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白庙村:用好土地流转“金钥匙”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发布时间:2025-07-31 10:11:26

原标题: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白庙村:用好土地流转“金钥匙” 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

西北角·中国甘肃网记者 宋芳科 刘姗

盛夏时节,走进甘肃省民乐县丰乐镇白庙村,连片的小麦泛起金色波浪,黄芪种植基地里药香弥漫,整齐排列的路灯与硬化道路交相辉映,一幅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徐徐展开。这个位于民乐县城西北15公里的传统村落,正以创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样板村”为契机,探索出一条具有陇原特色的现代乡村发展之路。

7月30日,由民乐县委、县政府主办,民乐县委宣传部、中国甘肃网、民乐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民乐县融媒体中心承办的“寻韵田园 共赏民乐”2025“百家媒体看民乐”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民乐县人口最多的村庄——丰乐镇白庙村。

白庙村辖11个村民小组,现有户籍居民965户3560人,常住人口2115人。依托5320亩耕地和1.3万亩退耕还林生态基底,村庄通过土地全流转激活发展动能,构建起“种植 养殖 服务”的多元产业体系。在种植业领域,该村实施“稳粮扩经”战略,形成1600亩小麦基地保障粮食安全,同步打造1400亩黄芪、1400亩小白葱、720亩制种油菜三大特色经济作物板块,配套建设3.1公里灌溉渠系,千亩连片种植基地实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养殖业转型成为产业升级新亮点。通过“党支部 合作社 农户”模式,合顺旺养殖专业合作社带动散养户集中发展,引入“智慧养羊”项目提升科学饲养水平。更值得关注的是,该村创新“村党支部 村股份经济公司 经营主体 基地 农户”运行机制,通过土地流转、配套服务、就地务工等途径,构建起企业、集体、农户三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模式。

基础设施提升工程让乡村面貌焕然一新。在饮水安全方面,村庄实施主管网改造4.1公里,开挖回填户井936个,配套安装智能水表936块;道路亮化工程架设维修路灯63盏,实现主要巷道全覆盖;村容村貌整治完成1600平米人行道硬化、335米路沿石维修,新建垃圾收集点并配备专职保洁队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卫生户厕普及率达85%并建立长效管护机制,通信电力实现全域覆盖,乡村生产生活条件发生根本性改善。

公共服务升级凸显民生温度。白庙小学(含幼儿园)教学条件持续优化,两个村卫生室构建起15分钟健康服务圈,为全体村民建立动态健康档案。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应保尽保,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100%,“敲门看灯”志愿活动常态化关爱留守群体。党群服务中心完善坐班值班制度,今年已推送务工信息230条,组织技能培训8场次,帮助160余名村民实现就近就业。

乡村治理创新注入发展活力。新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整合资源开展政策宣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四级七天”调解法与18名网格员构建起矛盾化解网络,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村级党务、村务、财务定期公开,修订的村规民约与“一约四会”制度通过“巾帼家美积分超市”激发自治动能,今年已评选“文明家庭”15户、“好婆婆好媳妇”28人,高价彩礼专项治理成效显著,移风易俗深入人心。

从传统农耕到产业融合,从设施短板到品质提升,从管理粗放到治理精细,白庙村正以创建省级示范村为新起点,在陇原大地上书写着新时代“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答卷。这座承载着千年农耕文明的村庄,如今正以昂扬姿态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