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既可能不想生,也可能生不出

发布时间:2025-08-07 13:16:00

现在网上把生育率降低统统归罪于房子、教育、卫生等费用承重太大,并把之称为这新的三座大山,压得年轻人不敢生育。诚然,这些因素都是影响年轻人生育愿望的重要原因,但还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却很少有人意识到,那就是现在人们食用的农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施用过量的农药、化肥;食品加工中施放的添加剂,如膨大剂量、催产素、苏丹红、防腐剂等;引进种植的转基因品种、反季节品种等。平常人们食用国家允许使用的标准内的添加剂、非剧毒农药的食品,人体自身会降解,不会引起急性中毒的发生,但长期食用农药、化肥、添加剂等超标的食品会在人体内造成累积,必然对人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自从计划生育政策放开后,中国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这是明摆在国人面前的一大现实性难题。可以说,在中国“传宗接代”是每一个家庭普遍存在的根深蒂固的传统生育观念,也就是说结了婚极少有不想生孩子的,而现实情况是既有些不想生,也有些想生却生不出来。现在是大数据时代,各种数据很容易统计出来,这是社会层面而言。但我们个体观察事物可以从身边的事物观察了解,可以得到一个比较切合实际的结果。比如,从一个单位、一个小区、一个自然屯里调查分析:有多少适龄青年结婚、多少超龄不结婚的,大致可以统计出实际数据。在笔者周边结婚的占绝大多数,可以说达百分之八九十以上,不结婚的还是少数,原因各种各样,这里就不探讨了。但结婚三五年内不生育的占的比例却不少,经询问他们也没有采取任何的节育(不想生)措施,就是想生却不出孩子来。导致这种原因是各种因素叠加引起的,其中与人们食用的食物有很大的关联。比如,与农产品生产中使用的农药、激素、化肥、催化剂、膨大剂;与食品加工中的添加剂、防腐剂、增味剂;以及转基因、反季节食品等诸多因素不无瓜葛、脱不了关系,或者说是上述因素直接引起的。

可以说现在很多的加工食品都含转基因原料、其他添加剂和激素等。比如,现在的食用油大多都是用转基因黄豆、玉米、花生等产品加工生产。从每年国家公开报道的数据获悉,黄豆、油菜籽、玉米、水稻进口量逐年增多,引进种植转基因品种已有松动,我们平时吃的鸡、猪、鸭、鱼等其喂养的饲料都含有抗生素、催长素,粮食作物大多也是用化肥催促生长出来的。因为人类为了达到追求高物质的生活,过度地开采地球资源,当资源出现紧缺的情况下只能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开采新的人造资源来满足人们的欲望。因而不得不这样做了:种果的用催长素、养殖的用激素、牛奶的添加三聚氰胺、加工食品放苏丹红、种田的滥施滥放化肥和农药……转基因和含有激素的食品无处不在,食品污染正在稍稍地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目前人类不需要无质量增长的食物。四季更替,和谐共生,顺应自然,因时而食,是从古至今中国人与大自然相处的生活饮食传统文化观念。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古人积累丰富的经验,“不时,不食”是精髓所在。譬如,以往,农村人有吃野生青蛙的习性,但民间流传,冬眠的青蛙有一种抑制性的毒性,这期间是不会让青少年儿童吃用的,也称不宜吃或忌吃。只有进入惊蛰气温转暖,或有春雷乍动,把蛰伏在地下的青蛙惊醒睁开眼释毒后,青少年儿童才可吃用。许多人却理解为那是过去物质匮乏的体现。科学技术的进步,可以改变任何物体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但农业生产的对象是生物活体,生命秩序是不可超越的,更不可能逆转。

农作物种植生长强调培育管理技术,采取适当的培育技术是必要的,过度培育则会扰乱生物体内细胞分裂生长,甚至打乱产品质量安全。现在人们可通过大棚、地窑、冰室等人工干预制造生产反季节农作物产品,这也有违于自古以来生物与自然界和谐统一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规律。万物有灵,当外界因素发生变化时,生物体内也相应地发生变化,只有顺应自然,生物才能正常生长发育,人工改变生长环境条件,也就是外力强加改变了生物体内细胞分子的生长活动规律。

由于人类的过度培育和精加工,以及大量使用植物调节剂和化学激素,人为地让外部环境因素强行扰乱了植物内部基因原有的生物生长机理,这虽然有利于提高产量和增加供给量,但也使农作物自然基因序列及密码遗传性状随之发生改变,甚至突变,导致许多农作物产品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特征。譬如,从往时的生产实践经验看,以常养的家畜家禽的生长规律比对:过去猪的正常生长期12个月;肉鸡10个月;鸭4个月;鱼12个月。现今猪养4个月;肉鸡2个月;鸭1.5月;鱼4个月,超时就亏本。那时一家煮肉全村(自然屯)闻香,吃起来嫩而不腻,现今的肉绵软无嚼味。由于人工催熟,好多作物不但生长期缩短,而且品质变质了。比如,苦瓜不苦,辣椒不辣,酸梅不酸,大蒜不辛,西瓜甜过糖等超强“质感”而失去了原汁原味,也发生了质变。这虽然能满足人类一时的趋利目的和舌尖上及味蕾的感受,但品质养分已发生了质变,也打乱了生物原有的遗传基因性状,极易造成生物圈链条上某一链接的断裂,那造成的后果将是不可设想的。

可是,目前有些农民虽然已意识到这些问题了,想改回种植高质量稳产的传统农作物常规品种,但却找不到种源了。原因是经过三四十年推广种植农作物杂交品种后,年年都需要与种业公司买种子,常规品种已有几十年不种植了。而农作物常规品种可以经过人工繁殖复壮选择留种连年种植,由于推广种植杂交品种而被挤占了,因而种源也随之消失。笔者曾收集材料起草了《注重保护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常规品种的种源和利用》一文,但因个人条件及资历和地位等原因,难以收集到目前国内传统常规品种农作物分布和留存区域而半途作罢。在自己所能涉及的范围内,目前很少发现水稻、玉米、黄豆等几大粮食作物常规品种的种源了。

相反,目前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几大粮食品种的制种权全是由种业寡头垄断了,国家必须要掌握在这些种业寡头中,中资占多少,外资占多少。一旦外资占比起调控作用,那无异于授人以柄。

特别是市场经济的逐利行为,以及食品市场监管法律制度不全和打击力度不狠,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化学激素常被利欲熏心的生产者加到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假冒伪劣食品防不胜防,现在市场上很难找到原生态的食物了,你不想吃转基因食物或化学加工食品,除非你是超凡脱俗、远离尘世,变成不吃人间烟火的神仙,或者到山区去自己种养自己吃用。科普宣传只能改变人们的认识或提高普及率,而行动上的选择权应是在消费者的手中。因而在产品销售中应强化转基因的标识,而且严禁炒作非转基因的夸大误导宣传行为,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在中国,富裕阶层特殊行业有专供渠道购买食品等,我等普通百姓谁都绕不过,躲不开食品污染这道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科技进步可以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正能量和正效应,创造高效优质的物质财富,使人们享受到幸福美好的生活;同时,也可能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带来负能量和负效应,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科技是深奥的领域,其自身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如科技后果的不确定性以及科技成果的滥用,都是以损耗自然资源危及生态环境、以及影响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威胁到人类身心健康和生存为代价。科技成果的不当运用与处理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将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害,如核污染、核泄漏、核战暴发,瘦肉精、三聚氰胺等化学品的滥用,直接构成威胁人类生活质量和生存安全的明显要素。这种行为已大大超出了“自作自受”的范围。如若动植物生长长期依靠化学激素、催化剂、杂交转变基因等所谓的技术手段来提高生产效益,或是无序使用,打破自然界生物的自然生长规律,那人类将走向“人类自己毁灭人类”的危险境地。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