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公有制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5-07-16 15:16:48

  公有制的核心问题,就是所有权(包括对经济生产单位的领导权)的问题。还提到了公有制存在的必要条件(党的领导,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缺哪一个都不可能有什么公有制。

  而某些人认为的“公有制”,就是由某个人独掌分配权,只要保证人人有份,只对自己分得的那份拥有所有权,就是“公有”。然而,按照这些人的理解,既然大家都只有眼巴巴看着别人给自己分,而没有对参与对现有资源进行分配的权力。实际上就等于是没有权力,那也谈不上什么所有权。

  如果不问对全体资源的支配权,只管人人有自己那份就是“公有”。那么旧社会里地主老财给每个人不管多少,不管够不够,总归是有的吧,既然还能活下去,那就说明不是什么都没给吧,既然人人有份,那这也算“公有制”吧?事实显然不是这样,公有制不是简单的人人有份,不是大家生产好的东西由某一个人来分,别人说不上话。而是大家生产好的东西,每个人都有权力决定怎么分,选出来的分配的人是执行大家的公议结果的,如果这个人不按大家的意愿办事,他们就有权力换个人来分。

  由私有制变为公有制,肯定会受到剥削阶级的重重阻挠,这种阻挠,建立公有制前有,建立公有制之后也有。因为这对他们极其不利,且会失去对现有资源的支配权。他们需要选出自己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和政府,雇佣自己的军队维护自己的利益。而无产阶级要夺取对社会资源的所有权,也必然要组织起代表自己利益的政党和军队来告诉广大无产者如何去具体做实现阶级利益的事情,通过战争和改良两种并行的渠道,建立起独立自主的政权。

  为什么需要党的领导?就是因为无产者自身实际上是不太懂如何长期有效的捍卫自己的利益的,也许他们偶尔可以为自己争取到利益,但他个人并没有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上升到自己阶级利益得失的层面上,这就导致他们只会捍卫自己的利益,对整个阶级的利益漠不关心,实际上即使他想也没有切实的办法为整个阶级的利益而斗争。

  党就是从无产阶级中走出来的,经过理论实践两方面教育的无产阶级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组织。由党来教育无产阶级中的每一个人掌握斗争的方法,组织他们按照某种方法和步骤来实现整个阶级的利益,这种方法就是从马克思主义和实际斗争经验中总结出来的。

  无产阶级政权建立后,它的巩固和建设就是一个重大的问题,失去所有权和支配权的剥削阶级不甘心他们的失败,必然要想尽一切办法破坏,甚至渗透收买一些管理者,从而从内部搞垮无产阶级政权,所以无产阶级专政就极其重要。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工具,无产阶级对于军队、警察的领导权就极其重要。如果军队,警察不是掌握在无产阶级手里,而是某些小集团,某个个人的手里,那么它就从镇压剥削阶级的工具一转成为这些人镇压群众,捍卫私利的工具。如果是这样,无产阶级的大民主也无法得到保证,因为民主评议的结果没有人去监督执行,也没有人去捍卫民主评议的结果,甚至可以动用专政工具去左右民主评议的结果。

  无产阶级的大民主,则可以建立起无产阶级对各方面的领导权。这种领导权体现在,群众可以罢免干部,可以要求干部参与劳动,群众可以参与制定规章制度,参与党、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军队的管理,监督决议的落地实现,参与公共资源分配。这种大民主有没有什么限度呢?如果通过民主程序达成了摧毁社会主义制度的决议也要执行吗?也是有的,它的限度就在于需要在社会主义宪法的框架之下,一切个人,一切组织均不能凌驾于宪法之上。

  党的领导、无产阶级的大民主与无产阶级专政是实现公有制的必要条件,缺少哪一个都不能称其为公有制。像某些人理解的公有制就是由某一个人来分配,别人只能眼巴巴等着施舍给他的那种所有制,其实是私有制。

  所有制问题的实质在于,社会一切事务的管理权归谁所有的问题,谁来管理谁就有分配的权力,社会资源谁就有支配所有的权力。如果仅仅盯着人人有份,自己得到自己那一份就心满意足,不去掌握自己应有的那份管理权。那么,人家今天能分给你,明天就能夺走它,因为你没有管理权,更没有捍卫自己利益的武器可以依靠,只能任人宰割。

  公有制的本质:劳动者当家作主

  公有制是指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有的所有制形式,其核心不在于资源的形式分配,而在于生产经营权归劳动者掌握。正如学者指出,在公有制企业中“没有独立的、人格化的资产所有者,只有独立的、人格化的劳动所有者”,工人阶级才是生产的主体,其利益要求体现为劳动所有权,而非资产所有权。换言之,社会主义公有制追求让劳动者当家作主、按劳分配:资本主义是以少数人利益为中心、以财富增长为中心;社会主义则以满足全体劳动者生活需要为中心,满足全体劳动者的利益。公有制的第一和核心权利在于保障劳动者对自身劳动力的所有权,这一权利的确立保证了劳动者从生产主体成为经济社会的主体。只有真正实现了劳动者当家作主,公有制才能体现其优越性,否则就可能沦为形式上的“人人有份”而缺乏实质内容。

  公有制的三大保障:党的领导、专政与大民主

  要真正实现和巩固公有制,就必须同时具备无产阶级政党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和广泛的人民民主三大保障。首先,无产阶级只有掌握政权才能改变资源所有制。正如张春桥所言,历史上任何一种所有制的大变更,无论是封建制取代奴隶制,还是资本主义取代封建制,都必须“先夺取政权,再运用政权的力量大规模地改变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更是如此,“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可能在资产阶级专政下产生”。只有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才可能运用国家力量将生产资料改造为公有制,并巩固发展这一新的所有制。

  其次,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即由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以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扑。毛泽东同志教导我们,“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反动派实行专政”。无产阶级专政不仅是实行大民主的前提和保证,也是巩固大民主的基础。在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工人阶级通过党的领导,利用国家机器打击反动阶级分子,防止资本主义复辟;同时,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使人民内部保持活力民主。广大群众在社会主义大民主中能够公开批评与监督各级干部,参与生产和社会管理,从而形成自下而上的监督体系。这种“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大民主,使官僚主义无所遁形,也进一步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

  最后,群众广泛参与的民主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专政的辅助保障。只有让工人群众真正参与到生产和资源分配的决策中,才能确保公有制不变味。在人民民主的氛围下,党能够及时听取和纠正来自基层的意见,实现领导干部对人民负责,保证政策符合全体劳动者根本利益。

  批判伪公有制:拒绝“恩赐式分配”

  必须坚决反对那种把公有制片面理解为少数人代表群众做分配、群众则被动等待恩赐的错误观念。这种观点实际上掩饰了实质上的私有制:真正的生产资料所有权不在于某位领导的名义掌握,而在于劳动群众的共同管理和受益。公有制的建立并非取消劳动者的权利,而是要强化劳动者的权利地位,使劳动者掌握公有资产的管理权和分配权。因此,管理权和分配权必须落在资源真正主人手中。如果管理权被少数人把持,那么他们就会掌握资源分配的实际权力,即变相成为资源的“事实主人”。只有当劳动人民作为资源的主人充分行使对资源的领导权、管理权与监督权时,资源分配才会体现劳动者的利益,才符合公有制的本质要求。工人阶级作为生产资料的共同所有者,应以谁劳动谁受益为原则分配成果,才能保证每个人的劳动价值得到尊重和实现。

  阶级斗争: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历史和现实都表明,资产阶级和其它剥削阶级不会自动放弃既得利益,对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反扑是不可避免的。为此,无产阶级必须通过政党领导、国家专政和群众民主相结合的方式,牢牢掌握国家政权。正如毛主席指出的,“无产阶级专政,是实行无产阶级大民主的保障;无产阶级大民主,又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的”。如果没有广泛的人民民主参与,无产阶级专政就可能蜕变为形式,甚至被资产阶级夺回;而如果没有坚强的无产阶级专政,群众民主权利也难以长期维系。因此,在坚持大民主的同时,要坚决地用专政手段打击反动派:对那些有确凿证据搞暗害、走私勾结外敌、破坏公物的现行反革命分子,必须依法予以专政;对于思想上反动但尚未违法的人,则通过群众讨论、批评和劝导等群众斗争方法予以斗争和教育。同时,要畅通群众批评和监督的渠道,真正做到群众“教育自己、解放自己”,通过群众的广泛参与来发现和纠正干部队伍中的不正之风,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历史提醒我们,只有将人民民主与专政紧密结合,无产阶级才能巩固新生的政权,使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阔。

  马克思主义理论告诉我们,公有制的本质在于劳动者的共同所有和当家作主;实现公有制必须以党的领导、无产阶级专政和工农群众广泛民主为依托;只有正确理解这一点,才能避免“伪公有制”的误区,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真正把公有制建设好、巩固好,为实现社会发展和人民幸福提供可靠制度保障。

免责声明:本文为转载,非本网原创内容,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有疑问请发送邮件至:bangqikeconnect@gmail.com