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旅居云南 | 腾冲的“海”
云南保山腾冲,一个名字自带炽热温度的地方。它地处横断山脉南段、高黎贡山西麓,位于彩云之南的西南边陲。这里虽深居内陆、远离大海,却被赋予诸多与“海”相关的地名:热海、北海、青海、茶海、花海……这些地名不仅勾勒出当地独特的自然风貌,更折射出腾冲的人文特质——腾冲人以大海般宽广的胸怀,在丝绸古道上用热情拥抱四面八方的宾客。
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腾冲人钟情于海是有缘故的。历史上,这里是南方古丝绸之路上的交通要冲,来自内地的商贾、工匠、马帮在这里集聚,从这里“走出去”。据记载,2000多年前,土著族群、氐羌南迁支系与中原汉族移民便从这里出发,前往缅甸、印度开展商贸活动。多元人群的融合,使汉族文化在腾冲落地生根,逐渐形成以汉文化为主体、多民族文化共生的独特风貌。在语言方面,腾冲方言至今仍保留着江淮官话的特点,建筑风格主要融合了徽派民居和白族四合院的特色。由此可见,腾冲人有着海一样的胸襟,书写着开放与包容的历史篇章。
热海大滚锅。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热海,无疑是腾冲最具代表性的名片,而大滚锅则是热海的灵魂象征。据当地记载,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是考察和记录腾冲火山热海的先驱者。他曾生动描述热海:“遥望峡中蒸腾之气,东西数处,郁然勃发,如浓烟卷雾。”“跃出之势,风水交迫,喷若发机,声如吼虎,其高数尺,坠涧下流,犹热若探汤。”经过当地政府几十年的精心呵护与开发,热海已成为游客到腾冲必打卡的热门景区。热海地处腾冲市西南部的山间,还未踏进山谷,那弥漫在空气中的浓郁硫磺味就扑鼻而来。沿着曲折的小径前行,忽然间就有一个个泉眼围绕在你身边喷涌而出,有的在山谷的溪水间翻滚,肆意释放着自己的能量,把山间的溪水搅得热气腾腾;有的就在人们行走的小径旁,顽皮地和你躲猫猫,让你猝不及防,又喜出望外;有的就在你的头顶,顺着植物的根部,像小小的瀑布倾泻而下;而珍珠泉的水就像一串串珍珠一样涌出来,晶莹剔透,洒落在地上。来这里的人都会早早准备好一串串草把鸡蛋,将其放在指定的温泉池里,煮上半个小时左右就能享用了。爬山累了,还可以到汤池里泡一泡,享受这份难以言喻的惬意。
青海。张黎 摄
腾冲虽没有海,可它有个双海村,双海村有北海和青海。北海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亚热带火山堰湖沼泽湿地,是兽类及鸟类的天堂。水面覆盖着巨大的草排,最厚有2米多,被称为世界罕见的浮毯式草排湿地,又称为“浮在水上的草原”。火山喷发的灰尘飘落湖面,与丰富有机物发酵,为多种草本植物营造出“浮岛”家园。湿地植物不断生长,发达的根系自然编织成一块块“浮毯”草甸,生长出上百种湿地植物。徐霞客到此游历时,对腾冲北海湿地的评价非常高,称其为“人间净土”,并留下文字:“海子大可千亩、中皆芜草青青,下如草浮结而成者,亦有溪流贯其间第不能起。”生动描绘出湿地的繁茂与独特。
北海湿地。腾冲市融媒体中心 供图
青海位于北海的东边,地下有暗河相通,也称姊妹湖。青海的景物和风光,与北海完全不同。青海是典型的高山湖泊,被称为“灵池澄镜”。宛如深闺佳人,怡然自得,与世无争,独守着一片人迹罕至的原野。水面清澈蔚蓝,如同一面巨大的镜子,湖光山色相映生辉。
春到茶山。李黎 摄
再说腾冲的茶海,还有一些别样的味道。云南的气候适合茶树生长,上百年的古树茶比比皆是。腾冲这地方不同,种茶不是这里的特色和传统,所以在这里很难找到成片的古茶树。但这里却有着三四十年的茶场“大地茶海”。结合文旅发展需求及腾冲城市特点,“大地茶海”以弘扬茶文化为己任,搞特色旅游,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种茶、采茶、做茶的乐趣。在这里,随处可见戴着斗笠,化身为“采茶女”的游客,拿上采茶工具在茶场里采茶、选茶,然后到烘焙作坊去炒茶、制茶,并亲自写茶批、压茶饼、包装成品,真是乐在其中。
腾冲的花海格外浪漫。春暖花开,界头镇15万亩油菜花开满高黎贡山周围,一个个原始的小村庄镶嵌在这金黄色的花海中,犹如一幅田园诗画,美不胜收。到了夏季,荷花镇的荷花花海也十分壮观,菱叶萦波,荷香荡漾。秋冬季节,菊花、梅花、山茶花组成的花海,绚丽夺目、色彩缤纷,让人目不暇接,让人仿佛置身于层层花浪之中。(安华)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