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绣花功夫”守牢钱袋子,衡阳公安华兴派出所半月成功拦截诈骗挽回93万元
红网时刻新闻 通讯员 李华中 衡阳报道
“账户即将关闭,请立即操作!” 7月23日,衡阳市高新区的邹女士遭遇“抖音客服”诈骗,正按照指令使用远程软件屏幕共享时,小区宣传栏上“警惕下载远程软件”的警示标语如闪电般击中她的记忆,报警电话被及时拨出,43万元存款转危为安。
短短半个月内,衡阳市公安局高新开发区分局华兴派出所精准拦截3起重大电信诈骗,从诈骗分子手中成功夺回群众血汗钱93万元!这背后,是该所创新运用“绣花功夫”,将反诈宣传“软实力”淬炼成守护群众“钱袋子”的“硬功夫”。
精准滴灌,让反诈知识“入眼入心”
民警开展“敲门行动”,将反诈知识送进千家万户。
“多亏海报上那句话警醒了我!”邹女士的感慨,正是华兴派出所反诈宣传力求精准触达的生动注脚。如何让生硬的警示变成身边的故事?该所下足“绣花”功夫。
责任到人织密网,建立“所长包小区、教导员包楼栋、民辅警包户”三级责任制,针对高发小区开展“敲门行动”,将冒充客服、诱导下载等骗术剖析送进千家万户。
夜市创新接地气,在社区打造“反诈夜市”,通过真实案例拆解、趣味问答、露天放映《孤注一掷》反诈电影,让居民在轻松氛围中筑牢“天上不会掉馅饼”的心理防线。
指尖防线无死角,社区民警全员入驻业主群,化身“线上安全员”及时推送本小区发案警示;全所民辅警发动朋友圈扩散防诈贴士,构建“人人都是宣传员”的辐射网络。一张张海报、一条条群消息、一次次夜市的欢声笑语,将防诈意识悄然植入居民心中。
警银联手,锁死诈骗“资金流”
派出所组织辖区银行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
当诈骗分子将黑手伸向群众的银行存款时,华兴派出所与辖区银行构筑的“绿色通道”成为斩断黑手的利刃。
7月10日,派出所组织辖区银行负责人召开专题会议,深入解读《反电诈法》,压实银行主体责任,系统优化涉诈线索传递、账户紧急管控流程。
7月15日,王女士的30万元已被诈骗分子兑换成港币,即将转出境外!危急关头,警银协作机制火速启动。银行依托“绿色通道”开启“优先窗口”,民警携带关键信息现场对接,双方在银行营业结束前的最后时刻完成全额冻结拦截,上演了一场真实的“争分夺秒”。
通过对银行柜员的专题培训,提升其识别涉诈交易能力。“强化风控模型精准度,确保涉诈线索即发现、即报告!”某网点负责人会后表态坚决。正是这种责任共担、流程共优的“集团作战”,让诈骗资金难以遁形。
以快制快,锻造“秒级响应”生命线
“快一秒,钱就多一分安全!”处警民警的这句话,道出了反诈工作的生命线。华兴派出所锻造全链条快速响应机制。
民警抵达现场首要动作是“物理隔离”——邹女士案中立即断网删除远程控制软件,王女士案中果断夺回被操控的手机,从源头掐断诈骗分子的操控链。
联动分局大数据中心,实时追踪资金流向。在王女士案中,被集中兑换的30万元港币,正是在转出前一刻被“手术刀式”精准冻结。
7月8日,预警系统显示彭先生正深陷网贷诈骗陷阱,欲转账20万元。民警火速赶到太阳广场找到彭先生,突破其心理防线成功劝阻,并同步启动账户管控,避免了损失扩大。切断控制、止付资金、劝阻转账三管齐下,跑赢诈骗“黄金十分钟”。
成效初显,群众安全感“触手可及”
反诈宣传进社区。
从小区海报的醒目警示到银行网点的紧张操作,从夜市广场的沉浸体验到业主群内的深夜提醒,华兴派出所的“绣花功夫”正在织就一张严密的“平安锦图”。短短半月成功拦截93万元损失的成效,让辖区居民真切感受到安全就在身边。
“以前觉得诈骗很远,现在发现防线就在身边。”香江社区居民刘大爷的感慨道出了许多人的心声。
“警银协作不是口号,是实实在在的止损利器!”参与拦截王女士30万元资金的银行柜员深有体会。
“守护好群众的‘钱袋子’,就是守护民心,守护平安的根基。这要求我们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把宣传做进心坎里、把机制落到细节上、把响应抠到秒针尖。”华兴派出所所长胡海洋的话语铿锵有力。当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华兴派出所的实践昭示:唯有以绣花般的精细与恒心,持续密织“宣传网”、精锻“协作链”、淬炼“快反刃”,才能在与诈骗分子的较量中牢牢守住防线,让“人民公安为人民”的誓言,在守护每一分“钱袋子”的坚实行动中熠熠生辉。(李华中)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