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在前文通过中苏两国的钢产量数据对比,批判了李海文夸大苏联建设成就、贬低新中国建设成就的历史谣言。今天,笔者就再通过发电量增速的对比,来批判李海文吹捧苏联、贬低中国的历史谣言。
在论述这一主题之前,笔者先对上一篇内容的细节做一个补充。笔者仔细查阅了苏联的经济统计年鉴。按照他们给的数据,1953年初钢产量是三千五百多万吨,但是1953年整年的钢产量为三千八百多万吨。为了使对比标准严格化,笔者认为也可以采取“3810万吨”这一数据。按照1953年苏联钢产量3810万吨算,苏联的钢产量是29年(1924年到1953年)增长38倍、26年(1928年到1953年)增长10倍多,我们新中国的钢产量还是26年(1950年到1975年)增长39倍,就是发展速度比苏联更快。26年的时间,苏联的钢产量,损失了1389万吨、发展了10倍,我们新中国的钢产量,损失了1722万吨,仍然发展了39倍——可见我们新中国的发展速度是比苏联更快的。下面我们通过发电量增速对比来看新中国和苏联的发展状况。
(1)关于1950年到1975年——也就是毛泽东时代中国的发电量
根据上表可见,新中国在1950年发电量为46亿度。1960年,发电量为594亿度。这十年的时间,新中国发电量增长了548亿度。毛泽东时代26年,新中国发电量从46亿度增长到了1958亿度,整整增长了42倍之多!值得深思的是,民国时期,也就是1923年到1948年这26年,中国发电量增长了6倍;毛主席离开我们之后,1979年到2004年,发电量增长了7.8倍;而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电量增长倍数,远远大于民国时期26年发电量增速和新中国在主席老人家离开我们之后26年发电量增速之和。这些都来自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权威数据,是完全可信的。
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发电量也有波动,减少过245亿度。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毛泽东时代新中国的发电量以惊人的速度向前发展。毛泽东时代发电量减少的年份,分别是苏修撤资使我国不得不缩减工业战线从而减少工业用电量的困难时期以及国家主要进行政治运动而没有重点抓经济建设的1967年和1968年。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很长时间并没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是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电量和钢产量增速大于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国家和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期,这是值得深思的。
(2)关于1928年到1953年苏联的发电量
由于电力工业比钢铁工业更具有新兴意义,即使是作为20世纪初的世界工业大国的沙俄、法国、日本等国,发电量发展规模也是极其有限的。再加上一战带来的冲击,苏联的发电量起家并不高。
根据图标可见,1928年,也就是苏联一五计划开始的那一年,发电量只有36亿度。十年之后的1939年,苏联发电量增长到了390亿度,增长了354亿度之多。但是,苏联发电量增速并不如新中国从1950年到1960年这十年发电量增速。根据前文已知,新中国从1950年到1960年,发电量增长了548亿度,比苏联发电量增速快得多。
根据苏联的统计年鉴可知,受第二次世界大战影响,苏联发电量损失过50亿度。从1928年到1953年,在这26年,苏联发电量从36亿度增长到了1343亿度,增长了37倍之多。但是,这个速度还是不如新中国发电量增长迅速。新中国在毛泽东时代26年,发电量增长了42倍,比苏联在1928年到1953年的增速多了5倍。
综上所述,整体对比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发电量增速和1928年到1953年苏联发电量增速,毛泽东时代的中国发电量增速是比苏联发电量增速更快的。李海文贬低毛泽东时代中国建设成就、过分夸大苏联建设成就,是完全错误的。
(3)提前回答某些读者可能会提出的疑问
也许有人会问——毛泽东时代新中国,发电量和钢产量损失过那么多、减少过那么多,还比苏联发展得快,那么如果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从建国就踏踏实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搞各种运动、不让发电量和钢产量损失这么多,会不会发展的更迅速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回答过了:毛主席是最高瞻远瞩的战略家,他在短期经济效率和人民长远利益之间毅然选择过暂时牺牲短期经济效率、以捍卫人民长远利益为主要任务。短期经济效率的损失,在主席看来,是“无关大局”的。主席年谱里面,主席的讲话说的清清楚楚。主席认为,在锻炼群众的防修反修探索之中尽力锻炼了大量群众骨干、锻炼了群众自己捍卫自己当家做主权利的能力是必要的、及时的,是探索的主流。
以上是对李海文的错误观点的继续批评和对读者可能出现的疑问的提前回答。习近平同志公正指出,毛主席时代的新中国,“建立和发展了包括‘两弹一星’在内的强大国防力量,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屡遭外敌入侵的历史,我国国防力量走在世界前列”(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而毛泽东时代的新中国建立的强大国防力量的重要物质基础,就是毛泽东时代超高速增长的电力工业和钢铁工业。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