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财经观察: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发布时间:2025-07-31 05:11:03

原标题:财经观察: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推进

近日,在新疆哈密戈壁上,全球单期最大“光热储”一体化项目迎来关键节点——汽轮机基础完成浇筑,为后续并网发电奠定基础。该项目设计总装机容量达1500兆瓦,建成后年均可提供近29亿千瓦时绿色电力。

梳理今年各地公布的重大工程项目及“十五五”前期规划可以看出,能源绿色转型领域仍然占据着重要地位。相关重大投资项目建设的稳步推进,彰显出我国能源绿色转型步伐的坚定决心。

今年上半年,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6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累计发电量达1266.6亿千瓦时,同比多发60亿千瓦时,创历史同期新高。

从全国总数据看,上半年,清洁能源发电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5.2%,比去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从消费端来看,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稳步提升。

伴随着清洁能源供应体系不断完备,能源绿色转型的政策保障体系也在加速完善。

零碳园区已成为各地探索绿色转型的关键抓手。7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为零碳园区建设绘制出一幅清晰的“路线图”。

各地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因地制宜推进零碳园区建设。7月16日,山东省发布《山东省零碳园区建设方案》,提出到2027年建成15个左右省级零碳园区,到2030年建成一批省级零碳园区的目标;7月21日,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启动,该项目将构建“实业 、 碳汇、 智算”三位一体的产业生态,为行业提供可复制的“零碳解决方案”。

绿证作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对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7月23日,国家能源局印发《浙江、河南、广东省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绿证核发工作方案》,要求三地在2025年底前基本实现分布式项目绿证核发全覆盖,并为全国推广提供经验借鉴。

绿色低碳发展已成为时代潮流。我国绿色产能不仅强化了自身能源安全屏障,还优化了全球绿色产业链供应链,助力世界能源转型加快推进。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届链博会上,中国贸促会副会长于健龙表示:“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向世界提供80%以上的光伏组件和70%的风电装备,是全球清洁能源产供链的稳定器。”(人民网记者 杨曦)

责任编辑: 小云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