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香港应该立毛主席像

发布时间:2025-07-05 08:16:28

  据媒体报道,近日,香港特区立法会大会讨论更新文化政策无约束力议案。香港立法会议员何君尧在会上倡议消除殖民色彩,给皇后大道、维多利亚公园改名。

  何君尧指出,香港很多地方、街道、公园仍以英国皇室或殖民地官员的名字命名,如同“诅咒、催眠”,“忽略了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历史观被扭曲了”。他表示,是不是可以把皇后大道(Queen's Road)改成“Wong Hau's Road”,不用“Queen's”;可以将维多利亚公园改成“多维利公园”。

  他还建议,移走维多利亚像,若要保留则加设林则徐像。“维多利亚背后的肮脏面是什么呢?要拿出来给人看。”

  对于何君尧先生前面改名的提议,笔者完全赞同,甚至1997香港回归的时候就该改名了;而对于香港立林则徐像的提议,笔者则表示严重怀疑。

  林则徐先生的爱国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林则徐就被发配新疆为洋鬼子消气了,香港也由此被割让成为英国殖民地。

  这是一段失败、屈辱的历史,对于香港而言,林则徐终究没能给香港提供太大的作用,也就很难对香港市民具备足够的号召力。

  那么,究竟谁对香港老百姓具备足够的号召力呢?

  前几天蔡澜的死让人们又讨论起了香港“四大才子”。对于所谓的“四大才子”,笔者唯一敬佩的就是香港词坛鬼才黄霑。

  黄霑在他的多首作品中都化用了毛主席的诗词。

  比如梁朝伟版的《倚天屠龙记》,主题曲里唱:“问苍茫大地,剑伴谁在”,便化用了《沁园春·长沙》中的名句——“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又如1990年黄霑给电影《笑傲江湖》谱写主题曲,连写六稿,徐克都不满意。濒临放弃时,黄霑重读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从中感悟出浓烈的豪迈、壮阔之气,他突破性地用五声音阶重构旋律,仅用21个音符就勾勒出武侠世界的磅礴气象,用返璞归真的手法成就了这首饱含民族色彩的传世经典。歌词部分更是大量地直接化用了《沁园春·雪》原词。

  黄霑不是个例,香港但凡人品正直的老一代艺人,无不崇敬毛主席。

  香港影星周星驰在自己自导自演电影之后,终于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他的多部电影虽然套着喜剧的外壳,但正如他自己所言,“为什么人人都说我拍的是喜剧,其实我拍的是悲剧啊。”周星驰的电影分明就是为底层的穷人悲鸣。

  不同于那些对穷人带着刻意的偏见、丑化与鄙视的影视作品,也不同于那些对着穷人假惺惺、高高在上式的悲悯,只是把穷人当作一个抽象化了的空洞符号用来反衬主角光环的影视作品,在周星驰的电影里,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有血有肉的、鲜活的、值得被尊重的穷人。

  如此纯粹而坚定的立场,得益于出生在内地移民家庭的周星驰儿时在贫民窟生活经历,更得益于周星驰母亲凌宝儿的影响。

  作为单身母亲的凌宝儿独力将周星驰兄妹三人抚养长大,她虽然含辛茹苦,但仍没有被残酷的环境耗光自己的爱好与理想,早中晚都要唱一首毛主席诗词改编的《蝶恋花》,儿时的周星驰就已经对毛主席诗词印象深刻,从母亲身上、从这些诗词里读到了诗人的意志品格与底层人民立场。

  这样的老艺人还有不少,很多只是不敢像周星驰这样直白罢了,例如刘嘉玲的这条微博,当年几乎受到大陆公知的集体围攻:

  比起这些在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上并不差的香港艺人,经历过当年历史的香港底层老百姓特别是觉悟起来的香港工人阶级,对于人民领袖毛主席更是无比崇敬。

  历史上的这一幕是怎么做到的呢?

  新中国成立之初,人民解放军是有能力一举收复香港的,然而面对帝国主义的重重封锁,毛主席作出了“暂时不动香港”的艰难而富有远见的决定,让香港扮演了新中国突破帝国主义封锁、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毛主席对香港经济的发展、政局的稳定和人民生活的保障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和帮助,内地以优惠的价格大量供应香港生产与生活必需的食品、日用品、淡水、燃料、工业原料和半制成品等,即使是在60年代初内地经济处于极端困难的时期,这种供应也源源不断。对稳定香港物价,惠及香港底层劳动者民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之同时,新中国一直站在香港受压迫的底层劳动者一边,支持他们的反压迫抗争。1949年之后,港英当局依然采用老式的殖民手法进行统治,“以华制华”、依靠华人黑社会维持社会秩序,华人在香港的社会地位低下。在这种情况下,香港左翼力量和工会迅速得到民众的支持和参与;60年代,尽管港英当局一再查禁,但香港民众中还是逐渐兴起一股学习毛主席著作的热潮。

  1967年4月13日,香港人造花厂发生劳资纠纷。这本是一场极为普通的劳资纠纷,完全可以通过协商方式解决。但港英当局却采取了强硬手段对付工人,制造了“五·六血案”。觉醒起来的香港工人手持《毛主席语录》,高呼“中国人民不可侮”、“英国人滚出香港去”、“强烈抗议港英法西斯血腥暴行”、“坚决把反迫害斗争进行到底!不获全胜,绝不收兵”等口号,举行大规模抗议活动,遭到港英当局的暴力对待。其后,香港各行各业的工人,甚至郊区农民、渔民都参与到了斗争行列,一些大中小学校也开展罢课声援工人。

  香港同胞的反英抗暴斗争引起了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密切关注,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烈支持。《人民日报》发表了《香港英国当局必须悬崖勒马》的评论员文章,宣布我国政府和我国人民坚决做香港同胞的强大后盾,决不允许港英当局肆意迫害近在咫尺的香港爱国同胞。这场抗争最终迫使港英当局让步,甚至做好了随时撤出香港的准备,而香港华人的状况也在此后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回顾历史,占香港绝大多数人口的,始终是基层的劳动者阶级,只要香港的劳动者心向祖国、心向毛主席,殖民者和资产阶级就不可能操控香港就与大陆“离心”。

  所以,今天如果要在香港立像,毫无疑问应该立毛主席的像。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