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草木有本心——曾孝濂博物绘画精选》新书分享会在璞玉书店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20 21:07:32

  云南网讯(记者 赵津津 实习生 张诗晨)7月19日下午,由云南美术出版社和璞玉书店联合主办的《草木有本心——曾孝濂博物绘画精选》新书分享在璞玉书店举行。86岁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曾孝濂携新书与读者见面。多位来自植物学、艺术、文旅等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科学与艺术结合的魅力及其在科普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新书分享会现场

  《草木有本心》是一本兼具科学价值与艺术美感的博物画精选集。全书收录了曾孝濂退休后创作的众多作品,既有浙江自然博物院珍藏的早期画作,也有近年新绘的佳作,涵盖花卉、鸟类、真菌等多种自然题材。画作不仅展现物种的科学特征,更捕捉草木鸟兽的灵动神韵,传递出对自然生命的敬畏与热爱。

  《草木有本心》图书

  分享会上,曾孝濂分享了自己从参与《中国植物志》绘制到退休后坚持创作的历程。他笑称绘画已成为“生活习惯与精神寄托”,书中自序“86岁的冬天早已来临,绘画的春天似乎尚未离去”感动了在场读者,传递出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切热爱。

  云南美术出版社编辑推荐新书

  该书从构思到成书仅用30天,是云南美术出版社、浙江自然博物院及印刷厂多部门高效协作的成果。据悉,云南美术出版社的编辑团队以“书桌上的自然博物馆”为设计理念,包含书衣、主书、速写本、亚克力画框等多元内容,让阅读成为沉浸式的美学体验。配有实木片卡扣的书衣是爱书人的“高定”版护书壳,精致典雅;速写本可临摹线描画作,也可随身携带,记录观画灵感;亚克力画框则让精选画作化身桌面艺术品;展开画册,万物生灵跃然纸上,栩栩如生,如同踏入一座永不落幕的自然博物馆,令人流连忘返。

  圆桌论坛

  圆桌论坛环节,嘉宾们从多角度解读了这本书的价值。云南省旅游规划研究院院长蒙睿提出,书中的植物长卷既是植物学的科普图鉴,更是一部浓缩的中国植物外交史,可以让读者在尺幅之间看见草木如何跨越国界成为促进世界文明发展的友好纽带;植物科学画画家杨建昆称赞该作品“既精准又富有灵性”,展现了常人未察觉的自然之美;科普中国特聘专家张全星则认为,视觉化的博物画能有效降低科学门槛,弥合公众与科学之间的鸿沟;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立松结合自身研究经历指出,科普图鉴是科学启蒙的重要工具,本书通过艺术化的呈现,让读者在欣赏中学习,激发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草木有本心》图书内页元素展示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一本值得反复翻阅的书,更是一件可互动的艺术装置。随该书搭配的速写本中收录了多幅线描作品,均是曾孝濂数十年对博物画创作的精华凝结。这一幅幅未经色彩晕染的原始笔触之作,读者既可依循线条轨迹临摹自然造物的结构之美,亦可在空白页上藉由先生的笔触启发,续写独一无二的自然笔记。云南省美协国画专委会主任何阿平表示,临摹书中的线条不仅是艺术启蒙,更是一座连接观赏与创作的桥梁,让每个人都能成为自然的记录者。

  现场观众互动

  新书分享会尾声,曾孝濂寄语读者:“但愿看画的人都关爱画中的生命,它们和我们一样,拥有生存和繁衍的权利。”现场读者积极参与互动,不少家长表示将把这本书作为孩子的科普与美育读物。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