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宗庆后家族侵吞了多少国资?

发布时间:2025-07-22 16:19:15

  宗馥莉腹背受敌。

  三位持美国护照的“弟妹”起诉了她,要求分割遗产。

  小叔宗泽后向媒体控诉她“抢走家族生意”。

  娃哈哈的品牌价值正在豪门狗血中持续失血。直播间销量腰斩、经销商哀叹“今年还干得下去吗”?

  更致命的是,杭州市上城区财政局的专班工作组已进驻娃哈哈集团。

  这场以21亿美元遗产争夺开场的豪门肥皂剧,撕开了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的秘闻。同时,又意外捅破了更大的脓包——混合所有制企业中国有资产,存在多大规模的系统性流失?

  娃哈哈侵吞了国有资产吗?如果有,侵吞了多少?谁为此负责?

  1

  侵吞国资,这是遗产纠纷意外引爆的“彩蛋”。

  当宗继昌、宗婕莉、宗继盛三位“美籍宗氏”向香港法院递交诉状时,他们瞄准的是父亲宗庆后承诺的信托基金。

  2003年设立的信托计划需通过娃哈哈集团分红注资,但蹊跷的是,2008-2022年间,手握46%股权的杭州国资未获分文红利,而信托账户竟能累积18亿美元巨资。

  国资的沉默在此刻显得震耳欲聋。

  这场诉讼还意外曝光了宗氏家族的“体外帝国”。

  宏胜集团,被揭出通过价格剪刀差吞噬国资利益:上海娃哈哈的桶装水以2.44元/桶“内部价”售予宏胜系经销商,后者转手以7.52元/桶零售,仅此一项年利润输送超千万。

  宏胜集团背后的实控主体是注册于英属维尔京群岛的恒枫贸易有限公司,而恒枫贸易由宗馥莉全资控股。

  2

  娃哈哈的股权结构堪称教科书级设计。

  表面上看,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以46%持股稳坐第一大股东,但“娃哈哈系”的核心品牌、渠道、生产线早已被剥离至宗家控制的200余家体外公司。

  2025年初,宗馥莉还试图将估值900亿的387件“娃哈哈”商标以1亿元对价转移至其持股60%的体外公司,但被国资紧急叫停。

  国资股东如同抱着金碗讨饭——改制时2.6亿元股权款未入国库被娃哈哈“借用”,2008年后34亿元应得分红持续悬空,而宗氏家族财富却如气球般膨胀。

  家族内斗的硝烟中,真正的核弹似乎已悄然引爆。

  这些富二代们事先似乎完全没有预见到会有这种麻烦。

  为什么杜建英也没有预见到这一点?

  据腾讯财经报道:

  杜建英与宗庆后共同持股的公司多达十数家,业务盘根错节。一个反复出现的股权结构是:宗庆后持股60%,杜建英持股40%。这种高度绑定的合伙人关系,在中国民营企业中极为罕见,它超越了简单的雇佣或伙伴关系,更像一个事实上的“财富共同体”。

  所以如果真的存在侵吞国资行为,曾是娃哈哈“二当家”的杜建英能否逃脱干系?这是一个疑问。

  3

  娃哈哈前身为1987年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由教育局借贷10万元启动,属100%国有企业。

  1999年改制了,国资持股46%(后由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承接),宗庆后持股29.4%,职工持股会占24.6%。

  而体外公司的建立与控制权转移,则始自2002年,宗庆后开始通过宏胜集团(注册于英属维京群岛)等离岸公司承接高利润业务(如代工、销售),与国资持股的娃哈哈集团无股权关联。

  宗氏家族通过控制职工持股会(理事长杜建英为宗庆后非婚生子女生母)及体外公司,形成对娃哈哈集团的实际控制,国资虽为第一大股东却无实质话语权。

  截至2022年,娃哈哈集团(国资持股46%)资产仅占“娃哈哈系”总资产的15.67%,净利润仅1871万元(占体系总利润0.39%),而宏胜系净利润达47.67亿元(占99.6%)。

  据称2008-2022年,国资股东未获任何分红,而管理层与职工持股会每年分红超0.8元/股,估算国资损失潜在收益约50亿元。

  宗馥莉曾公开抱怨父亲与政府打交道耗费了太多精力,看来她是不太了解娃哈哈起家的奥秘。

  杜建英和宗馥莉,现在应该也捏着一把汗吧。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