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极必反,盛极必衰,矛盾对立统一。
古代封建王朝,只要时间长了,其优点必然快速减弱,其缺点也必然快速膨胀,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想不被别人革自己的命,就要自我革命。
道理往往很简单,只是欲望会遮蔽我们的智慧,扼杀我们的勇气,无欲则刚嘛。
可当下社会偏偏拜金主义盛行,促使人的欲望不断膨胀,有人还利用起人的私心。
也就是以金钱以私利为导向。
这容易让我们出现“短视症”。
出现的现实是很残酷的,在丛林法则下,勤劳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能致富,而且可能因为过度的劳累导致因病更加贫穷。
我们说按劳分配,但现实很多人是按资按权分配,这才是真相。一次因公司内部“优化人才”或向社会“输送人才”而失业,可能就失去贷款买来的住房和全部积蓄。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享受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盛行,就有人千方百计拒绝那“一时”,这样的结果他们会不断出卖利益。不断妥协退让,就是为了不要那“一时”。
教育我们说“要面向现代化”,但出现以利为导向的风气后,教育逐渐变为“教育要面向市场化”,出现“毒教材”、出现“学阀叫兽”,出现“穿着长衫的孔乙己”。
高考本来是为了让底层有一个阶级跃升的机会,但出现了固化的趋势。教育不是让“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不是为了“传道受业解惑”,而是让人成为人上人。
法律本来是统治阶级专政别人的工具,如果统治阶级是多数人,就代表多数人的利益,如果统治阶级是少数人,就代表少数人的利益。工具是人类创造出来的,但当下一些法律工作者,为了占据法律的释经权,成为西方式的教士,不断把法律这工具神圣化和宗教化,法律是上帝,而他们是教士,想对法律拥有着绝对的解释权,而现实无非是为自己的金主服务罢了。
政治上,一些公知批判底层喜欢宏大叙事,目前的宏大叙事多偏向民族叙事,关注中国与世界的政治话题。其实他们不仅批判民族叙事,也批判阶级叙事,他们喜欢底层不要关心政治,最好听他们来说,他们说的才是真理。当然我也只批判公知了,对于逆向操作不多说。
经济上,我们强调“发展是硬道理”,但绝不是透支未来、泡沫化、破坏环境、牺牲劳动福利、恶性竞争、依附别国科技、只为短期暴富等,这些都是负质量的发展。
文化上,一些公知为了自己利益做了文化买办,他们抛弃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也放弃中国人民思想的主体性,与殖民文化合流,甘做西方的思想奴隶。一边高喊解放思想,一边不知不觉抛出精神枷锁。
对待过去,本应该是用辩证历史唯物主义视角去分析,用阶级去叙事。可为了所谓融入“文明世界”,我们学习欧美的现代理论,学习美国式现代化史观,甚至文化保守主义也能发展,而阶级史观和革命史观慢慢地退出了学术界。
这些导向,慢慢地改变了经济基础,改变了世界观,改变了方法论。
我们要牢牢记住一个规律:越是以利为导向,时间越久,对我们底层越是不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