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谱写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新“粤”章

发布时间:2025-05-15 09:11:31

原标题:谱写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新“粤”章

盛产“老板”的广东,在资本市场也盛产行业“第一股”,比如“人形机器人第一股”优必选科技、“飞行汽车第一股”亿航智能、“激光显示第一股”光峰科技……近年来,广东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第一股”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南方日报、证券时报联合调研组近日深入广东一线,通过数据分析、企业访谈与案例解剖,探寻资本市场向“新”而行,撬动科技创新、产业跃升的密码。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是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不仅仅是实验室里的研究,还必须将研究成果应用于产业,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动力。纵观历史,每一次产业革命都始于科技创新、成于金融创新、兴于产业创新,金融创新牵引新技术持续投入产业体系,促使产业发生跨越式变革。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约翰·希克斯在其著作《经济史理论》中提出“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的著名论断,一语点明为科技产业创新插上金融翅膀的重要性。

新质生产力欣欣向荣,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这一切都离不开金融“活水”的灌溉,特别是资本市场的支持。这些年,广东不断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全过程创新链水平,以资本市场新动能推动新质生产力加速成势。一方面,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突出发挥资本市场在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独特优势,“集短钱变长钱,集小钱变大钱”“化储蓄为资本”“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高效集聚配置资源,托举起一批具备全球竞争力的“硬核选手”,向着全球产业制高点全速进发;另一方面,资本市场托举起的“硬核选手”,也为资本市场本身带来更多投资价值,让投资者更好更多地分享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果。广东的生动实践,印证了证监会主席吴清所说,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难得的机遇。

新经济“第一股”加速涌现,既是广东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主动谋划、精准布局的结果,也是广东“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结出的硕果。在这种科创生态中,资本是重要一环——向前,贯通创新链;向后,链接产业链。在广东,众多明星项目背后都有投资机构的身影,企业从“创新种子”成长为“产业大树”后,一些行业龙头又以庞大的产业资本反哺创新生态,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推手,从而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企业铺天盖地”的企业生态。这,正是广东“热带雨林”式科创生态的具象化展现。

唯有沃土,方结硕果。资本市场改革,是撬动科创生态不断改善的关键杠杆。具体而言,广东率先突破国资创投容错“天花板”,引导耐心资本、大胆资本敢作善为,做好科创企业“长跑搭档”;建立“股、债、基、期、指”联动的多层次支撑体系,让技术突破不再“为钱所困”,托举“硬科技”属性上市公司及后备企业;成立资本市场并购重组联盟、创立并购重组“标的库”、明确大力发展并购基金和二手份额转让基金,为上市公司提质增效、战略转型开辟“快车道”……一项项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的政策,正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当下,广东正在系统重塑产业生态,向着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稳步攀升。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IPO融资、并购交易、上市公司数量等资本市场核心指标领跑全国的省份,广东既有全国领先的产业科技创新优势,又有枝繁叶茂的资本市场,还有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在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有能力有条件走在前、作示范,奋力谱写资本市场与科技创新双向赋能新“粤”章。

南方日报评论员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