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记者走基层|变废为宝,废弃果蔬巧做洗衣液
7月10日,记者见到承德怡酵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酵堂”)副总经理段海英时,她的手机响个不停。
“段总,我家有100多斤根部腐烂的白菜,你们收吗?”
“大棚里有几十斤落地西红柿,你们要吗?”
这样的询问,手机微信里还有不少。看到记者有些好奇,段海英笑道:“有人说我们是废弃果蔬收购站,其实我们更擅长变废为宝。”
怡酵堂位于隆化县汤头沟镇富新村,这里既有平坦肥沃的山谷盆地,蔬菜大棚遍布田畴,又有连绵群山,草木葱郁,果园飘香。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生产提供了丰富原料。
走进公司库房,成堆的白色塑料桶整齐码放,桶内深褐色的液体散发着醇厚的酸香。
“这些是用落地水果、卖不出去的蔬菜发酵而成的植物酵素,能有效分解衣物上的蛋白质、油脂等污渍,是制作洗衣液的优质原料。”段海英介绍,去年10月公司正式投产。
10年前,见农村大棚和果园的废弃果蔬被随意丢弃,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怡酵堂便有了废物综合利用的想法。通过反复试验,研发团队逐渐摸索出利用水果、蔬菜生产植物酵素的工艺,但原料配比、时间控制,以及添加物的种类必须精准把控。
“误差以克计算,稍有不慎,原料就会腐败变质,成为一桶臭水。”段海英说。
发酵车间内,工人正在一一搅拌桶内混合物,确保发酵均匀。记者发现,浸泡在液体内的除了果蔬,还有艾草。
据介绍,果蔬之外,漫山遍野的艾草,凭借其杀菌、止痒等功效,成为酵素生产的“新宠”。
最近一个月,怡酵堂每天上午会安排10多名员工上山割艾草,下午将新鲜艾草清洗、切段,放入桶内发酵。
“桶里的水、艾草、红糖等,都需科学配比。”段海英说,前20天每天要搅拌一次,之后密封放置3个月,一桶优质酵素就自然形成。
在生产车间,用废弃果蔬和艾草制作的酵素,经过多重过滤,与纯净水、表面活性剂混合后,便可灌装成洗衣液。与传统洗衣液相比,这种植物酵素洗衣液不含强效化学物质,可减少对衣物纤维损伤。
自去年10月上市以来,产品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已销售6万瓶,累计处理废弃果蔬30多吨。
前不久,怡酵堂提交的“一种艾叶、酵素洗衣液及其制备工艺”专利申请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
“我们还用山楂、蒲公英、槐花、樱桃等,研发出食用酵素;用西红柿、茄子等老秧苗,生产出环保酵素,可加入洒水车,用于环境清洁。另外,发酵产生的残渣,可生产有机肥,资源能吃干榨净。”段海英表示,未来公司将扩大产能,让更多废弃资源循环利用起来,变废为宝。(河北日报记者 陈宝云)
责任编辑: 小云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