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亮剑》等垃圾剧一样,自媒体也弥漫着一股妖风,其中之一即表述我军内部事,按照国民党军队的营风去套、去臆测、去编造。
比如对志愿军,就屡见有人乐此不疲地给予仿佛国民党军各派系那样的解析,这个军属哪个山头,那个军属哪个山头,哪个山头的将属哪个山头的帅,听谁的指挥不听谁的指挥等等。
还有对五五授帅,也喜欢说某某属哪个山头、某某属哪个嫡系、某某领导人坚持某某入帅坚拒某某入帅等等。
胡说八道!
在军中内部关系这方面,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有着本质的区别,区别大了去了。
国民党军队中派系纷杂林立,各派系之间俨如东周时期各诸侯军队,壁垒森严,水泼不进。你张司令不能指挥我李师长的兵,我李师长不能指挥他王旅长的兵。可共产党的军队不一样,我们都是毛主席的战士,甭管有没有渊源,只要被赋予了上下级的关系,就只有一切行动听指挥,令行禁止。
孟良崮战役中,1纵1师天马山一线吃紧,廖政国师长手中已无兵可用,这时恰好4纵一个营路过,廖师长临时跟这个营借兵,该营长无条件接受廖师长的指挥,指哪打哪,天马山阵地得以固守,直至胜利。
平津战役张家口外围战斗中,3兵团2纵5旅孔家庄阵地失守,该旅伤亡过重,无力恢复。纵队参谋长赵冠英临时向友邻的1纵借兵一个营,1纵这个营在2纵5旅指挥下,不计代价,勇猛反击,孔家庄阵地失而复得。该营完成任务归建时,生还者只还有几十人。
这样的操作,国民党军队能行吗?你让24军调一个营给25军,他能指挥得动?你让48军跟49军借兵,他能不计代价给你打仗?
做梦吧!别说临时配属的了,就是编制内,也没那么简单。抗战时期第2集团军曾下辖30军、55军、68军,可对于总司令副总司令来说,除了他们自兼的那个军,另两个军,怕是一个团一个连都未必指挥得动。
还不要以为只有杂牌军如此,就是中央军,也一样。你让胡宗南部队的官指挥土木系部队的兵,他也未必指挥得动;你让同属整74师的51旅跟58旅借兵,他也未必借得来,借来也未必出力。
为什么孟良崮战役中我4纵的兵可以受1纵的指挥奋勇杀敌?为什么张家口战役中我1纵的兵可以为2纵打仗不计代价?因为孟良崮的1纵、4纵,张家口的1纵、2纵,都不是哪个纵队司令员的兵,那都是共产党毛主席的兵,全国全军是一盘棋,为赢全局,牺牲哪个棋子都一样。
而在国民党军队中,24军是我们川军刘主席的兵,25军是你们黔军王主席的兵,我凭啥要听你的指挥?49军是我们东北军的,48军是你们新桂系的,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我凭啥要借兵给你?30军、55军、68军倒同为西北军,孙连仲、曹福林、刘汝明是多年袍泽,是河北老乡,曹刘还是儿女亲家,那也不行,你的兵是你的兵,我的兵是我的兵。
这就是国共两军的区别。
虽然打着同样的旗帜,穿着同样的军装,但国民党军并非军政统一的整体,很多军界大佬割据自雄,兵归将有。35军就是傅作义的兵,60军就是卢汉的兵,82军就是马步芳的兵,他们说“这是我的兵”、“这是我的弟兄”,一点没错。
还别说军长、省主席了,就是有的旅长、团长,往往也是带队被招安的绿林或团匪,对于自己拉起来的杆子,他说“这是我的兵”、“这是我的弟兄”,也没错。
党指挥枪的人民军队不一样。我军是统一在毛泽东的旗帜下的军队,军长、师长、各级司令员等,都只是党派到这支部队的指挥员,而不是诸侯军主,因而就是牛逼如彭德怀、林彪等,也不敢像那部垃圾剧中表现的那样,动不动就“我李云龙的兵如何如何”、“我独立团如何如何”。至于那些兵团司令、纵队司令等,再怎么刺头,又有谁敢说“我的兵如何如何”?
这就是国共两军的区别。
抗战时期,张耀明空降到杨虎城的陕军38军当军长,尽管张同样是陕人,但黄埔毕业的他跟这支陕军没有渊源,根本就尿不到一个壶里,最后这个38军差不多全军投了共他还蒙在鼓里。
宋哲元29军建成后,国民党高层委任吕秀文任副军长,有自知之明的他一毛钱的事儿也不曾管过,因为跟这支部队没有渊源,你一兵一卒也指挥不动。
解放战争中,宋肯堂、刘多荃、冯钦哉、郭宗汾等都是华北“剿总”的副总司令,张作相、万福麟、马占山、孙渡、陈铁等都是东北“剿总”的副总司令,你问问他们都管过几毛钱的事?
共产党的军队又不一样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程子华空降到红25军当军长,程与红25军没有什么渊源,照样指挥自如;抗日战争时期,杨成武空降到冀中军区任司令员,杨与冀中部队也没有什么渊源,照样指挥自如;解放战争初期,林彪空降到东北担任主帅,原属各大根据地的部队,更早原属各方面军的部队,还有东北抗日联军的部队,有渊源的没有渊源的,又有哪个敢不服从指挥?
这就是国共两军的区别。
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总结中,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可以把38军军长梁兴初骂个狗血喷头,台儿庄战役中,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却不敢对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疾言厉色,而身为副委员长兼第三战区司令长官的冯玉祥,又敢不敢对中央军、粤军、川军各将说上一句难听的话?
为啥?前者虽分别来自原第一和第四两个不同的野战军,但都是党的军队,既然形成了上下级,司令员对军长的批评就可以毫无顾忌。当然了,彭不仅仅曾是第一野战军的司令员,还是人民解放军的副司令员。但即便彭不是解放军的副司令员,既然作为志愿军的司令员,照样可以如此这般。而后者虽同属一个作战序列,表面上是上峰与下属,但实际上,管你是不是司令长官是不是副委员长,你不是和我同一个军系,拿我的部队没辙,听不听你的指挥还得看我们老大怎么说。类似两方面的例子还可以举出很多。
这就是国共两军的区别。
在人民军队中,各不同野战军之间有没有不同,有不同,装备可能不一样,编制可能不一样,战斗作风和指挥方式都可能不一样。因为这些不一样,新的领导与部属之间可能会在作战指挥中有一个从不顺畅到顺畅的过程,有一个磨合到默契的过程,但毛泽东的旗帜都一样,党的纪律都一样,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步调都一样,不是某些人按照国民党旧军队的山头臆想的那么回事。
有人说了,说如果把彭换成了某某,可能就不敢对梁兴初那样了。这完全有可能,领导者的个人魅力与驭将风格,作为一个统帅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有很大差别的。但这与本文所要讨论的主题无关,是另一个话题了。
古往今来,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就会有山头,我军也不例外,不然主席就不会在七大上高调反对山头主义了。但同是山头,程度是不同的,而程度的不同决定着性质的不同。经过不断的调整、整编,早在抗战初期,各根据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就已经高度融和,再难有山头主义滋生的土壤。又经过一轮接一轮的整风,到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山头主义在我军中已经弱化到了最低点。即使还有残余,在坚强的党性面前,也显得微乎其微,远不是国民党军内部泾渭分明的西北军、东北军、川军、滇军、晋绥军等那么回事。
有些人故意混淆党绝对领导下的人民军队与国民党军队的本质区别,字里行间暗暗用国民党军各派系之间那样的鸿沟类比我各大野战军之间的不同,夸大我不同编制序列的山头,炒作谁是谁的兵、谁是谁的将等等旧军队那些玩意儿,我搞不明白,这些人安的什么心?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