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走基层|吃干榨净,尾矿“淘金”
7月21日,建龙矿业铜选厂厂长尹永刚正在车间巡检设备。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摄
“别看它黑乎乎,每吨黄金含量有30多克,去年含量才4克多。”7月21日,承德县建龙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建龙矿业”)铜选厂厂长尹永刚手捧黑褐色粉末状物体,兴奋地向记者介绍起最新科研成果。
偌大的厂房里,灰色矿浆通过旋流器、浓缩机、球磨机、搅拌槽、浮选机、烘干机等大型设备,很快变成内含黄金的物质。
“以前这些粉末叫铜精粉,今年可以叫金精粉了。”尹永刚说,用于生产金精粉的灰色浆体其实是之前抛废的尾矿。
成立于2003年的建龙矿业是一家超贫钒钛磁铁矿企业,矿石中铁含量不足10%,但伴生矿资源丰富。为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公司组建技术团队,每年投入1000万元研发经费,选铜是突破口。
“许多专家看到我们的数据都直摇头,劝说还是别干了。”建龙矿业技术处处长刘蓬泽说,该公司矿石含铜品位在0.04%到0.07%,比铜矿最低工业品位低了10多倍。
尽管难度极大,但技术团队没有放弃。把尾矿浆中的铜元素留下来,需要在浮选环节投入无数个“捕捉器”。
当矿浆流入浮选机,加入捕收剂,底部叶片会高速旋转,吸入空气形成气泡,一个个气泡如同“捕捉器”,会根据喜好主动碰撞吸附含铜矿物颗粒,再上浮至液面形成泡沫层,自由溢出或通过刮板装置收集铜元素。
通过上千次试验,技术团队最终找到适用的捕收剂,并于2015年建成承德首家选铜车间。
选铜成功后,企业又将目光投向金、银、钯等贵金属。然而,同时捕捉多种元素,对技术要求更高。技术团队通过研发智能控制系统、优化药剂配比,2022年,每吨铜精粉中黄金含量达2.3克。
“我们会把铜精粉卖给冶炼企业,他们从中提炼各种金属。”尹永刚说。
在车间,一台两米多高,顶着一个直径约0.5米圆筒的设备,显得很不起眼,但它却是“炼金术”实现进化的核心。
“它叫离心选矿机,可根据密度大小,精准分离不同金属,并挂在仓内的富集锥壁上。”尹永刚说,前不久,经过升级富集锥,黄金回收率从7.98%提升至25.68%,每吨金精粉黄金含量跃升至30克以上。
今年,建龙矿业预计可年产黄金30公斤、银520公斤、钯110公斤、铜900吨,铜和贵金属年产值7000余万元,利润4500万元。
从“抛废”到“淘金”,建龙矿业的“炼金术”为企业开辟了新赛道。在成功提炼贵金属的基础上,该公司还将投资建设选磷车间,每年可从尾矿中选磷2.69万吨,年产值可达1800多万元。(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