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和社区矫正的故事:用法与情 重塑"心"路
社区矫正工作,
坚持监督管理与教育帮扶相结合,
专门机关与社会力量相结合,
有针对性地消除社区矫正对象
可能重新犯罪的因素,
帮助其成为守法公民。
在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
就有这样一位
由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
选派到社矫局参加
社区矫正工作的九零后警察张辉。
他带着法律的尺规丈量社区矫正之路,
诠释着一名司法干警的担当使命。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我叫张辉,是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的一名警察,2023年7月被选派到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协助参与社区矫正工作。两年前,我每天面对的是被毒品控制的成瘾者。而现在,我每天要面对的是被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和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社区矫正对象王某,你因犯寻衅滋事罪,经梁河县人民法院于2024年3月1日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王某,是我在新岗位上遇到的第一个“硬骨头”。入矫时,尽管社矫局和司法所工作人员已经明确告知了相关监督管理各项规定,但散漫惯了的王某,接到朋友的邀约电话,就将这些规定抛之脑后。才入矫不久,在与公安的信息化比对中,发现他有四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的行为。”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今天我们过来找你,是你之前多次未经批准,擅自离开居住地到其他县市的行为,已经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社区矫正法实施办法第三十五条第三款的规定,应当依法给予警告处理。”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面对像王某这样自由散漫的矫正对象,我很熟悉。在戒毒所,我们一般用‘刚性管理’先管束好其行为,但很快我意识到,社区矫正对象需要在社会环境中通过监督管理和教育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重新走好人生路,仅靠警告处分、程序化处罚,无法根治问题,这时候我想到,把戒毒工作中‘成瘾心理分析’的工作方法迁移到社区矫正领域,在行为管控的同时,关注行为背后的成因,心理介入也同时跟进。”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让他明白社区矫正这次机会是非常难得的,因为有社区矫正,你可以在高墙之外,与社会不会脱节。”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我和社区矫正局的同事详细了解了王某的成长背景后发现,王某的任性源于优越的家庭条件和长期放纵的生活习惯。于是,我们叮嘱他珍惜这次社区矫正的机会,帮助他顺利融入社会,建立对法律的敬畏意识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社区矫正对象 王某:“就是担心被收监从而影响到自己,还要进去服实刑,心理压力也比较大,自己也被吓了一跳。”
心理介入加上一次次的家访和个别教育,社区矫正对象王某明白了任性妄为的代价,终于彻底转变,此后再也没有违反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发生。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啃下这个“硬骨头”,我对新岗位带来的挑战更有信心了。戒毒工作是疗愈破碎的灵魂,而社区矫正工作是约束失控的脚步,戒治和矫正虽然对象不同,但很多工作方法是相通的。”
工作人员:“在栽种甘蔗吗?”
社区矫正对象 张某:“对,在栽种甘蔗。”
工作人员:“你的甘蔗种得多的。”
社区矫正对象 张某:“种得多。”
工作人员:“管理得好。”
社区矫正对象 张某:“一般。”
工作人员:“快下来一会儿,我们一个季度对你走访一次。”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张某和哥哥因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去年10月,兄弟俩开始在梁河县社矫局接受社区矫正。矫正前,张某主要靠在家务农和农闲时打零工挣钱。如今,他要离开梁河县务工就必须申请变更执行地,但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照顾,生活的突然改变,让张某一度心急如焚。”
社区矫正对象 张某:“就是家里经济困难,如果可以出县做事情,就帮他们打零工、拌混凝土、做钢筋工这些。”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通过对张某的家访、实地查访,我提出可以借鉴戒毒所‘亲情帮教’的经验,通过家庭纽带增强张某的责任感。”
工作人员:“孩子在做作业吗?学习还是刻苦的。我们来看看阿姨,买给你们一些生活用品。叔叔给你们买了些学习用品,好好读书。”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想通过这种人文关怀的方式去感化他,然后对他的家庭有所帮助,促进他进一步地融入社会。”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在共情和帮扶中,张某有了思想上的转变,对家庭的责任感也让他卸下包袱,积极接受矫正。同时,张某也决心靠自己的双手,在这片土地上重新扎根。如果说戒毒工作是以封闭式管理为主,那么社区矫正工作需要联合家庭、社区等多方力量共同协作。这种“法理与情理结合”的模式,提高社区矫正的质量,促进社区矫正对象顺利融入社会。”
云南省第六强制隔离戒毒所选派德宏州梁河县司法局警察 张辉:“眼前这106亩生机勃勃的甘蔗苗,正是张某新生活的写照。勤恳耕耘,丰收的日子总会到来。两年过去了,我从戒毒所来到社区矫正管理局。变化的不仅是岗位,更是工作理念和方法的深刻转型。从矫行,到矫心,再到顺利融入社会。用法与情,为迷途者校准偏离的航迹。 ”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