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钱塘江畔,草木葳蕤,潮声隐隐。江水奔流不息,恰似浙商租赁服务地方实体经济的步履——十年深耕,从湘江之畔到钱塘潮头,每一步都与地方实体经济的脉搏同频共振。
缘起 与钱江潮涌为伴
2015年5月,湖南中拓融资租赁有限公司在长沙成立。彼时,这家不足20人的企业,怀揣着成为“综合金融集成服务商”的初心扬帆起航。初生时,资产规模不足八千万元,但它的目光始终投向远方。
2016年,浙江交通集团控股后,中拓租赁迁至杭州西子湖畔。这座以“数字经济”闻名的城市,为它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依托交通集团,企业从“自给自足”转向协同发展,资产规模在2018年突破十亿元。这一年,融资租赁行业监管职责划归银保监会,行业迎来规范化浪潮,浙商租赁在浪潮中站稳脚跟,如新竹破土,初露锋芒。
跨步 与浙商沃土为基
浙江交通集团同步擘画“一体两翼”战略,组建浙商金控,将中拓租赁划归其下。这一调整,让企业从“单兵作战”转为“集团军协同”。
2020年,“中拓租赁”正式更名为“浙商租赁”,入驻杭州钱江新城。更名不仅是身份的蜕变,更是使命的升华——以“浙商”之名,深耕浙江沃土。
协同 与集团共生共荣
在浙商金控的统筹下,浙商租赁与集团内兄弟企业紧密联动。与海运集团、中碳科技等签订战略协议,以“产融协同、融融协作”为抓手,年均协同业务投放稳定在10亿元以上。
数据记录着成长的轨迹:2019至2024年,资产规模年均增速近五成,利润总额年均增速近40%,成为浙江交通集团金融板块当之无愧的“生力军”。这背后,是金融反哺实业的坚定实践——为浙商工服的施工设备更新提供支持,为海运集团的航运产业链迭代升级注入动力,为资源集团的存量资产盘活开辟路径……每一笔资金,都精准滴灌至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
机遇 赋能全省设备更新
2023年,经济“换挡提质”与行业深度转型交织。浙商租赁开启“二次创业”,以“租赁的远方”大讨论凝聚共识,提出向“大交通、先进制造、绿色金融”转型的战略路径。
2024年,浙商租赁推出“浙易租”产品体系,打造“设备租赁 产业服务 综合金融”生态链。仅一年时间,“浙易租”为省内企业设备更新投放21亿元,助力宁波某制造企业升级智能生产线,支持台州某航运企业新建环保船舶。同年,公司资产规模突破200亿元,设立SPV公司完成首单美元外贸船舶租赁业务,迈出了国际化的第一步。
攀高 融资租赁前景可期
十年精耕产融路,润泽百业立潮头。十年来,浙商租赁的足迹已深深烙在浙江大地,累计为省内企业投放超300亿元,服务客户超240家;17亿元专项资金助力山区海岛县共富,让金融活水润泽山海。从湘江到钱塘江,从八千万到两百亿,浙商租赁始终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浙江精神,将自身成长与地方经济深度融合。
2025年,浙商租赁再度锚定“二次创业”,以设备更新、绿色转型为战略支点,加快布局长三角,优化“浙易租”产品矩阵。未来,它将继续借力浙江创新活力,在金融赋能实体经济的壮阔江海中,破浪前行。
潮声依旧,奔涌向前。浙商租赁的故事,是金融与实业共舞的缩影,更是钱塘江畔永不褪色的时代注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