自己的实力,“七七事变”九天后,蒋介石才在庐山发表抗日声明,号召全国军民奋起抗战。但政府下来还继续按照向例向日本政府支付庚子赔款。国民党的抗战目标,仅仅是“恢复到卢沟桥事变之前的状态”,也就是说,东北干脆不要了。我们的毛主席以一个伟大战略家的眼光,断定这场民族革命战争,不能是单纯的政府抗战,要打赢这场战争,必须是人民战争!他说也只有人民战争,才能赢得这场战争的胜利。

  杨大发:看来你们共产党搞宣传有一套,你这个特派员听口音好象是这块的人?

  孟庆山:蠡县的。

  杨大发:离这不远呀,蠡县出了个红军!头回听说头回见,我原以为红军都是南方人,今天才知红军也有咱河北人。

  孟庆山:红军队伍里可不是我庆山一个河北人,我们26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一万七千多名河北子弟参加了红一方面军,占当时红军总兵力的三分之一还多。

  杨大发:哦,红军里原来这么多河北人。

  孟庆山:红军中抡大片的大多是河北人,经过四次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像我孟庆山还活着的没有几个,他们参军时大多没娶亲,他们牺牲了生命,甚至连籍贯也牺牲了。

  杨大发:咱们河北人重大义,轻生死。燕赵大地自古多英雄,昔有赵子龙匹马单枪大战长坂坡,今有你孟庆山只身从延安来冀中树旗打日本。豪杰也!佩服,佩服。

  孟庆山:不敢当,不敢当。我初来咋到才50天,还没开张。杨先生名门之后,起兵抗战,应佩服你才是。

  杨大发:今天出来招兵遇到特派员,是意外一大收获,初次见面,对你们共产党有了直接的了解,特别对你个人,看来你是毛泽东的亲传弟子,也是位久经沙场的兵家。我表示敬意。愿意和你交个朋友。

  孟庆山:一言为定,改日定去府上拜访。

  外面吵杂声起,一卫兵跑来报告:杨司令,咱们招兵的和忠义救国军招兵的动手打起来了。

  杨大发起立:改日与特派员再叙,我马上去处理。(拱手匆匆离去)

  孟庆山:你和杨家有这层表兄弟关系,以后多作他的思想工作,把这支武装拉进我们的队伍。

  孟珂:是的,下来我找他,谈成了你再出面。

  孟庆山:不来河北不知道,司令多如狗,主任满街走。这里自古就是战场,也是绿林响马出没之地。现在一下子冒出五花八门的各种武装,有要抗战的,有些是土匪和会道门乘机作乱。我们共产党要把他们扫了,把枪支弹药收上来抗战。象杨家这可改造的拉进我抗日统一战线。

  孟仲峰村党部书记孙必强带中共安平县委书记安贵普上。

  安贵普:特派员啊,孙书记非要用骡子车送我们回去,太感谢了。

  孟庆山:安平离这二百五十多里,你们来时一步步走到这里,孙书记用马车送回去应该,应该。

  孙必强:都是革命同志,不必言谢。

  孟庆山:安书记因宣传我党抗日救国主张被反动当局抓捕。在天津坐了五年的牢狱,受尽酷刑,英勇不屈。今亲自带四位同志来淀南参加游击战训练班。是县委书记的抗战楷模。

  安贵普:我出狱才十天,上级任命我为新一任县委书记。给我第一个任务,来淀南参加游击战训练班。我也来学学作战,好领导安平人打鬼子。

  孟庆山:安平是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农村支部诞生的地方,那里的群众基础好,你们回去发动抗日游击战大有可为。

  安贵普:十天的军事训练,收获很多,感谢特派员教我学做一个革命军人,我把在这学的军事本领,特别是毛主席的游击战略理论,让我们知道了只有依靠群众,才是抗战胜利的方向。回到安平立即推开,发动群众,组织部队,我们期盼特派员挤出时间去检阅。

  孟庆山:一定会去的。相信你们会很快地打开局面。再见。

  (敬礼,握手,安贵普、孙必强下)

  中共保东特委书记张君、妇救会主席、青救会主任上。

  孟庆山:孟庆山向保东特委报到。

  张君:革命军人时间观念强,比我们早来一步。这二位是来开会的保东妇救会主席、青救会主任。

  孟庆山:等你把妇女们发动起来抗战,冀中的人民战争才有眉目,你这位妇女主任的担子很重啊。

  妇女主任: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指的是你们男人,冀中的妇女受尽几千年的压迫苦难深重,战争带给妇女带来无尽的灾难,她们要抗战,首先要冲破封建的家庭牢笼。

  张君:这位花主席老家是完县花木兰故里后代,毕业于省师范学校,文武双全。

  孟庆山与她握手,道:挎盒子枪的妇女主任,新时代的花木兰!

  妇女主任:过去花木兰女扮男装上战场,一个女子成了巾帼英雄,今天共产党领导千万个妇女,穿着女儿装一起上战场。

  孟庆山:说的好。

  妇女主任:这次抗战给了我们妇女翻身解放的机会,特派员指示我们如何办妇女武装。

  孟庆山:好。会上也研究一下这个议题。

  张君:特派员马不停蹄五十天了,办了四期游击战训练班,共培训出200多学员,这些学员北到易县,南到安平,他们带着毛主席抗日游击战的火种,分散到冀中各县点火了。你完成了大功一件。

  孟庆山:在保东特委和当地党组织的大力支持下,训练班顺利结束,进入招兵阶段。现在日寇已攻占了北平和天津,毛主席要求我们在日军攻入保定之前,亮出我们的抗战旗帜,我做了个旗帜图样,张书记看看有什么意见。(从包中取出小旗)

  一身武装的孙必寿上,凑过来看旗样。

  张君接过旗样:旗帜鲜明,一看就是我们共产党的。

  孟庆山:我是按红军的第一面红旗的样子,那是1927年9月,毛泽东同志领导秋收起义时,指示何长工牵头设计的。五角星中心位置代表党的标志,镰刀、斧头代表工农,名字叫“工农革命军”。1934年2月1日,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国徽、国旗及军旗的决定。10月,我们打着这军旗,跟着毛主席从瑞金到延安。

  张君:好。举旗就举毛主席定的旗帜。

  孟庆山:书记同意了,我就找人放大,横为五尺,直为三尺六寸。

  孙必寿:这活就交给我吧,我媳妇和兄嫂们也都是党员,她们的针线活保证能做好。

  张君:党员之家完成这个任务没问题。

  孙必强拿过旗样问:这白色旗柄上的番号怎么写?

  孟庆山:河北游击军独立团第三营

  孙必强:为什么叫第三营?

  孟庆山:为了迷惑敌人,在兵法上叫虚张声势。

  孙必寿:明白了。我孟仲峰村招兵点到今天已招了六百多人,二百多杆汉阳造,一百多杆猎枪,其余是红缨枪和大刀片。村党支部将他们编成连、排、班,安排吃住和游击战训练。请求首长把第三营的名号和第一面军旗授与我们。

  孟庆山:可以。六百人够一个标准营了。我将在会上提议你孙必寿任营长。由此带动起后面各地的队伍源源不断地进入游击军系列,由营到团,到师、到军。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的机构随之逐步完善。这些都在今晚保东特委会议上决定。

  张君拍了拍孙必寿肩膀:你孙必寿真行啊!转眼之间,从无到有,弄出一个营来,马上就要当营长了,真是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孙必寿:三国的时候,诸葛亮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箭那么少?于是有了草船借箭。关羽从来不问刘备,为什么我们的士兵那么少?于是有了过五关斩六将。张飞从来不问刘备,兵临城下我该怎么办?于是有了当阳桥上一声吼吓退曹兵。赵子龙接到进攻军令时手上只有20个兵,战斗结束时已攻下了十座城池,多了2万兵,增了三千匹马。一个多月前,孟庆山不问毛主席,为什么不给一个兵一杆枪,今天我孙必寿不问孟司令,为什么只给了我一张编制表,等给了我人员、枪枝、弹药,就抡不到我孙必寿当营长了。于是,就有了我们白手起家,把河北游击军独立团第三营这第一面共产党抗战的军旗,插到我们孟仲峰。

  众鼓掌。

  孟庆山:收到会议通知,我紧赶慢赶,把建军方案的草稿弄出来了。(递张君)

  张君接过:好。会上研究,最后形成集体决议。会前提前通知你本人,中共河北省委任命孟庆山同志任保东特委军委主席,兼任即将成立的河北游击军司令员。侯玉田任副主席协助你做军事工作。

  这时,讨饭的小乞丐又回来了,抡着木棍哼哼着着小调上场: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老家辽宁省,遍地起狼烟,我的爹和娘,炸死在路边。我捡了一条命,乞讨出乡关。十二离家乡,今到白洋淀,各位大老爷,能否给一点?

  孟庆山:把这个要饭化子领到你们三营,把他改造成一个抗日战士。

  孙必寿:是

  忽然,飞机的马达声由远及近,那撕裂空气声音怪吓人的。

  孟庆山腾地站起:鬼子的飞机来了!

  他们望着空中一架日军飞机发出刺耳的怪叫声。飞得很低,盘旋了一圈,朝西南保定方向飞去。

  孟庆山:这是日军的侦察机,膏药旗都看得很清楚。看来鬼子要来攻占保定城了。

  张君:抗日的一天来到了,我们马上到村公所,等各位委员到齐,立即开会,给来犯的日寇以迎头痛击。

  他们向村公所走去。

  换夜幕皓月当空,蟋蟀们奏响了夏夜的交响曲。

  大树下小学生们开始小喇叭广播,一声接一声:孟仲峰儿童喇叭广播了……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

  救国就是保家……

  跟着共产党抗战……

  村公所窗子里映出开会的灯影。

  张君讲话的灯影,画外音:毛主席派孟特派员带着抗日战略的火种来冀中,孟特派员很有眼光,选中了白洋淀南此处此地,西有京汉铁路,东有津沪铁路,白洋淀的水路交通便利,河淀相通,这芦苇是天然的屏障。非常适合打游击战……

  插曲《军队和老百姓》响起:

  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哎咳咱们是一家人,打鬼子除汉奸,咱们一条心哪,才能打的赢啊!军队和老百姓,咱们是一家人,闹革命求解放咱们团结紧,咱们一条心哪,才能打的赢啊……

  孟庆山灯影,手一指,画外音:毛主席派我来冀中办训练班,创建一支共产党统领冀中的抗战队伍。把游击战的战斗形式上升为抗日战争的战略,在千里大平原创造广阔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万事开头难,难不倒共产党员,毛主席领导我们这一代共产党人就是为中华民族开头的……

  (换日幕)歌声中,一声雄鸡报晓,天亮了,彩霞满天。

  场外唢呐高奏,鞭炮呜响,几面大鼓敲得震天动地。

  中年农民与戴着大红花的儿子上。

  儿子:爹,回去吧,我跟着孟司令一定会好好干。

  中年农民:别惦念家里,在部队干出战功来。

  后面来了一对新婚夫妇。

  新郎:我走后,里里外外全靠你忙活了。

  新媳妇:放心吧,打跑了鬼子快回来过日子。

  后面一位儿子向流泪的老母亲下跪:娘,多保重,儿走了。

  儿子一步一回头,老母亲频频招手。

  老农:咱们村头回出现这场面,送子参军,送郎参军,有的哥俩都参军,北峰村从此要出名啦!

  小乞丐己换上合体的新装,打了绑腿,扛着一杆红缨枪,高兴的摇头晃脑。

  军容峻整的孟庆山,穿一身红军蓝色军装,戴一顶五星八角帽,在张君的陪同下,扛着军旗,健步走来。伸手给小乞丐理了领口,拍了拍肩膀。

  老母亲:这个孟司令一看就是个有大能耐的人。

  拄着拐棍的老爷子,感叹:名庆山者,必属虎。冀中虽为平川,但“峰”则山也!孟将军在孟仲峰起兵乃天意,猛虎下山,所向披靡,荡平倭寇。

  在清晨的曙光中,整齐的队伍从后面淀堤上走过。他们穿着各种颜色的农民服装,统一打着绑腿,有的背着大刀,有的握着红缨枪,有的提着汉阳造,有的扛着长杆猎枪。

  孟庆山在大树下站定,仔细地观察队列,大声宣布:我代表河北抗日游击军司令部向河北抗日游击军独立团第三营授军旗。

  孙必寿在两名卫兵的护卫下,正步走到孟庆山面前,郑重敬礼,接军旗。

  场外“河北游击军”呐喊声,似大风刮过海洋,响起一片震耳的声浪。

  孟庆山用手势示意大家安静,他用带点南方味的冀中话讲道:中国的抗战历史,应该记住今天,中国共产党华北抗战的第一面旗帜,“河北游击军”,在日本军队攻入保定之前,在冀中孟仲峰村诞生了!

  众欢呼:河北游击军!

  孟庆山:小日本侵略者,你们这些混账王八蛋来吧,迎接你们的是人民战争的刀枪!军民们,让我们举起毛泽东的旗帜,唱着《抗日战歌》前进!

  《抗日战歌》响起:

  跟着毛主席  万众一条心

  开展游击战  军民一家亲

  我们是抗战的队伍  我们要团结紧

  高举革命红旗  胜利向前进……

  剧终

  编剧寄语:3月25日,孟庆山长孙孟昱东转来74集团军125旅、63军188师(两支部队前身是河北游击军)征稿河北游击军舞台剧的信息。3月底,河北大学王俊杰教授建议,为河北科技学院影视学院纪念抗战活动写个河北游击军舞台剧剧本或短视频。6月16日,雄安新区老礼堂抗战主题演艺项目赵总,提出要我写一个表现毛主席派孟庆山到雄安的独幕话剧《延安来客》,于是,我根据国家电影局今年1月3日批准我写的电影剧本《游击战》的内容,从中提炼出这个独幕话剧剧本,也可作拍摄短视频之用。考虑到当年孟庆山从延安到白洋淀,不是来冀中做客的,他是来点燃人民战争火焰的主人公,此剧名为《星火》更合适些。凡采用此剧本演出的单位,不收分文稿酬。但不可更改作者的署名,并请注明来源于发布的网站。否则以抄袭、剽窃、侵权举报或向法院诉讼,对方要承担经济赔偿。

  剧本发表后,愿得到读者提出修改意见再创作,自知初稿粗糙,需加力打磨,力争作品提高水准,以再现人民战争火种从延安到雄安迅猛燃起的历史瞬间,我们以此群众创作的形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作者:  中共老党员于永昌 笔名天眸

  2025年7月7日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