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发布时间:2025-08-01 20:11:18

原标题: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雨这么大,古代人原来这么避雨

近来暴雨频发,对现代人来说打雨伞、穿雨衣,避雨轻轻松松,没有合成材料的古人,该如何与暴雨过招?

吉林省博物院收藏的《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就藏着古人避雨的小秘密。

画中牧童披着蓑衣、戴着斗笠,在风雨里赶牛归家。这身行头可不是随便穿的——蓑衣是古人的“基础款雨衣”,从上古时期就上岗了。最初只是把野草裹在身上挡雨,后来越做越讲究,用棕榈叶或茅草层层编织,像给身体罩上一层防水铠甲。蓑衣还得搭配斗笠,竹子劈成细篾编出镂空纹路,既能挡雨又能遮阳,堪称“古代多功能帽”。“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穿上这套装备,确实能在风雨里多几分从容。

但蓑衣终究是草根防雨标配。到了唐宋,更高级的“油衣”登场了。把丝绢之类的纺织品涂上桐油,就成了轻便防水的“油衣”“油帔”。到了明代,雨衣更是卷出了新高度。贵族们嫌蓑衣太粗犷,改用柔软的玉草编织雨衣,取名“玉针蓑”,《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就有一件,雨天披上,既体面又防水,关键也是贵族们身份的象征。

《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的作者杨晋,虽然在画里描述的是蓑衣斗笠草根避雨装备,但他本人估计是看不上这样的防雨套装的。杨晋字子和,一字子鹤,号西亭,自号谷林樵客、鹤道人,又署野鹤,清初宫廷画家。山水师从王翚,以画界画见长,画风细致明秀、娟丽清新,满而不闷,层次自然。他十分长寿,活到八十多岁,据说源于他生活十分富裕。按照他的身份,大概率看不上牧童的蓑衣,雨天出门时大概率穿的是贾宝玉同款“玉针蓑”。不知道他画牧童披蓑笠时,会不会暗自庆幸自己有更好的装备?

古人的避雨智慧藏着生活的温度,就像《清杨晋风雨牧归图轴》里,牧童的蓑衣虽简朴,却能撑起一方无雨的天地;而画家笔下的风雨,既藏着百姓的生计,也藏着时代的烟火气。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

记者 殷维

制图 宁静

图片来源 吉林省博物院

初审: 郭龙 复审: 齐智 终审: 张彦梅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