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又一化学法电子级聚酰亚胺项目突破!

发布时间:2025-05-21 16:23:54

5月16日,国风新材投资建设的电子级聚酰亚胺膜材料项目中的化法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成功投料试车。

据悉,该项目计划建设 5 条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其中 1 条为化法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生产线。随着化法生产线的正式投料试车,国风新材聚酰亚胺薄膜年产能将达到1600吨。

国风新材聚焦高分子功能膜材料、光电新材料、聚酰亚胺材料、绿色环保木塑新材料、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材料等五大产业,其中薄膜产品产能利用率为91.58%。

聚酰亚胺方面,国风新材建成及在建的聚酰亚胺项目生产线共计 12 条、中试试验线 1 条,其设备配置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其中 6 条热法生产线稳定运行生产,5 条处于设备调试阶段(其中一条线自主独立设计),1条化学法生产线成功投料试车。

目前公司已批量生产 FCCL 用聚酰亚胺黄色基膜、遮蔽用聚酰亚胺黑膜、聚酰亚胺碳基膜和芯片封装用聚酰亚胺薄膜。 在研高导热聚酰亚胺薄膜产品、热塑性聚酰亚胺多层复合膜产品、低价电损耗聚酰亚胺薄膜(MPI)产品、透明聚酰亚胺薄膜(CPI)产品、光敏聚酰亚胺(PSPI)光刻胶产品、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化学法高导热石墨膜用聚酰亚胺碳基膜、聚酰亚胺绝缘漆、聚酰亚胺废膜降解回收、聚酰亚胺浆料等10多个新产品新技术。

聚酰亚胺薄膜的亚胺化过程中,分为热亚胺化和化学亚胺化,其中,化学亚胺化法是在聚酰胺酸溶液中,加入脱水剂和催化剂,通过化学反应促使聚酰胺酸脱水闭环,实现亚胺化。化法生产线在生产效率、产品性能提升等方面拥有多重优势,能够生产高性能覆铜基膜、低介电聚酰亚胺薄膜、透明聚酰亚胺薄膜等一系列高端聚酰亚胺薄膜产品,应用于电子级基膜、轨交、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然而,该技术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催化剂与脱水剂的精确控制、温度与混合均匀性、薄膜厚度均匀性以及复杂的后处理工艺等。尽管如此,随着5G通信和柔性电子设备等新兴技术的发展,高性能PI薄膜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其应用前景广阔。

目前全球范围内,化学法电子级聚酰亚胺薄膜主要生产企业包括东丽 - 杜邦、钟源化学、SKPI、宇部兴产等,年产能均在千吨级以上。近年来,国风新材、时代华鑫、中天电子等中国本土企业引进或自主集成化学法聚酰亚胺薄膜设备用于高性能聚酰亚胺生产并丰富产品结构。

中天电子

采用自主研发的化学亚胺化法工艺,引进全套进口化学亚胺化法产线及中试线,2022年实现电子级H膜的市场规模化应用,且为当前国内在FCCL应用领域实现批量化销售的头部化学法PI厂家。近日,公司透明聚酰亚胺(CPI)薄膜正式量产下线,使用化学法工艺稳定取得25μm/50μm两个厚度规格产品,填补了国内以化学法工艺生产高端柔性透明CPI薄膜材料的历史空白。

时代华鑫

从2010年开始自主研发创新,历经十余年,攻克了高性能聚酰亚胺薄膜的材料设计、制备工艺和装备系统集成设计等一系列基础科学问题和工程关键技术,2017年建成了国内首条化学亚胺法PI薄膜生产线,成功实现了化学亚胺制膜规模化量产和商品化。目前,公司在透明聚酰亚胺薄膜、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超尺寸稳定型聚酰亚胺薄膜(IC封装)、普通稳定型聚酰亚胺薄膜(FPC)、导热石墨用聚酰亚胺薄膜均有相关布局。

瑞华泰

兼具化学法和热法工艺,主要产品系列包括热控系列PI薄膜、电子系列PI薄膜、电工系列PI薄膜、功能性PI薄膜等。当前,公司拥有2条宽幅化学法生产线,1条已进入试生产阶段,另1条正在进行产线工艺和产品调试,争取2026年实现1600吨全年产能。

来源:DT新材料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