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首次召开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 依法履行监督权有了新要求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陈淋 实习生 张馨尹
7月30日,四川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刚刚表决通过我省监督法实施办法。7月31日,四川省首次在人大监督领域召开的全省性会议——全省人大监督工作会议,便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开至各市(州),用“无缝衔接”的行动力,为新修改的监督法和实施办法的落地按下“快进键”。
会议现场(四川省人大报刊社 孙信志 摄)
人大监督为何如此重要?
监督权是宪法赋予人大的一项重要职权,人大监督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监督的目的,是推动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实施,确保行政权、监察权、审判权、检察权依法正确行使,维护国家法治统一、尊严、权威。
去年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实现了人大监督的重大理论创新、实践创新、法治创新。
具体到四川,从围绕四川省“十四五”规划纲要编制实施、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重点工作开展监督;到综合运用听取审议报告、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小切口”调研等法定方式贯通监督,推动四级人大联动监督,甚至对于重大问题还连续数年跟踪监督,促进问题实质性解决;再到不断完善监督法的相关配套制度,相继制定修改监督法实施办法、预算审查监督条例、关于加强经济工作监督的决定、执法检查工作办法、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办理规定、专题询问办法等,可以看到,近年来,四川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的监督工作,重点更聚焦、方式更丰富、机制也更健全。
但是,与党中央、省委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相比,四川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还需要在持续监督、跟踪监督力度、协同联动机制、监督能力等方面进一步完善和提升。
于是,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了我省监督法实施办法,在总结提炼我省人大监督工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全省各级人大更好行使监督职权、提升监督实效作出具体制度规定。
未来如何加强人大监督?
此次会议,便是结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及我省实施办法,对下一阶段重点工作作出安排部署。
记者了解到,针对人大监督的执法检查和备案审查两种方式,新修改监督法和实施办法进一步完善了执法检查制度,明确在开展执法检查前,可以对重点问题开展专题调查研究;明确对执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跟踪落实程序等。其背后的考量是坚持执法检查必须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前伸后延”的思路逐步改进工作程序。而备案审查要聚焦法治统一,强化刚性约束,进一步完善规范审查标准和程序,落实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
紧扣省委“拼经济搞建设”部署安排,加强计划和规划审查监督,加强预算和决算审查监督,便尤为重要。这次新修改的监督法和实施办法完善了人大财经监督的内容和方式,并将其摆在了更加突出位置。接下来,四川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将进一步深化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完善人大“穿透式”预算审查监督工作制度,加强对财政政策落实、重点支出与重大投资项目、政府债务、预算绩效管理的监督。尤其是在市县人大,还将强化对民生资金、乡村振兴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将积极探索人大监督与纪检监察监督等其他监督方式贯通协同,充分发挥各种监督方式在信息、资源、力量上的优势互补。
回应人民群众关心关切,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把全省30件民生实事纳入每年重点监督事项,既紧盯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大事”,又关注老旧小区改造、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等“关键小事”,通过听取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询问等方式,与省政府及有关部门共同发力,推动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同时,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坚持每年向社会公开征集监督议题意见,通过调研、公开等多种方式听取人民群众对监督事项的意见,从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信访事项中,梳理发现监督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
为了增强监督刚性,四川省监督法实施办法对跟踪监督程序和满意度测评程序作了完善,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时限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形成监督闭环,推动问题有效解决。
本网(平台)所刊载内容之知识产权为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关权利人专属所有或持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等任何使用。
报料渠道:私信“四川新闻网”微信公众号、拨打互动热线“028-85153399”或发送邮件至“scxww@newssc.org ”报料。(陈淋 实习生 张馨尹 了解到)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