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革命文物故事(六)

发布时间:2025-07-03 12:17:10

  这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共产党员陆铁强同志在崇明县领导农民运动时晚上用的油灯。陆铁强同志是崇明县人,学生出身,1926年初前往广州,在毛主席主持的“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里学习。在毛主席的亲自教育培养下,陆铁强同志参加了中国共产党,还和农讲所的同学们一起,前往广东省海丰县参观了正在轰轰烈烈开展的东江农民运动,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半年以后,陆铁强同志回到崇明,担任了崇明县委书记,立即在农民中开展工作,点燃了崇明县农民运动的斗争烈火。

  陆铁强同志按照毛主席在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的谆谆教导和对农民问题的指示,亲切地向农民进行宣传。他说:现在有一种谬论,说什么江、浙两省乃全国太平、富庶之区,江、浙两省的农民并无多大痛苦,这完全是胡说。说这种话的不是土豪劣绅,就是不明真相的糊涂虫。实际上,天下地主一样狠,天下农民一样苦。1926年江苏普遍遭到旱灾,田亩减收,崇明每千步田(约等于4.17亩)只收谷300-400斤,而地主却坚持要照1922年的旧例收租500斤。因此,我们贫苦农民只有团结斗争才是唯一的出路。

  1926年9月,通过陆铁强同志等人的宣传鼓动和组织,崇民县农民运动的强大声势首先在西沙形成,群众要求减租减息的呼声震动了反动的军阀政府。在10月下旬的一天,反动县长奚桐随带了100多个警察来到西沙凤阳镇召开所谓议租大会,企图缓和群众的斗志。由于党组织在事前做了大量的工作,培养了大批骨干,广泛发动了群众,有10000多人参加了这次大会。在会场内外,遍贴减租减息的红绿标语,口号声和锣鼓声震天动地,旗帜如林,显示了农民群众的雄伟力量。在陆铁强同志等人的正确领导下,这次大会取得了“大租减半、小租取消”的重大胜利(注:大租是交给地主的租子,原来交480斤的减至220斤,小租是交给帮地主收租的狗腿子的,原来每千步2元)。

  减租减息斗争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崇明县广大群众的斗争意志,提高了农民的觉悟,党组织也迅速发展起来,先后建立了7个党支部,发展了党员70多人。1926年12月上旬又在老海桥镇正式成立了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协会。农民协会还制定了章程,规定了议定租息由农会决定,地主收租要通过农会,明确了农民协会的任务是反对一切剥削制度和封建势力,维护农民利益,主要攻击目标是土豪劣绅、不法地主和贪官污吏,以及各种宗法制度和思想。农民协会的成立,大长了农民群众的志气,大灭了地主阶级的威风。1927年2月,陆铁强同志等还以协平乡为基地组织了农民自卫军,进行操练,为配合北伐军作积极准备。当时自卫军有5、6枝步枪,人数从140人发展到360多人。那时崇明县处于反动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陆铁强同志等人还不能公开活动,只能白天隐蔽,晚上奔走宣传。他们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盖的是破旧的被絮,吃的是同贫苦农民一样的饭菜,始终同贫苦农民打成一片,因而受到了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在斗争十分艰苦的时候,1927年3月,毛主席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向导》周刊上发表了,陆铁强同志就在这盏小小的油灯下如饥似渴地学习毛主席的这篇光辉著作。毛主席的文章给了他极大的教育和鼓舞,使他更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就在这盏小小的油灯下,他经常向农会干部和农民群众宣传革命的真理,鼓舞农民坚持斗争。小小油灯,灯光虽然微弱,但它却照亮了大家的心。在这盏油灯下,陆铁强和农会干部们经常共同研究斗争形势,互相激励,通宵达旦,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在毛主席著作的光辉照耀下,在湖南农民运动的影响下,1927年3月23日,在陆铁强等同志的领导下,农民协会和自卫军发动贫苦农民将全家圩一个姓龚、一个姓黄的地主的粮仓打开,分粮给群众,以解决春荒。当时,农民的斗争情绪十分高涨。可是不久,在北伐军攻克崇明后,由于陈独秀的投降主义路线的统治,独夫民贼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又使崇明广大农民陷入了痛苦的深渊。此后,陆铁强同志调任海门县委书记,他仍继续坚持农村地下斗争。1927年10月陆铁强同志在召集农民开会准备秋收暴动时,不幸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11月12日在海门师范学校操场上英勇就义。

  在那“长夜难明赤县天,百年魔怪舞翩”的日子里,革命先烈们为革命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啊!他们投身于群众运动的洪流中,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在群众中生根开花的革命精神,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